福安:推行「路長制」建設「四好農村路」

日前,福安市範坑鄉墩頭路段上,片區路段長鍾貴勇領著管護員忙著清掃路面、清理邊溝,路旁的紅花油茶在金風的吹拂下,搖曳著身姿,似乎在迎接當地即將舉行的油茶文化節。“為了提高道路綠化的品質,展現道路景觀的差異性、獨特性,我們在全鄉道路沿線種植了1400多株紅花油茶綠化苗木,全鄉道路煥然一新。”鍾貴勇介紹道。

鋪下的是路,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今年以來,福安市借鑑河長制再推“路長制”新招 ,有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為全域旅遊發展、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助力添彩。

“福安山路村路多,道路情況十分複雜。以往偏遠山路發生塌方,有時要經過一兩個月才被發現,嚴重影響了偏遠地區群眾的出行。”福安市路長辦工作人員王景建介紹。

福安市創新“五道五長”模式,將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納入“路長制”範圍,增加18個掛鄉鎮的處級領導作為市級路長、市直18個政府部門作為片區路長,形成“總路長、市級路長、鄉鎮路長、片區路長、村路長”模式,實行“五道五長”共管。

道路三分建設,七分養護。全市新招募專管員60名,實行統一著裝、佩戴胸卡上崗。每位專管員負責30公里的公路巡查。市路長辦對專管員履職情況進行定期督查通報,若發現專管員3次履職不到位,發函至鄉鎮責令辭退。

9月17日傍晚,社口鎮暴雨如注,造成縣道社陳線局部路段塌方,出現道路擁堵,該鎮專管員陳建雄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立即上報。市、鄉兩級路長辦收到消息後,立刻派出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路面疏通和交通引導。“當天晚上十點多就疏通了公路,這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王景建說道。

福安還制定了《福安市路長制考評辦法》,採取“雙固定雙隨機”方式,實行一月一考評、一月一通報。“雙固定雙隨機”即交通、國土、環保、住建、水利、林業等部門成立6個固定考評組,18個鄉鎮分為6個片區,隨機抽取考評片區、考評路段。目前市路長辦已組織開展考評7次,考評結果報送市生態文明建設指揮部,並在“今日福安”微信公眾號和福安電視臺等媒體平臺上通報。福安還將考評結果與年度養護經費掛鉤,位列前3名的鄉鎮,按養護里程分兩檔獎勵養護經費15萬元、10萬元、5萬元,或5萬元、3萬元、2萬元。位居後3名的鄉鎮由市級路長約談,給予通報批評或問責,核減養護經費5萬元、3萬元、2萬元。另外鄉鎮考評結果與市直聯繫部門掛鉤,作為評定鄉鎮和聯繫部門年度城鄉環境提升績效的依據。

“現在道路養護提升方面與以往相比,頂層護路效應越來越顯著了。”王景建介紹,今年3月,下白石鎮在通報的2月份考評結果中位居倒數,通過“五道五長”管理機制,總路長下達整改批示,到現在,該鎮農村公路養護和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提升。

此外,福安還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管養,由合作社招募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養護。通過這個公益性崗位,每位貧困戶每年大約可增收1至2萬元。目前首批入社的22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2017年底已全部脫貧。

截至目前,福安市農村公路列養總里程1717.21公里,市內農村班線107條,農村客運班車376輛,通達和輻射行政村(居)428個,行政村通班車率達97%以上,實現了“鎮鎮有幹線,村村通硬化,路路有人養”,農村交通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 林耀琳 陳錦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