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從廣州番禺市橋汽車站坐上番67路公交車,坐到倒數第二站“紫坭村委”站下車,就可以看到“紫坭糖廠”幾個大字,徑直往裡走,經過一座小石橋,一片陳舊的居民區,這是老糖廠以前的職工宿舍,如今多是人去樓空;再經過一個學校,沿著學校的外部圍牆繼續走,這條百米長的圍牆如夢如幻、創意滿滿,各種藝術塗鴉栩栩如生,讓這堵牆成了活物,這是藝術家們手繪上去的,遊客經過這裡,一定會駐足留影。再往裡走幾分鐘,就到了“紫泥堂創意園”,隔著市橋水道,與對面的佛山順德隔河相望,這是廣州的邊界了。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據文獻記載,紫泥堂的前身紫坭糖廠於1953年建成投產,迄今已有66年的歷史了。輝煌時,4000多工人齊開工,紫坭糖廠舊廠房總佔地36萬多平方米,具有文物價值的建築和設備集中在近8萬平方米的生產和辦公的核心區域,是我國自行建設的第一家擁有自動化榨糖生產線的國有企業。如同“紫蘇”這種巧妙的植物一樣,“紫泥”二字就充滿了濃濃的詩意,而其所在地的“紫坭村”與其一脈相承。1997年糖廠關閉後,舊廠區在如今繼續發揮餘熱,雖然還是有大片廠房和倉庫被荒廢,但已有相當一部分的倉庫和廠房已經出租併成為創意園區,各種文創產品商店與企業紛紛入駐,為紫坭糖廠帶來新的活力。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遊客走在紫泥堂,滿滿的工業風撲面而來。你可以去尋找時代刻畫下的留存,在舊廠房之間走動,尋找國有企業曾經的輝煌與時代更迭帶來的機遇;或者你可以走到河邊,在倉庫的鐵欄杆前駐足觀望,對面是佛山順德,寬闊的河面,船隻密佈,一點兒也看不出蕭條之感。原本留存下來的蘇聯風格的廠房,現在得以完整保存,有的成為禮品創意店、有的成為咖啡館,在這樣的樓房前坐上十幾分鍾,喝杯咖啡,細細品味這裡帶來的風與工業的味道,展開想象之餘,還會慶幸有這麼一個悠閒之地。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紫泥堂還會不定期舉辦展覽,諸如書畫、雕塑、創意手工展等,遇到了就別錯過。畢竟,這些你認為不知名的藝術家,也許就在某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成為新聞的焦點,他們的作品還是值得玩味的。即便是在廠區轉累了,在展館吹下空調也是極好的。紫泥堂面積很大,再往深巷裡走,還有幾個大一點的餐廳,一旁有個小花園,設計很用心,那些用磚瓦堆砌的雕塑作品,一次排在走廊邊、公園旁,工業風與傳統的碰撞,是創意園帶給人們的驚喜。記得還有一個紫泥隧道,原本是什麼用處的不太清楚,現在也可以供遊客進入參觀,放心,不是死衚衕,是可以轉出來的,裡面雖然狹窄,但也有佈置燈光,很用心啦。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廣州不僅有紅專廠、TIT,位於番禺沙灣的紫泥堂也別具一格


很多以前的舊廠房、舊倉庫改造成了現代的創意園,因為風格足夠混搭、足夠令人意想不到,這樣的結合對於藝術而言就意味著突出、意味著奪目。紫泥堂算是改造得較為成功的一個創意園了,而且知名度在不斷提升,撇去那些還在繼續荒廢的廠房而言,這裡似乎成為廣州又一個攝影與拍婚紗照天堂,不同的人在這裡可以尋找到他們自認為的樂趣,這是創意園給人們帶來的回味。

如今,紅專廠和TIT創意園都面臨著部分區域被拆遷的命運,不知道紫泥堂的未來會走向何處。既然明天充滿未知,那就背上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九月廿二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