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见闻录:20粒安眠药,相约赴死

基层医生见闻录:20粒安眠药,相约赴死

有些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有些错,一但犯下,就是阴阳两相隔。

1

很多年之前,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有部著名的电影在香港上映,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胭脂扣》。那里面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张国荣,一个是梅艳芳。电影上映的那年,我才八岁。八十年代的大西北,很多地方没有通电,看电影是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直到很多年之后,直到哥哥和梅姐全都离开了这个世界之后,我才在另一座城市里,因为机缘巧合,在网络上看到了这部影片。

基层医生见闻录:20粒安眠药,相约赴死

我看《胭脂扣》的时候,是十年前,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那时候,我用着一台新式的液晶屏电脑,在一个雨天的午后,在那台液晶屏的电脑里观看了《胭脂扣》。那时候,我才大学毕业不久,在一家医院里做事,还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医生,没有临床经验,对医学的认识,仍然只停留在实习时代印象中的繁杂琐碎上。对于病人,我只是将她看成客观的疾病载体,而从来没有把他们跟“人”、跟“情”联系在一起。那时候,我的关注点,仅仅是停留在病人的疾病上,而不是关注在这个生病的“人”上。直到现在,我在临床上已经工作了十余年之后,回头再望这些职业往事,才发现:很多事、很多人,我记起得更多的是生了病的那个人。

今天,我重新又想起了《胭脂扣》,是因为就在前几天,在我的急诊日常中,又有人、又有事让我想起了《胭脂扣》。

2

两天前,我夜班。那天晚上,医院白天门诊刚刚下班,来了一个女孩。那时候时间正好是下午五点钟,挂号处和药房的窗口已经放下来了,大部分医护人员已经走了。我从二楼下来,刚到一楼的诊室,正好碰到一个二十岁的左右女孩子来看病。她的右手腕上缠着一圈厚厚的餐巾纸,渗着鲜红的血。她面色苍白,神情淡漠。陪她来的两位男子,一位四十多岁,一位二十来岁。二十来岁的那位年轻人跟走在前面,四十多岁的那位跟在女孩的后面,女孩走在他们两人中间。这两位男子,年长的是女孩的父亲,年轻的是女孩的男朋友。年轻人进来,问道:“医生,请问你们下班了吗?”

我问他们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什么。

年轻人看看女孩,又看看我说:“看病,你们能不能缝针?”

我说:“是谁要缝针,怎么受伤的?”

年轻人没有回答,那女孩也一语不发。

那年长的男子指着女孩说:“是她,我女儿!”

我这才看到了她长袖下缠着雪白的卫生纸的伤口,渗透了鲜血。他们跟着我进了治疗室。我一层层打开卫生纸,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道整齐的切口,边缘稍有多条毛刺。手腕内侧的皮肤和肌腱全断了。女孩的父亲看到我有疑问,便主动说:“这是不小心划伤的。”但是,对于这样“不小心划伤”的伤口,我已经看到过不止一次:那是反复切割之后的伤口,是把肌腱当成血管,以为切断了肌腱就会流血而亡的自残过的伤口。女孩神清淡漠,我为她清创消毒,换做平时的病人,早都叫痛了,但她紧闭着眼睛,看都不看一眼,仿佛这个断了手腕的人并不是她。她面色苍白,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我为她清洗包扎后,遗憾地说:“这个伤口,我不能缝合,你们得去上级医院的外科就诊”。年轻的男子不接话,女孩像是没听见。只有她父亲说:“好,我们现在就去。”他们领着女孩出了门。看着女孩高挑靓丽的背影,我倍感心痛。一瞬间想起了好几个和她一样美丽的女孩。一月前的早上,急诊送来了一个同样的如花似玉的女孩,只是,很可惜,当他们送来时,那女孩的身体已经半身不遂了,她是从四层的高楼上跳下去的。当她来我们这里时,小便失禁,下半身已经没有了任何知觉。脊髓损伤的后果,大几率是后半生将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这是多美的年龄,多美的女孩啊,可惜,她们的身上,要永远带着这些伤痕了。也许她们是幸运的,因为她们遇见了死神,但是死神并没有收留她们。但有一些人,却因此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基层医生见闻录:20粒安眠药,相约赴死

3

我刚来这里的第一年,那时候我们的新大楼还没有盖起来,门诊楼还在老楼的一楼,我们的诊室有些阴暗,里面摆着两张办公桌,两个人坐在一个房间,相对而坐。有一天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来了一位20多岁的女孩子。那位女孩子小巧玲珑,皮肤白皙,五官精致。是在这个地方很少见的小美人。她进来之后,走到我桌子对面的同事跟前说:“我最近失眠,夜里睡不着,请帮我开一瓶安眠药。”那时候,对于艾司唑仑这类药品的管制还不像现在这么严格,通常情况下,对于失眠的人,开一瓶20粒装的艾司唑仑是符合处方标准的。艾司唑仑的最小中毒剂量是20mg,所以,如果这个购药的人不是故意去自杀,是不会一次性吞下20粒的。再有,即便是一次性吞下20粒,也是不会达到致死量的。所以,当有人进来说要开一瓶艾司唑仑时,我的同事便常规性地为她开了一整瓶。

我同事的那张桌子在门口,病人站在她身后,她没有回头看。但那开药的女孩站在门口,正好在我对面,所以,我就详细地打量了一下她:那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子,皮肤白皙,面容清秀,身材苗条,气质高雅。但她的眼神飘忽不定,似乎黯然无光。她走了之后,我对同事说:“刚才的这位病人看上去情绪不正常,我担心他会做什么。”同事问我:“她会做什么?”那时候,我不知道她到底会做什么,但我的预感就是不正常,这个开药的病人,和我们平时在门诊碰到过的很多来开安眠药的人都不一样,但我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她又返回来了,要求再开一瓶安眠药,说方才出去不小心,把药弄丢了。我们这里规定,艾司唑仑的处方量,每日不能超过20粒,所以她被拒绝后,就失望地走了。她走了,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觉得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那天下午我一直觉得心里有点不安。而这种不安,是我觉得不应该给那位女孩开20粒安眠药。虽然那20粒安眠药并不是我开的。但这种不安,似乎又只是一闪而过。

那天下午,病人很少,没人的时候,我和对面的同事,聊了一些其它的病人。我的位置靠近窗户,外面时一片花园。我们看完病人,就站在那窗户前看看外面:外面是花园,花园里有玫瑰,有月季,那个季节,正是玫瑰开放的时节,花园里姹紫嫣红。外面的桂花树上,鸟儿叫着,飞来飞去,天空飘着云……

就在我们看着外面的美好世界,准备洗手下班时,突然又进来了一位男青年。他进来之后,开门见山说:“医生,给我开一瓶安眠药。”马上还有五分钟就下班,为了不耽误病人的时间,我的同事就赶快为他开了药。但是对于那位男青年,我对他的感觉,和半小时之前的那位女孩是一模一样的,我觉得他们两者之间隐隐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忧郁、淡漠,对世界失去了希望。

他走了。我说:“今天这两个人不对劲”。

我的同事问我:“哪里不对劲了?”

我不知道哪里不对劲,但直觉告诉我,肯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只是,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反常的感受。

好在,这种感觉并不是一直持续的,而是一闪而过。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突然将这两个人联系到一起。但事实证明,我那天的直觉是异乎寻常的准确。

基层医生见闻录:20粒安眠药,相约赴死

第二天中午。快下班时,主任说:“桥头有家人,女儿死了。吃了安眠药,喝了农药,早上发现的……”

听到主任说这话,我顿觉全身哆嗦,忙去问他,是不是认识那家人,并将那女孩的容貌跟主任描述了一番。主任听后,表示我描述的女孩,和自杀的女孩完全吻合。“是昨天来开安眠药的那位女孩!”我对昨天开处方的那位同事说。她惊愕得张大了嘴巴:“你怎么知道就是她?”

主任和那家人是邻居,比较相熟。那女子结婚后,生下一个女儿,不到三岁,但婚姻不幸,与人有了婚外情。俩人相约和各自的另一半离婚,然后俩人再结婚。那女子先与丈夫离了婚,净身出户。但那男子的妻子,不同意与那男子离婚,男子的父母也以断绝父子关系威胁他,要他保留现有家庭。俩人阻力重重,女孩也被当成了第三者被男方的家人和妻子围攻咒骂,俩人眼见这世不能在一起,就双双约定:不能同年同日生,便同年同日死。于是,那女子便死了。而那男子,看着心爱的人在眼前死去时,却没了勇气,突然改变了注意。但是,一切都晚了,当他不想死,也不想让那女子死时,那女子的身体早已经僵硬了。

主任带着遗憾说完了这个女孩的事情,就已经是中午下班了。大家全都走了,回家吃饭去了。

我想起前一天来开药的那女孩身材苗条,面容清秀,气质绝佳,而那男子垂头丧气,沮丧忧郁。如今只隔了一个晚上,他们已经阴阳两隔了。女子死了,男子活着。他没有遵守她们的誓言,他没有勇气去死,他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他心爱的女孩死了。

基层医生见闻录:20粒安眠药,相约赴死

4

多年过去了,那位曾经想要和那女子一起赴死的男子,依然好好地活着,和他曾经要离婚的妻子在一起,和他的孩子在一起,和他的父母在一起,好好地活着。我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位勇敢的女子,是否还能寻找得到她曾经为了他连生命都放弃了的那个人。

她离开了人间,在另一个世界里,碰不见她要找的人,不知她是否会后悔曾经的选择。他所钟爱着的男子,仍旧和他不爱的女人在一起生活,依然拥有他的家庭。他们只不过偶尔会吵吵架,闹闹矛盾,生生气,但他的生活里依旧有日升日落。而她,只不过是他生命里的一个过客,瞬间即逝,烟消云散了。他的孩子长大了,他继续和他的家庭一起生活,继续送他的孩子上学,继续晚上陪着他,继续和曾经想要离婚的老婆一起吃饭,睡觉。

我在想,如果那一天,我能和她聊聊天,如果她能告诉我她为什么要买安眠药,如果我给她推荐一部影片《胭脂扣》,那么,在她看完那个影片之后,她是否还会依然那么决绝地离开!有些事情。虽然你有种种的预感,但是在那个节骨眼上你就没有去做,所以一切的后悔都是无用的。有时候我也在想。作为医生,我们到底可以挽救多少人?如果那一天她没有那么一瓶安眠药,她是不是就不会死?但是我又想,即便她那天没有再开一瓶安眠药,但她的床头仍然又多了一瓶敌敌畏。活着或者死亡,对她来说,都只是一个一瞬间的选择。

每当到了哥哥和梅姐的忌日,我总会想起那部电影《胭脂扣》,想起那部影片,总觉耳畔有哥哥的声音,“誓言幻作烟云字,费尽千般心思……错付千般相思,情象水向东逝去……”

基层医生见闻录:20粒安眠药,相约赴死


基层医生见闻录:20粒安眠药,相约赴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