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平安仓山

共创和谐仓山

关注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炎炎夏日,

最适合寻一处静谧之地,

来一段 古厝游 。

什么也不必多说,

这就出发吧。!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1.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

是福州古城传统中轴线序列组织的末端,

承载了福州近现代商业历史,

见证了城市发展变革,

曾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时至今日,

烟台山上仍保留了

大量各具风格的老洋房,

留存着那个年代的历史遗痕。

烟台

推荐景点:亭下路示范街区——爱国路2号——盛兴洋衣行——石厝教堂——保罗·克洛代尔故居——乐群楼

亭下路示范街区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亭下路 图源:仓前九里

烟台山西部的亭下路,因背靠着“亭下山”而得名。这条从仓前蜿蜒而上至烟台山麓的小道,不过数百米,却散落着卓氏民居、林雪樵世幼科、水电安装公司、蔡志远宅等老建筑。行走其中不仅能看到保存下来的老仓山历史,还能从街区里的几处植物或是建筑中窥见原来亭下路居民生活的样貌,和几代人的故事。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亭下路街景 图源:仓前九里

如今,修缮后的亭下路,抖落时间的尘埃,终于让人们看见了它本有的风尚。

爱国路2号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爱国路2号 图源:via@池志海

仓山区烟台山爱国路2号,曾是清朝末年美国驻福州领事馆。1863年,爱国路2号落成,这是一栋融合了西方古典主义、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它曾经作为洋行使用,1891年,开始成为美国领事馆办公场地,是17国领事馆中最具代表的西式建筑之一。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爱国路2号

盛兴洋衣行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陈氏后人在老宅上又挂起了盛兴洋衣行的招牌 图源:海都网

盛兴洋衣行是位于亭下路101号的一座三层近代西洋式建筑,建于1932年,主人为陈氏家族。建筑一层为店面,二层为裁缝工厂,三层为住家。据主人回忆,院落内原另有一座库房兼厂房,1960年代毁于大火。

民国至公私合营期间,陈氏家族在仓山经营洋服店,主要顾客是附近领事馆的洋人。据目前的屋主陈逸星先生回忆,其祖父陈增钧为洋人制衣,又因在家排行第五,故赢得“洋衣五”的外号。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盛兴洋服店(拍摄:池志海/2011)

盛兴洋衣行始建至今,一直为陈氏家族居住,但部分房屋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收归公有。

现为陈氏后人开办的“陈式客厅”,展示盛兴洋衣行的遗存。这也是烟台山区域第一个私人家族博物馆。

(PS:目前还在修复中,敬请期待!)

石厝教堂

如果说烟台山是一首宁静致远的诗,那么石厝教堂就是其中的一个章节。教堂位于乐群路9号西侧,光绪初年为福建北境牧区临时主教公署,与当时的万国俱乐部及英、美等国驻榕领事馆邻近,有国际教堂之称。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石厝教堂 图源:徐希景

教堂所采用的石料坚固美观,内部装饰典雅,由蓝灰两色石块搭配砌成,上为木桁架屋顶,双层小青瓦通风屋面。教堂平面近似工字形,由教堂主厅、侧厅、门厅和圣坛等组成。与福州的其他面向中国教徒的教堂不同,石厝教堂主要供侨居在福州的英国人举行宗教活动用,故包括建筑形式、命名方式等都不同,是典型欧洲方式。

保罗·克洛代尔故居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保罗·克洛代尔故居门牌 图源:网络

保罗·克洛代尔,是法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外交官,法国天主教文艺复兴时期(发生在一战之前)的重要人物,其大部分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创作了许多诗剧、诗歌和宗教与文学的评论,被誉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法国文坛杰出人物”。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乐群路23号,曾经是法国文豪保罗·克洛代尔的故居 图源:海都网

被誉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法国文坛杰出人物”的法国文豪保罗·克洛代尔,曾是法国驻福州领事,在福州居住不止7年。1896年,他来福州参与福州船政重建谈判,1909年离开中国,也多次来福州居住游玩。他在福州期间,曾用一个中国名字叫“高乐待”,在这里写下《中国风物》、《认识东方》等文章。

(PS:目前还在修复中,敬请期待!)

乐 群 楼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1910-1913年左右的乐群楼(来源:1913年从福州寄出的明信片,池志海收藏)

乐群楼,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路社区的乐群路8号,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为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

乐群楼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乐群路也因乐群楼而得名。其英文名“Foochow Club”非常著名,常见于英文书籍、记录和往来信件中。2013年,乐群楼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1892年,雪中的乐群楼(来源:《福州旧影》)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2. 林浦古村

岁月悠悠,

给仓山遗留下了众多古(村)镇,

它们古色古香,

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韵,

还有保留着原生态的闽都风光。

推荐景点:泰山宫——濂江书院

泰山宫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林浦泰山宫 图源:李俊英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南宋德祐二年(1276),南逃的宋端宗曾以此作为行宫。清代重修。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占地面积1694平方米。由门亭、将军殿、大殿、厢楼、戏台等组成。1992年11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濂江书院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濂江书院 图源:网络

濂江书院,创办于宋朝,是朱熹游学到此讲学的地方,后来他的弟子黄榦及清初朱柏庐等均在此讲学,现存的书院为清代建筑。这里文风昌盛,明代发达的渊源即在此,遗留下“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的辉煌,也培育了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林语堂等大师。濂江书院至今仍为林浦小学使用,成为福州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且办学从不间断的古书院

3. 螺洲古镇

仓山风景秀丽,

自古便有许多王公贵族与文人墨客

在这里驻足停留,

也为如今的我们留下了众多古厝故居,

旅行到了这里千万别错过,

深藏在这里的动人美景!

推荐景点:陈氏五楼-陈氏宗祠-吴石故居-孔庙

陈氏五楼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陈氏五楼门口 图源:网络

陈氏五楼,是清末帝师陈宝琛的故居。陈氏五楼位于螺洲店前村流水角江边,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五楼分别为“晞楼”、“还读楼”、“赐书楼”、“北望楼”以及“沧趣楼”,每座楼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兼具西方建筑讲究,值得大家前来观览。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陈氏五楼之赐书楼

陈氏宗祠

螺江陈氏宗祠位于福州市郊螺洲镇店前村,建于明代,原为家庙。该祠坐北朝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陈氏宗祠 图源:网络

吴石故居

吴石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1号,占地面积602平方米,合院式民居,由屏风门、披榭、大厅、天井等组成。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吴石故居 图源:仓山区旅事业发展中心

该建筑为吴石将军出生地,后吴石外出革命,此住所为其父母居住地,吴石曾回来居住过,现住户为吴石将军后裔。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吴石将军广场 图源:福州新闻网

螺洲孔庙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孔庙全景 图源:仓山区旅游事业局

螺洲孔庙,始建于南宋,更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少有的非府非县治理的乡镇一级孔庙,也是福州地区目前仅存的两座孔庙之一。孔庙的棂星门上的双龙戏珠、双凤抢云等设计寓意深远。门后有半月形的浚泮池,池上有拱形步云桥,别具一格。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螺洲孔庙 图源:网络

这些古厝里,

都藏着我们平日里容易忽略的

美景与人文风韵,

找个时间,

一起去探寻这些古厝,

分享蕴藏在它们身上的故事可好?

The end

来源 | 仓山旅游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仓山故事 | 打卡仓山古厝,带上这份攻略,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