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豬苓湯的用法與心得

豬苓湯,是經方名醫黃煌老師的常用方劑,是治療膀胱炎,泌尿道感染專方,可治療下焦溼熱。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豬苓湯,讀讀中西醫匯通大家張錫純對此方的用法與心得。

陽明病豬苓湯證

陽明病……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傷寒論》

提要——承原文221條而言陽明津傷水熱互結的證治。

張錫純——豬苓湯的用法與心得

釋義

本條省略號下一“若”字,是承接221條而來,也是設法御病之詞,闡述陽明病誤下後餘熱留於胸膈者,有裡熱太盛津氣受傷者,亦有下後出現水熱互結之證。本條是下後津液受傷,陽明餘熱猶存,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則是水熱結於下焦,亦是豬苓湯的主證。故用豬苓湯,取其清熱育陰利水之功。

【張錫純論】

發黃之證,多成於溼熱,諸治發黃之方,皆治溼熱之方也。乃有本陽明病,其人蘊有溼熱而不發黃者,自當另議治法,而陽明篇中亦曾載其治方矣。

張拱端曰:肺脈浮,肺主皮毛,故脈浮發熱為肺病。經雲:“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渴為肺不四布水精,小便不利為肺不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非若口乾舌燥之渴熱在於胃也。上節之渴關於胃,宜白虎加人參;此節之渴關於肺,宜豬苓湯。

按:此節所謂脈浮者,乃病入陽明,而猶連太陽之腑也。蓋太陽之病,在經脈浮,在腑亦脈浮,此因太陽之腑蘊有實熱,以致小便不利,而熱之入於陽明者,不能由太陽之腑分消其熱下行,轉上逆而累及於肺,是以渴欲飲水也。治以豬苓湯,是仍欲由太陽之腑分消其熱也。

張錫純——豬苓湯的用法與心得

豬苓、茯苓,皆為滲淡之品,而豬苓生於楓下,得楓根陰柔之氣(茯苓生於松下,松經霜彌茂,豬苓生於楓下,楓經霜紅隕,則楓性之陰柔可知也),以其性善化陽,以治因熱小便不利者尤宜,故用之為主藥。用澤瀉者,因其能化水氣上升以止渴,而後下降以利小便也。用滑石者,其性可代石膏,以清陽明之實熱,又能引其熱自小便出也。用阿膠者,因太陽之腑原與少陰相連,恐諸利水之藥或有損於少陰,故加阿膠大滋真陰之品,以助少陰之氣化也。

西醫雖未能將腎之功用發揮盡至,而謂其能漉水亦自可取。若少陰衰弱,不能作強,則失其職,即為小便不通之證,法當以滲淡通利之品治之。然專用通利諸藥亦有不能奏效者,且慮其傷腎故加阿膠以助少陰之氣化,少陰壯旺,自能助利水諸藥通調水道矣。

陳古愚曰:此湯與五苓之用有天淵之別,五苓治太陽之水,太陽司寒水,故加桂以溫之,是暖腎以行水也。此湯治陽明、少陰結熱,二經兩關津液,惟取滋陰以行水。蓋傷寒表證最忌亡陽,而裡熱又患亡陰,亡陰者亡腎中之陰與胃之津液也。若過於滲利,則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膠即從利水中育陰,是滋養無形以行有形也。故仲景雲:汗多胃燥,雖渴而裡無熱者,不可與也。

張錫純——豬苓湯的用法與心得

《金鑑》注曰:太陽煩熱無汗,小便利者,大青龍湯證也。小便不利者,小青龍去半夏加花粉、茯苓證。煩熱有汗而渴,小便利者,桂枝合白虎湯證;小便不利者,五苓散證。陽明病煩熱無汗而渴,小便利者,宜葛根湯加石膏主之;小便不利者,以五苓散加石膏、寒水石、滑石主之。

陽明病煩熱有汗而渴,小便利者,宜白虎湯;小便不利者,以豬苓湯。少陽病寒熱,無汗而渴,小便利者,以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小便不利者,當以小柴胡加茯苓。太陰無渴證,少陰陽邪煩嘔,小便赤而渴者,以豬苓湯;少陰陰邪下利,小便白而渴者,以真武湯。厥陰陽邪消渴者,白虎加人參湯;厥陰陰邪轉屬陽明,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則愈。證既不同,法亦各異,當詳審而明辨之。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諮詢,請私信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