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克利斯之劍懸頂 奇點汽車“掉隊”

本報記者 夏治斌 劉媛媛 上海報道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造車新勢力在不斷髮展的同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頂,與之相關的負面消息也從未間斷,奇點汽車便是其中一例。

繼10月份獲得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的新一輪近億美元融資後,奇點汽車運營主體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車優行”),第五大股東深圳博雍智動未來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博雍智動”)擬轉讓其所持股權。

據公開報道顯示,博雍智動擬轉讓其持有的6.3753%股權,股份轉讓方為深圳博雍智動未來投資合夥企業,轉讓持有的智車優行6.3753%股權,披露起止時間為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4月27日。此外,報道稱奇點汽車的最新整體估值為46.88億元。

11月7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獲悉,上述股權轉讓方並非為“博雍智動”,而是“某公司”,標的名稱也不是“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6.3753%股權”,而是“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其他項目編號、交易品類以及起止時間未做改變。

對於此事,11月6日,奇點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奇點汽車迄今為止從來沒有以任何形式接到股東轉讓股份的請求,也未通過官方渠道獲悉股東轉讓股份的任何信息。

對於其此次進行的股權轉讓一事,博雍智動也表示是自身原因進行的資產規劃調整,並非針對奇點汽車,與奇點汽車經營狀態無任何關係。

估值迷局

2014年成立至今,奇點汽車已完成8輪融資,融資總額已超過170億元。背後的投資方包括奇虎360、聯想之星、韜蘊資本、博雍基金等。最新信息顯示,奇點汽車10月份獲得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的新一輪近億美元融資。

在10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奇點汽車20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位居第84位,同樣也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第三名,僅次於小鵬汽車和威馬汽車30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

不過,據多家媒體報道顯示,此前博雍智動股份的轉讓公告顯示,奇點汽車的最新整體估值為46.88億元人民幣。

對於公司的估值狀況,奇點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提及的46.88億元估值,由於無法對消息自身的真實性作出回應,因此不做評判。關於胡潤研究院發佈的估值,相信各個榜單都是自己的評價體系。”

此外有消息稱,奇點汽車計劃登陸科創板,已與券商開展相關接洽。奇點汽車CEO瀋海寅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奇點汽車非首批上市,可能會在第二、第三批,現在各方面還處於籌備階段,相關細節還不方便對外披露。

針對目前登陸科創板的進度,上述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關於奇點汽車計劃登陸科創板消息屬實,目前公司正在與券商溝通相關的工作。

方正證券研報顯示,科創板的上市條件綜合考察市值、營收、利潤、現金流以及研發投入,體現科創板更關注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造車新勢力盈利週期較長,特別適合科創板的制度設計。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來說,新能源車企在科創板大有可為,但是對於單個企業而言,能否真正實現成功上市,關鍵在於核心科技的掌握數量,考驗的是真正的硬實力。

量產“掉隊”

公開資料顯示,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業務涵蓋了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系統、基於大數據與雲計算的車聯網服務和解決方案、創新技術產品的投資等,智車優行的主要產品便為奇點汽車。

據天眼查消息,智車優行前六大股東分別為創始人、董事長瀋海寅,天津智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韜蘊(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金通新能源汽車一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博雍智動,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持股比例為25.73%、15.5%、11.31%、6.4%、6.38%、6.15%。

作為造車新勢力,奇點汽車的經營模式可謂獨特。據悉,奇點汽車採用“特斯拉+小米”的模式,即在智能電動汽車產品層面,對標特斯拉;在營銷層面,以成本價定價,爭取到更大市場空間後,依靠後續一系列衍生服務實現盈利後置,與小米生態供應鏈模式類似。

然而,這樣的經營模式始終處於尷尬局面,在產品層面上,奇點汽車首款量產車型始終未能交付量產。

資料顯示,2017年4月,奇點汽車發佈首款中大型純電動SUV iS6,並宣佈當年底小批量生產。然而在2018年1月,奇點汽車創始人瀋海寅宣佈,奇點iS6將於當年底量產上市。2018年10月,瀋海寅宣佈,奇點iS6推遲上市,預計在2019年春節前後。截至目前,奇點汽車仍未有量產車型上市,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掉隊者”。

對於量產車型的上市計劃,奇點汽車相關負責人此前在回覆本報記者時稱:“至少在1年前,iS6車型在產品方面就已經具備量產及交付條件,但是,公司必須吸取新造車勢力出現的經驗教訓,尤其是外界有聲音質疑的時候,公司高層曾經有過長時間異常糾結的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