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句勸,別去借錢

最近我不管是用微信付個錢也好,打個車也好,點個外賣也好,刷個微博也好,都能看到一個煩不勝煩的廣告----大哥,借點錢去花唄?

而且這些“互聯網公司”為了放貸出去,所做的廣告令人髮指,完全不是正常人的價值觀了,比如這個:

聽我句勸,別去借錢

還有很多放貸的廣告,也是價值觀十分扭曲的。最經常的是這樣的廣告,描繪一個人和女朋友出去吃飯,但是小夥手上沒錢了,看著邊上的人都用某種網貸軟件付錢,十分羨慕,於是也開通了網貸去付了個錢...

總之,我看了好些個網貸app的廣告,我都覺得十分逗趣,我當段子看的東西他們一本正經地砸很多錢在流量平臺上打廣告,可見一個明顯的事實--我不是他們的目標用戶。他們的目標用戶應該是年紀比較小,對貸款這件事沒有很明確的理解。

前兩天我看到一篇叫《少年借貸,則中國強 | 衣公子》的文章,對裡面的一段話印象很深:

"這100年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這30年來,信息技術突飛猛進;這10年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突飛猛進。在這場搶奪心智的戰爭裡,科技巨頭們是深諳人性、武裝到牙齒的猛獸,而作為獵物的個體,是連信用記錄都沒有的社會底層(底層年輕人是消費金融用戶主流,因為信用稍高一點就可以在銀行借到成本更低的錢),他們還是和100年前一樣的肉體,衝動、盲目、短視,嚮往美好又意志薄弱。

巨頭們的數據、算法、算力、場景已經太太太強大了。當你在社交網絡剛剛分享自己當媽媽的喜悅,轉眼就收到尿不溼的廣告;明明你只是在和朋友閒聊想吃日料,某APP就給你彈出了附近的餐廳和日料的外賣。今天,在中國,打開APP一剎那最顯眼的位置一定是你最有可能或者最需要購買的商品,休閒娛樂的空隙你會被引入到最符合你胃口的遊戲和視頻。既然50年前,以健康的名義,那套低效的營銷系統不被允許售賣香菸和毒品,那麼如今這套縝密、科學、高效的系統就不應該被用於向年輕人推銷“貸款”這種商品。"

聽我句勸,別去借錢

以前消費貸這個概念並不深入人心(當然,也並不被提倡),原來老一輩的人們,也就是我們的父母輩,爺奶輩那群人,對於“貸款”這個東西是比較牴觸的,欠誰錢也不想去欠銀行錢。除此之王,銀行也並不那麼容易給貸款,大多都還是要抵押的,抵押房和車,或者公司資產等都是比較常見的貸款手法,得拎著一大堆證件去籤一堆協議才能拿得到錢。

不管是過程的“儀式感”,還是揹負著貸款的緊張感,還是銀行的壓迫感,都讓普通人覺得貸款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是一件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做的事情,一件特別嚴肅的事情。如果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後代會若無其事地拿著貸款去買手機、買鞋、喝酒和玩遊戲的話,那他們估計會驚到下巴都沒了。

其實如果是消費,雖然嚴重但也不至於嚴重到家破人亡。但是如果你在投(du)資(bo)的時候,行情並不如你所願的時候,你會不會考慮弄點錢來作為你的補充資金呢?不管是補倉還是加保證金,都有一種手機點個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出來幹一把的衝動吧?

這才是我今天最想勸大家的。畢竟在今天這個網貸鋪天蓋地搞的如小強一般噁心的時候,你們雖然不一定已經用上了這個東西,但是在你們的腦海中一定已經有了“網貸借起來很輕鬆,而且額度不低”的概念,當你需要的時候,你隨時會很輕鬆地下載一個你很熟悉名字的網貸app,然後輕鬆地在很短的時間內借出幾十萬塊錢,甚至快到你被下跌/上漲衝昏的頭腦還沒降溫就已經到賬,當你完成充值再把這些錢虧完的時候,你冷靜下來都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麼。

之前有個帖子就是這樣,貸款幹了一仗,錢也不多,但是就想到了自殺。

聽我句勸,別去借錢

剛好最近大家剛剛經歷了一輪比特幣帶領著主流幣來了20%左右的大瀑布,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個衝動,所以這篇文章就是想提醒大家,千萬別去借錢,尤其是在幣圈這麼高的風險的情況下,千萬別去借錢投資,千萬別貸款投資。

在幣市裡,活下去,就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