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小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是形成並主要流行於甘肅東南天水市秦安縣境內的古老曲藝品種。相傳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元,鼎盛於明代。秦安為古成紀地界,素有“羲裡媧鄉”之稱,不僅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及其妹女媧的故里,而且是詩仙李白的祖地。坐落於斯並聞名中外的“大地灣遺址”發掘證實,這裡有著4800-7800年的文明傳統,文化底蘊十分豐厚。所以,當地和周邊的老百姓,為了區分其與外來的“眉戶”等“小曲”(俗稱“花調”),又將這種古老的曲藝形式,俗稱之為“秦安老調”。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採用秦安當地的方音演唱,表演形式或為一人自彈中三絃自唱;或為二人分持三絃與摔子(銅質碰鈴)對唱;或多人分持三絃、摔子、四片瓦等輪唱。唱腔屬曲牌連綴體式,分為“大調”和“小調”,常用的曲牌有[越調]、[越尾]、[穿字越調]、[四六越調]、[背宮]、[背尾]、[單背宮]、[三道蔓]、[大五更(雁落沙灘)]、[小五更]、[降夜香]、[軟環兒(跌落)]、[三字頭]、[上暑落]、[下暑落]、[詩篇]、[蕩調]、[岔兒]、[混江龍]、[蓮花]、[雙蓮花]、[道音]、[禪音]、[勾牌子]、[哭調勾牌子]、[樂一樂]、[男寡夫]、[瓊竹調]、[趕船調]、[馬頭調]、[進蘭房]、[一串鈴]、[崗調]、[太平年]、[割韭菜]、[十里亭]、[賞月光]、[滿江紅]等40多個。曲調高古而通俗,旋律簡潔而豐富,唱法柔媚而雅緻。傳統曲目除了相傳由該曲種的首創者秦安人胡纘宗採用“四六越調”所作的《玉腕託帕》,還有清代嘉慶年間秦安人張思誠所作之《小登科》、《昭君和番》、《重臺贈釵》,以及民國以來廣泛傳唱的《伯牙撫琴》、《王祥臥冰》、《狀元祭塔》、《百寶箱》等等。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最初在文人雅士中流傳,後普及到民間。歷史上的演唱活動已知以清末民初最為廣泛和活躍,是當地民眾娛樂消遣和交流情感的重要載體與手段。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小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小曲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秦安小曲不可避免地被打入“冷宮”。80年代以來,年輕愛好者的群體日益縮小。據調查,演唱活動的範圍已由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遍佈本縣6個鄉鎮280多個村落,縮小到目前不到2個鄉鎮的10個村莊。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小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小曲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社會現代化步履的不斷加快,秦安小曲的演唱逐漸式微。老藝人減少,青年愛好者難覓,特別是長期自然存留民間,沒有專業演出團體作為依託的發展狀況,更使這種古老的曲藝唱曲形式,瀕臨消亡的危險。搶救和保護秦安小曲,已經刻不容緩。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小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