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袁隆平稱:“中國糧食不夠吃,農民不種就麻煩”。現農村如此多荒地,咋看?

正能量news譚


對袁老一真是無比尊重的。如果多一些袁老這樣的專家,少一點瞎指揮的所謂專家就好了。

怎麼看,橫看豎看荒地還是荒地,上看下看荒山還是荒山。怎麼看都是草不是糧食。

至於不種糧了,會導致什麼後果,專家們自有妙計解決。至於為什麼地會荒廢,專家們也心知肚明。

反正種地比不過打工的收益,而且還累死累活的挺辛苦,風吹日曬,餓著肚子幹活,還得看第二重天的臉色。

我是個農民,我知道農民的難處。


用戶覃悠然爸爸


我們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小時候,爸爸種了很多稻子,種稻子,收割稻子,自己忙不過來要請人,稻子收割後,還需要曬稻子,天天提心吊膽就怕下雨,結果一年下來,連過年都沒錢,緊巴巴的。後來爸爸不種稻子了,現在30幾畝地全部種青菜,買米吃。老農都不種水稻了,未來還有誰會種。


woslimei


因為糧食的價錢真的低啊,畢竟要養一家老小,要是不賺錢的話肯定就要幹其他的!就拿我最熟悉的來說,我們家鄉種的最多的就是玉米、土豆和紅薯,而這幾種大量的都是用來餵豬,自己人吃的很少,因為我們的主食是大米!

因為家鄉太高了,所以不適合種大米,所以家裡的主食就需要從店裡買! 市場上賣的米一包就30多斤到40多斤的樣子,因為以前買回去之後我奶奶自己稱過,但是可能不怎麼準,反正應該不到50斤!而這樣一包的價錢是在一百二左右,不同的地方價錢也會稍有不同!

其實平均算下來不算貴吧!但是我奶奶總嫌大米貴,有時候我也覺得很貴😓!因為40多斤的米要是家裡人多的話很快就吃完了,我記得有一年過年,然後家裡就在短短的時間內吃完了兩袋!種的人覺得很便宜,不掙錢就不想種,地自然就荒廢了!


葉子菌


袁隆平說的太對,中國糧食不夠吃,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另一方面中國出現許多荒地,農民不種就麻煩。現農村如此多荒地,總量算下來確實不少,如何優化土地資源,不浪費,是個大問題。

農民寧肯讓地荒著,也不願種的原因。農民種地天經地義,種地本分,但種地需要買種子,化肥,農藥生產資料,播種後要精心管理,定期澆水,施肥,一年到頭辛苦算下來,還不賺錢,穀賤傷農。

北方多山地,許多地方缺水,只能種玉米,靠天收。有個農戶11畝地,毛收入只有6000多元,除去成本開支3000元,只有3000元錢,別說養活家人,連自已都養活不了,種11畝地所付出艱辛,體力,可以想象。寧願讓地荒著,也沒人再去種。

年輕農民,為追求更好生活,棒體力都不呆在農村,出來到城鎮打工,發展好的,大多在城鎮上置業定居。現在許多土地荒著的,有的種些果樹,小樹,農村留守老人,婦女,也容易打理。

中國差不多有14億人口,國家每年要進口大量糧食,袁老說雖然水稻產量夠吃,但有些糧食,大豆每年要進口七,八千萬噸。而另一方面土地資源浪費,地荒著。袁老關心國家糧食生產和農民,對農業感到憂心,並說要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農民種地與糧價有密切關係,國家要提高糧食收購價,補帖給農民。

糧食國家收儲可以高於市場價,但糧價還是以國際糧價為準。糧價關係國計民生,糧食漲價,飼料,其他農產品,畜牧養殖業都會跟漲,造成通脹,所以國家要補帖給農民。

從國家糧食安全角度上,糧食是國家經濟命脈,沒糧不穩,所以袁老說“現在國家還有錢買糧食,如果人家一卡你,不賣糧,那就麻煩了要餓肚子。這個是問題,是大問題。”

農民不願種地,可以將地統一收儲,集中到種糧大戶手中,農民地作價入股或直接拿地租,可以在一部分地區實施。有些山地不利於機械化作業的,還會沒人承包,出現荒地,所以可以減少部分荒地。


看透大市


看到大家討論的這個問題作為一名農村孩子,我來給大家講講。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討論。其實農民不種地無非就是下面幾點。第一現在糧食的行情價錢根本上不去,我家種了三畝地的玉米,收穫的時候沒有請人。全是自己家人收的,從春耕到秋收所有的費用加在一起。賣的玉米剛好夠本錢。第二現在的農村孩子那個不是出去上班。能在家裡的無非就是老人和孩子。基本上出去上一個月班能頂種幾畝地一年的收成。誰還樂意去受苦受累的種地呢?



放手讓你飛傷痛我來背


不是不種了,而是種上那些地連基本生活都不夠,現在物價高,學校和醫院就像吸血鬼把人民榨乾,以北方地區一家幾畝地計算,種一畝玉米毛收入1300元,淨收入也就800元,十畝8000元,連1個小孩一年的學雜補課費都不夠,別說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地能不荒嗎?


用戶279090468881


看到心煩,沒有調查就沒發言權是吧!沒有對比就沒傷害!噴子不少呀!!!農民把你們喂的太飽,二師兄都看不下去了發瘟。最最簡單的農民種田有錢交五險一金嗎?最底層的農民不值得你們的指責,你們吃飯時應該有感恩地心!不是流行換位思考嗎?各位大神種幾年地試試吧!當年那麼多知青下鄉,紮根農村有幾人


用戶4290980143592


中國人不是糧食種地問題,而是國與國商品互換,中國這幾年經濟規模,製造,先進技術,智能,高鐵,通訊網絡都走在世界前沿,賺得盆滿缽滿,當然就要進口這些國家糧食,肉禽,水果,海鮮,以抵消貿易逆差,加上外國這些東西價格較低,質量品質符國人口味,所以進口了,國人種糧食人就少了,地也大量慌廢,這不奇怪,只要大家有吃的住的玩的買的就行,過去全民種糧糧食不哆吃,現在大多數人不種糧,但國人活得很瀟灑,這就是發展科技帶來的成果,走工業化也能讓國人吃飯吃飽吃好吃出好味道


氣人4000


無農不穩,農業農村農民不種糧食,一旦發生世界性糧荒,誰來養活中國?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大量補貼農業,是正確道路。在城市還未充分就業情況下,不能鼓勵農民離開農村,離家拋荒務工。應加大對農業農村農民的補貼,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讓農民安居樂業,在家也能過上良好生活。


老卜卜丁


國家進口那麼多的糧食,把農民辛苦種地的成果……糧食,價格那麼低,算算有時連本錢都不夠!年青的肯定是不種地了,老年的這樣子也慢慢的種不下去了,現在農村的老農民情願幾百塊一年一畝的租給承包土地的種,也不想種了,承包土地的也麻煩,投資和承包費也很高,賺錢也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