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寫實山水畫產生之內因分析

文|夏紹毅

【摘要】:李可染是傳統山水畫現代變革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他在藝術實踐中,融合“西法”,提出了對景寫生,對傳統山水畫進行開拓創新,創造山水畫新意境的繪畫思想。本試分析李可染寫實山水畫的內在原因,歡迎後世學者多多加關注,共同探討,助於後繼者進一步拓展對於傳統繪畫的認知和理解。

【關鍵詞】:李可染;山水畫;內因;寫實山水;

一、融合“西畫”是李可染寫實山水畫產生的內在原因之一。

李可染寫實山水畫產生之內因分析

李可染 高巖晨嵐圖(1982年)

在20世紀西學東漸的背景下,中國的社會和文化都處在前所未有的大變動之中。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改造傳統繪畫,讓筆墨追隨時代,從整體上建構新的時代風格,是20世紀中國畫家苦苦思索的焦點問題。面對西方強勢文化的進入,作為傳統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國山水畫,雖然在變革思路上大體可以分為傳統派、融合派、西化派,但他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中西融合的成份。

李可染吸納西畫造型因素,借鑑西方繪畫表現方法,創造出了雄渾壯麗的山水畫意境。他的山水畫創作與以往山水畫不同,他把山水畫描繪轉向了真實的自然。在中國傳統繪畫中,自古就有“師造化”的命題。李可染對自然重新關注,以自然作為創作的源泉,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則成為了李可染把傳統山水畫風格向現代轉型的一個重要標誌。

李可染對自然的觀察與傳統的“師造化”有著明顯的不同。在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觀察中講求的是主體以一種“遊”的心態與狀態,是以一種動態的審美感悟和對自然山水作總體上的把握與體認。

李可染則是借鑑西方繪畫的觀察方法,往往以某一個固定的視點去發掘自然山水對象在某一個角度獨有的美。正是在這一點上,李可染充分地體現了他繪畫思想中的“中西融合”之道。

李可染寫實山水畫產生之內因分析

李可染 蒼嶺飛瀑圖

二、西畫的求學經歷是李可染寫實山水畫產生的內在原因之二。

22歲時,李可染考入了西湖國立藝術院研究生班。師從法國著名現實派畫家克羅多,專攻素描和油畫,這使他又受到系統的西畫基本功訓練,打下了深厚的西畫修養。就繪畫而言,李可染主張吸收西方繪畫的科學思想與表現手段。因此,他自覺主動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響。

李可染寫實山水畫產生之內因分析

李可染《陽朔碧蓮峰》高清

他指出:“在我們的美術史上可以知道,中國每次美術發展的高潮,差不多都與外來文化的輸入有關。因之我們對有益的外來文化,絕對不應加以拒絕,尤其在我們這新時代裡,表現人的鬥爭生活,比過去表現自然,在形式的要求上,不知更精確繁複多少。因此儘量從外來美術吸取科學成分實為必要。”可見西方繪畫的觀念對李可染影響至深。李可染對素描的看法是這樣的:“有人說,學中國畫的學了素描有礙民族風格的發展,我是不同意這樣的看法。我畫中國畫有數十年,早年也學過短期的素描,現在看來我的素描學習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假若我的素描修養能再多些,對我的中國畫創作會帶來更大的好處。”因而,對西畫科學的、有益的成分的吸收,並將之轉化為山水畫表現語言,成為李可染寫實傳統山水畫的重要特色。

李可染寫實山水畫產生之內因分析

李可染《灕江勝攬》高清

三、結語。

綜上所述李可染的寫實山水內因,是依據自己對現實的觀察與情感體驗並結合西畫的造型因素,拓展了傳統繪畫表現的空間,在藝術表現上開創了新的格局,做到了筆墨當隨時代,完成了傳統山水畫的現代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