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似玉:在榫卯間傳承“工匠精神”

人物簡介

楊似玉,三江縣侗族自治縣人,憑著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藝,成為當地的“能人”,是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被國家文化部以“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確定為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廣西唯一一人。他擅長造侗族傳統的建築風雨橋和鼓樓,在很多景點、紀念場館留下了風雨橋、鼓樓、民間木樓、戲臺等建築作品和大量風雨橋、鼓樓模型,是廣西僅有的兩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之一。


百師®人物 | 楊似玉:在榫卯間傳承“工匠精神”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似玉


人物故事:

楊似玉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平巖村人,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是當地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整座建築不用一顆鐵釘,全以榫卯連接,結構牢固,有極高的工藝和藝術價值。


百師®人物 | 楊似玉:在榫卯間傳承“工匠精神”

楊似玉


出生在三代侗族木匠家庭的楊似玉,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傳統手工藝。他說,這門技藝是一代又一代侗族木匠血汗與智慧的結晶,它代表著侗族的建築文化,從選材、設計到建設,每個環節都要精益求精,就算鑿打手指頭大小的榫眼,都不允許有半點馬虎。

1983年,一場洪水把世界四大歷史名橋之一的程陽風雨橋沖毀了大半。為了儘快修復,一支由橋樑專家組成的工程隊來到三江,並兵分兩路,一路進山伐木備料,一路將沖毀的廊橋每個部件標記後拆除,以備重建。


百師®人物 | 楊似玉:在榫卯間傳承“工匠精神”

侗族鼓樓


結果拆下來大大小小萬餘塊木頭,堆成了小山,卻再也拼不起來。無奈之下,他們慕名找到了楊似玉及其父親。

父子兩人二話不說,在無設計圖紙、無先進工具的條件下,憑著木角尺、墨斗、一紮竹籤等簡陋工具開展修復工作,成千上百的梁、枋、柱等尺寸全憑心算。


百師®人物 | 楊似玉:在榫卯間傳承“工匠精神”

楊似玉


對於拆下來的木料,父子二人不看木材上的標記就指揮工人們放在這裡、放在那裡,只用了十幾天,程陽風雨橋的昔日風貌重現。而此時,現場專家們的橋樑重建圖紙還沒畫出來。只此一戰,楊似玉名聲大震。

憑藉多年經驗,楊似玉練就了能依地形、山勢,迅速在心中構出“圖紙”的本領。

為了方便工人施工,他常常藉助鑿刀、曲筆等工具,將木構建築的柱、瓜、梁、檁、枋等構件的尺寸位置,製成侗族建築師特有的“香杆(竹條)”

百師®人物 | 楊似玉:在榫卯間傳承“工匠精神”

榫卯模型


只要修造者按楊似玉做的“香杆”上的標註去下墨,上萬個構件的木建築,就能精準建成,且建築的構架之間相互產生支撐力,共同形成了一座座精巧的建築。

百師®人物 | 楊似玉:在榫卯間傳承“工匠精神”

風雨橋


自身的勤奮、手藝的繼承和工匠精神讓楊似玉逐漸成為大師,至今,楊似玉設計製作吊腳樓100多座,風雨橋6座,鼓樓8座(包括一座27層高的鼓樓),大小涼亭20多座,風雨橋鼓樓模型2680座……

他以精湛的建築技巧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7年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木構建築技藝傳承人。

工作之餘,年過花甲的楊似玉依然初心不改,日常期間除了奔忙於各地充電學習、辦非遺培訓班、接工程之外,更多的時間堅守在土生土長的侗鄉。

百師®人物 | 楊似玉:在榫卯間傳承“工匠精神”

風雨橋

撥彈著手工製作的侗琵琶,吟唱著原汁原味的侗歌,遙望著遍佈百年風雨橋的侗鄉侗寨,不斷為南來北往的客者,講述著侗鄉木構建築的神奇……

楊似玉有話說:

“他們叫我什麼魯班,那些都是虛的,我就是做工的,踏踏實實把活幹好比什麼都強。

木頭有韌性,懂伸縮,會呼吸。在鋼筋水泥鑄就的現代社會里,希望侗家木質建築能得到更多的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