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励志家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当我悠闲自得坐在书房吊篮里荡来荡去,观赏着盛开的杜鹃花,聆听着鸟笼里百灵鸟悦耳动听的歌喉,惬意而幸福。

三十年前我从陇东农村老家入伍,在部队二十岁出头,眼看着三年义务兵即将服役期满,是退伍回原籍还是继续在部队干,心里没有一点儿底,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很迷茫。经常拿出大哥寄给我的信细细揣摩。当时大哥写信给我说:

一封励志家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你的来信我已研读,你的心情我全理解,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但我还是要告诫你,一个人如果没有拼搏进取精神,没有对前途的乐观态度,那将失去精神支柱,很可能沦为虚度年华的庸碌之辈。

家乡的变化是不大,但和前几年比总不一样了吧。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进步不小了。但和外地比,和城市比咱家乡确实太苦了,太穷了。这种情况还不知道要延续到什么时候。 现在唯将希望寄托在你,还有你的那些侄子、侄女们身上,望你们能走出穷山沟,闯出自己的新天地,为家乡争光。而绝不能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把眼睛长在脑后,从而埋没自己。

道路究竟如何走,那就要看你们年轻一辈了。这几年你的长进很大,见识增长,考虑事情周到,日趋成熟,对你的婚姻、前途、归宿等事情,你妥为考虑,善自为之……

一封励志家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1989年第一次回老家探亲时,我们堂兄弟11人与三个叔一起合影留念)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时候只有几步,有见识之人的指引也很重要。大哥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封信对我启发很大,在我处于人生迷茫和焦虑之时,为我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我的奋斗目标。

我父亲弟兄5个,仅5叔有公职,其他几个叔父都勤劳苦耕。大哥在我的家族中是我们11个堂兄弟中的老大,是大伯的长子,大我27岁。他师范毕业,当过老师,知识渊博;后调到县农业银行工作,不但性格开朗和蔼近人,又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我们兄弟都很尊重他。有什么事也喜欢给大哥说,大哥也乐于聆听我们的心声。

一封励志家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1988年8月,我和汽车排8名战友一同调到驻奎屯的36148部队从事驾驶工作,新环境人很生疏,但我努力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受到领导和战友的好评。在这个部队服役2年,1990年8月我又调回了原部队。

在我精神低迷时经常拿出大哥的信一遍一遍细读,大哥的信对我的精神鼓励是非常大的,我深知,在部队前进一步或后退一步,等待我的将是两种结果。

一封励志家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只有初中文化的我,在部队注定没有发展高度,唯寄希望于转志愿兵。5年的义务兵生活倍受时间的煎熬,平时工作勤勤恳恳,谨小慎微,生怕有什么差错;技术兵种服役年限要多一年,第四年老兵退伍,我留下来了;第五年老兵退伍我又留下来了。这年,是决定我人生的关键关口,我们同年度兵留队较多,只有6个转志愿兵指标,比考军校和转干都难。我思想压力很大。

虽然经过不懈努力,能否转上志愿兵心里没有一点儿底,一直忐忑不安。最终,我接到了志愿兵改转命令,5年的努力虽然没有干出大事业,也算实现了我的人生奋斗目标。可以安心在部队继续服役直至转业,不再担心退伍回陇东老家种那2亩薄田。

一封励志家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1987年大哥在兰州留影)

大哥一生勤俭,教育儿女有方。八十年代末期,两个侄子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我们家族出了大学生,在村上也破了没有大学生的先例。大哥心态好,为人和善,人缘极好,退休后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打打麻将,日子过得也充实。有了手机后,我也经常给大哥打电话问候,他生病后因记不清人我们便少了电话联系。

在大哥的言传身教下,我的侄子辈,孙子辈都勤学力耕,懂恩报本,诚信守规;后起之秀层出不穷,勇于攀登,勇于拼搏。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大家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日子都过得今非昔比,令人感概万千。年轻一代不断有人考取大学和攻读研究生。

大哥77岁时离开我们,前几日已过一周年。我虽然未能在他的坟头点柱香烧张纸,但大哥的鼓励我将永远铭记。30年来,大哥的信在我心里举足轻重,也是一种精神传承,我将永久收藏。

一封励志家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作者何俊德,甘肃庆阳正宁县人,1986年10月入伍,原新疆军区36232部队后勤处汽车连专业军士,2001年7月转业至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保卫处工作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