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作者 | 卢璐

来源 | 卢璐说 (公众号:lulu_blog)

01

我今年读大二,在别人眼里我是个无比叛逆的孩子,和父母争吵、离家出走,和父母失联了六个月......这大概足够我被他们那辈的人念叨几天几夜了。

对,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我觉得特不公平,为什么叛逆是个贬义词,为什么叛逆,就一定是孩子的错呢?

最近终于看到了个揭露我心声的电视剧——《小欢喜》,每句台词我都觉得无比熟悉,这实在是太像我自己的生活了。

尤其是乔英子准备跳桥的那一段,我看一遍哭一遍,她嘶吼的那句,"我只是想逃离你",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内心。

对,逃,想逃,太想逃离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逃离,变成了我最大的愿望。

高中的时候,我努力学习,计较每次的分数与排名,其实不是因为我有多在乎学习,而是因为高考,是我唯一逃离我的家、我的父母的机会,为了逃离,我处心积虑。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02

我有一对掌控欲超乎寻常的父母,小到早餐吃什么,大到长大做什么工作,恨不得把生活中的一切帮我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出生在一个还算小康的家庭,我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家庭主妇。

从小我就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小公主”,因为爱我,父母把一切他们觉得对的、好的东西,统统塞给我。

我猜测从我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已经替我安排好了我接下来几十年的人生轨迹。

按照他们的安排,我父亲所在的医院,是附属于一个名牌大学。所以,我应该再沿着这个路线,附属小学,附属中学,一直到这个大学的医学院,学医;出来以后到父亲工作的医院当医生,科室都已经替我想好了,最好做眼科,不像是外科那么累,不像癌症科那么压抑,更不像是化验科那么脏,然后再嫁给一个他们觉得对我很好的人,最好是能做手术的外科或是心脏外科的医生,这样才更有上升空间,仕途顺利......

很完满不是么?可会不会觉得细思极恐?这是我的人生啊,我却绝对不可以有一丝轨迹偏离。为什么要生我这个孩子,为什么不去买个机器人娃娃呢?

可这样的人生,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他们从来不在乎,他们在乎的,就是如何把爸爸努力在医学界博来的地位和赚到的房子,传下去。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03

其实小时候,我真的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亲很忙,母亲不上班,把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投射在我的身上。他们花了家里大笔的积蓄,给我报他们觉得一个大家闺秀应该学会的技能,钢琴、舞蹈、英语......一个都没拉下。

当我的同学开心得在院子里游戏、打闹的时候,我却被母亲带着,背着包,辗转于各个补习班。

我从不觉得自己对其中任何一项爱好有兴趣,甚至憎恶这些,让我失去了自己童年的课外班。

棍棒底下出孝子,每次我不想弹钢琴、不想上补习班的时候,父亲就会拿出他的木尺惩戒我。

在父母的管教和老师的教导下,我也算把这些技能都按部就班地坚持下来。

父母总爱对我说,等你长大你就会懂的,将来你会感谢我们的严格的。

可我真的会理解,会感谢母亲吗?我不知道。

初中的时候,参加钢琴比赛,我不负众望代表学校拿了市里的第一名。

我站在领奖台上,穿着母亲觉得正式精致,却一点都不舒服的礼服。

我看着台下的母亲热泪盈眶,父亲激动地和我的班主任鼓掌。

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那刻,我没有特别大的喜悦,其实更多的是迷茫。

我真的会感谢父母吗?或许如此吧,没有他们我永远不会像现在这样,有为人称道的优秀。

可是这样的优秀和无忧无虑的童年比,和我想学却被他们拒绝的跆拳道比,何者我更想要。

我不知道。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04

我和父母的重大矛盾,是在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凸显的。

我格外喜欢历史,从小就是,源远流长的历史让我着迷,精致的文物让我心醉。

我特别喜欢我高中的历史老师,每次她在台上侃侃而谈,各朝各代的奇闻逸事信手拈来的时候,我就格外崇拜,她让我第一次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了梦想与期待。

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我想学历史,学考古,以后和文物打交道。

我无疑是想学文科的,理科的一切,让我觉得头大又枯燥。

可父母不许,在他们眼里,学理科,然后上大学选医学专业,是早早就为我规划好的人生轨迹,不容改变。文科尤其是学历史,根本就是毕业就失业,完全没有用的。

可是,这一次,我想要反抗,因为这是我的一辈子,我自己的一辈子。

我偷偷藏起了填志愿的单子,选了文科,瞒住了分科的消息,我以为我提交上去了,他们也奈何不了我,撑死骂一顿,过段时间肯定就万事大吉。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母亲对我的关注和掌控程度,早就超过了我能想象的程度。她从认识的同学家长嘴里知道了我选文科的事情,直接一通电话给班主任打过去,让老师改成理科。

班主任拿不定主意,就让我们一起在他办公室里商量。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05

那还是我第一次被请家长。

父母一脸不好意思地站在老师办公室,和老师道歉,是他们没有和我沟通好,然后苦口婆心地劝我。

历史专业,没什么前景的,找不到好工作,也赚不了什么钱,家里没有相关工作的人,也没办法帮我什么。

学理,以后学医就不一样了。

父亲不仅是医生,还在当地的二院当上了主任,家里还有不少姑姑舅舅在那家医院工作,横竖都能给我有个照应。

他们给我安排好的生活,稳妥又光明。

他们一个个都皱着脸,反反复复地说着几句类似的话,“你现在不懂”、“我是为你好“直戳我的内心。

每次听,每次我都在心中反驳,为我好,为什么不能问问我是怎么想呢?我是什么?附属品吗?

“我就不,我凭什么要听你们的?”我终于说出了我的话,可迎接我的,是父亲响亮的一巴掌。

“啪”得一声,我感觉办公室里所有人的呼吸仿佛都停滞了几秒。

办公室里,来来往往都是我的同学、老师,熟识的、不熟识的,我感受到一道道目光在我身上凌迟,仿佛在嘲笑着我的悲哀。

我委屈、愤怒,又无能为力。

我把填志愿的表,当着父母的面扔到了地上,直接转身跑出了办公室,没有回头。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06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次我前所未有的倔,我和父母已经不再言语,全是伤害和失望。

我明白对于父母来说,真的无法接受一个从小都听话而乖巧的孩子,怎么变得如此叛逆,他们觉得我变了,变得不是他们的孩子。

填志愿有截止日期,最后的一个晚上,父母和我,三个人在客厅里面僵持,母亲给我讲,从小到大把我养大怎么不容易,边说边哭,问我为什么不愿意学医,这是一条更加坦途的道路!

我固执着,这时候的母亲给我的不是爱,而是用爱,用这些年的恩情在绑架我,在要挟我。我说,我真的不想学医,我要学历史。

一直沉默的父亲暴怒了,父亲拿出了我小时候学钢琴不听话时他才会用的木尺,让我站在客厅,一下、两下、三下、四下,我记得很清楚,父亲打了四下,打在我的腿上。

我也哭,哭着喊:“你凭什么打我?”

“我是你爸。”

“我想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什么错吗?”

“我都说了我是为你好,学什么历史,还考古,这专业没前途。”

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几个圈,我最后直接逃开了父亲的木尺,躲进自己的房间锁上门,拿房间里的小沙发和床头柜挡在门口,不让他们进来。

任凭父亲在门外喊叫,母亲在门外苦口婆心地哭。

可我最后反抗的结果还是失败了。我毕竟是个没什么能力的小孩,拗不过父亲的巴掌,母亲的眼泪。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07

最后,文理分科,我还是学了理。

我不解、怨恨、委屈,但我没有就此堕落,依旧好好学习。因为我非常冷静地分析了整个情况。父母想要让我读我们当地大学的医学院,我知道,唯一能够让我逃离这个家,这两个父母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大学考到外地去。

是的,我的心态完全变了。以前我总是按照父母的期许,把成绩搞好,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而现在,成绩却成为了我逃离父母的手段。

我拼了命地做题,学习,计较每次成绩的得失,排名的波动。我的好成绩,让父母欣慰,看着他们每次带着得意的神情,给亲朋好友介绍育儿经验,我总是在心中冷笑着。

高考的时候我得偿所愿,高出我们那里一本线六十多分,填了外地的一所985、211的志愿,被成功录取。

选专业的时候,我在外面的网吧,偷偷填好了志愿提交,做好了和父母大吵一架,面对他们狂风骤雨的准备。

可惜的是理科生学不了历史,最后我选了物理,起码也是我相对喜欢的专业。

点完提交的那一刻,我第一次觉得人生走入自己的掌控。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08

逞英雄的故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父母发现我已经提交好志愿以后,在电脑前坐了一天,一个查如何更改志愿,一个想方设法托亲戚找关系。

但确认键早就按了上去,没办法更改。

我人生中最大的叛逆,又一次结束在父亲的木尺下。

父亲气得手下没个轻重,尺子打到身上的时候,我觉得是这么火辣辣得疼,仿佛直接抽打在我前十八年所有的克制忍耐上。

胳膊、腿,木尺一下下打在我身上。

十八岁了,父母还依旧把我当个孩子管教。

从六岁半学钢琴,到十八岁填志愿。

不听管教就骂,再不听就打,打到妥协为止,凭什么?

他们口口声声说着“为我好”,却只会蛮横地用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我身上。

这次我开始学会反抗,我走进房间。

翻出我得过的所有奖状,从小时候舞蹈的证书,到初中钢琴的奖杯,全都被我撕了、扔了、砸了,一个都不剩。

这一切父母替我决定好的,我统统都不想要。

那一刻,我觉得我恨透了前十八年的一切。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09

原本是最放松的暑假,我却和父母冷战了两个月。

但学终究得上,虽然不再那么亲切和睦,但父母还是送我到了大学,顺便住了几天。

我原以为,这事也就这么顺理成章,我在外地的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可没想到,我买完水走到父母房间,却听到他们在交谈,这学校的转专业政策,看我能不能读个一段时间,然后转去医学。

学医,又是学医!这到底是什么孽缘?

我直接推门进去。

”我挺喜欢物理的,不喜欢医学,别折腾了,真的。“

还没等他们又说出那套“为你好”“为你着想”的话,我就直接走了。

反正我也有地方去,学校的宿舍可以住,我已经成年了,我可以去打工,做家教,当服务员,做兼职赚赚钱,自己养活自己。

我换了电话卡,拉黑了爸妈的联系方式。我想他们也伤心了,整整五个月,我们没有联系。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10

但这五个月的日子,没我想象得那么快活。

一个人在大学,看身边朋友和父母电话吐槽周围的种种。

我会很想念他们,我很后悔和他们决裂,很快寒假就来了,平时疯狂吐槽父母的同学们,都欢天喜地地买了车票回了家。

我找了一个寒假的教育机构,当助教老师。看着那些被父母送来补课的小孩子们懵懵懂懂的眼睛,和父母们一个一个殷切的神情,我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再鸡血的教育机构,春节也要放三天假,我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终于,忍不住把父母的联系方式又添加了回来。

母亲一秒钟就加了我的微信,然后给我打了电话,电话接通了,中间有几秒,我和母亲都没有敢讲话,只有哗哗的电流声。

因为爱,我们在彼此伤害,在电话这面,我泪流满面,我想给她说说,其实我每天都想她,即使一个人,我每天都会按照她的要求,吃两个水果,三种蔬菜,不知道爸爸工作还那么忙么?还有没有再上台做几个小时的大手术,我不知道没有了我,母亲一个人在家里会做什么……

我迟疑很久,才叫出:“妈……”。我终于明白了,近乡情怯,居然是一种凶猛到令人晕眩的感觉。

母亲哭了,父亲在努力撑着,可也是在哽咽,我们简单的寒暄,然后他们便让我自己去忙,去好好学习,学什么不重要,自己顺心就好。

那一刻我忍不住哭出声来,这是父母的妥协,他们坚持了十几年的看法,愿意为了我改变,终于,终于。

《小欢喜》现实版:望女成凤的爸妈,亲手葬送亲子关系|真人故事

11

父母的改变让我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忽然之间成了个需要磨合的过程。

母亲还是偶尔会忍不住,觉得会计证有用就一通电话过来让我考。

但话一出口,又不尴不尬地接上半句,“你要是不想那就算了,妈没想逼你。”

控制,早就成为了他们思考的惯性,这份改变,谈何容易?

总要慢慢来的。

我知道,我太冲动,我不应该一句话不说就失联。关于父母,我知道他们是爱我,想尽他们所能给我最好的。可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有自己喜欢、不喜欢的东西。

这所有的爱,都应该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不是么?

我是我自己,不是我爸或者我妈的附属品,十几年来,其实那份独立与尊重,我一直很渴望。

没有任何一种爱,应该是这样自以为是的。

幸运的是,一切都走向和解,慢慢走向和解。毕竟十几年的控制和被控制,都已经被固化成了旧疾,不可能像是在电视剧,小欢喜里演的那样子,一下子治愈。

过去所有的爱和伤害,都切切实实地停留在那里,无法忘记,无论是我还是父母,中间横着天堑,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填满。

我只希望,今生,我们可以心无顾忌。

卢璐:有两个女儿的留法服装硕士、作家,新书《和谁走过万水千山》,正在热卖。行走在东西方文化差异裂痕中间的,优雅女性自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