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快速康复”上的一匹“黑马”

记者:武多先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在《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积极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手术患者医疗服务质量,缩短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舒适化的新需要。

山东省济宁市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始建于1972年,前身是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是过去人们眼中典型的“国企医院”,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是济宁东部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医学院非隶属附属医院、国家矿山救护中心兖州分中心。

案例展播 |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快速康复”上的一匹“黑马”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医疗行业的强烈竞争,这家“国企医院”经历了“脱胎换骨”般的磨炼,今年通过三甲复审,又是其改革重组的一周年。在近期举办的2019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华东赛区中,他们凭借《普外科快速康复标准化病房建设》主题案例,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该赛区决赛斩获银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

这样的成绩,足以进一步鼓舞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推进和发展。正如,沉浮起落之间,每个时代,都有新里程。

去年5月,院内普外科开始“快速康复”的探索“

在正式改善医疗服务之前,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做了多方分析,发现存在患者满意度不高、对手术恐惧感的明显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患者仍有术后明显的疼痛感、术后卧床时间长、术后排期困难,腹胀、留置管路多、住院时间长、同病种相比花费较高。

就此,医院意识到改善医疗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究竟该如何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等不舒适感、降低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呢?”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副院长王爱亮这样讲到。

即便当时还没有好的改善想法,但医院明白必须“清除”所有“路障”,朝着一个方向“披荆斩棘”,才能让医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以及患者的信任。

在此,医院不断寻找适合的方式进行尝试。最后锁定在了“快速康复”上。快速康复(FTS)是指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快速康复有其循证医学证据:循证医学证明,快速康复可以为患者提供舒适化医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在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都成效显著。由此,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根据快速康复的定义,决定拓展普外科快速康复标准化病房建设。

案例展播 |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快速康复”上的一匹“黑马”

“我院的快速康复起始于2018年5月,在麻醉科、医务部、护理部、质管办和营养科等多学科的团结协作下,以普外科为标杆,创建快速康复标准化病房,并进行全院推广。” 王爱亮补充道,其中,快速康复标准化病房建设的目的:用最少的钱、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痛苦让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随即,我们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通过8020法则,我们找出了快速康复面临的问题的三个主要问题。” 王爱亮如是说。

分析过程中他们发现,开展快速康复面临着缺乏指南路径及流程、缺乏培训学习、缺乏辅助设备的三大主要问题,另外还存在缺乏宣教资料、缺乏宣传力度、患者快康相关知识缺乏的系列相关问题。

制定具体的改善方法和实施步骤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改善措施。”依据国际、国内指南、专家共识,制定院级、科室级快速康复指南及实施路径;院级培训、科室培训,全员培训;购买移动输液架、术中保温设施更新等辅助设备;全体医护人员按照标准流程实施,建设快康标准化病房。过程中明确不断总结经验,实现积极推广。

在此,医院参赛人员详细介绍,组织全员培训,主要是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方面进行改善。其中在院内,麻醉科医生为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快康理念、指南及实施路径的培训;在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学习快康实施路径、流程及相关知识等。

“我们还在术前采用了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通过NRS2002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术前责任护士采用宣教单、卡片、展板、宣教视频以及多媒体多种方式,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宣教。”而为了能防止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恐惧和担忧,责任护士术前还为患者详细讲解疼痛分值描述和处理方法,并且在病房全方位张贴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有利于患者随时查看和使用。

案例展播 |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快速康复”上的一匹“黑马”

日常快速康复中,责任护士为患者主动示范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并制作宣教视频、图册,确保患者熟练掌握,并为患者详细讲解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给予踝泵运动的指导和示范。

“不仅如此,我院根据循证医学,更新了术前禁饮食时间,大大提升了患者舒适度。”这就要求术前麻醉师要访视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麻醉计划,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也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做好疼痛管理,比如使用充气式加温毯,为患者进行身体保温;输血、输液时可采用智能加温仪,精确稳定,冲洗液在保温箱中现取现用,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大于等于36度等。

另外,医院在首次下床的术后宣教上制定了床上坐、床边坐、床旁站的“三部曲”,以及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规范;通过患者术后吹气球、背部叩击法等让患者进行肺部锻炼。

为帮助快速康复的实施,医院积极开展微创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据了解,医院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采取多模式镇痛,使患者疼痛评分≤3分。“我们的术后麻醉师按时对患者进行访视,使得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转,术后我们还对患者进行指导呼吸功能训练,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

出院后,医院也会做好出院随访,24—48小时内常规进行电话随访及指导,术后7—10天至门诊进行回访,包括伤口拆线、告知病理学检查结果、讨论进一步的抗肿瘤治疗等,一般而言,ERAS(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随访至少持续到术后30天。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经过相关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快速康复标准化病房的评定标准,真正实现了快速康复病房的标准化管理。

开展以来,成效明显

“开展快速康复以来,我们取得了明显成效。” 王爱亮讲到。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腹股沟疝与2018年同期对比:术后患者平均排气时间提前20.8小时,术后下床平均时间缩短18小时,术后平均进水时间提前4小时。其中,平均住院日缩短2.1天,降比30.4%,次均费用下降了601.52元,降比5.9%。

医疗技术、服务收入上涨103.78元。2019年上半年与2018年同期对比:腹股沟疝次均费用、次均药费、检查费、耗材费均下降,医疗技术、服务收入提高了103.78元,收入结构更为合理。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患者满意度不断攀升。患者满意度再创新高,医院2019年上半年患者满意度达98.2%,手术量较2018年同期增长15.9%。

据王爱亮介绍,快速康复标准化病房建设的核心亮点是制定有依据、实施同质化、成功可复制、经验易推广。目前,全院已有11个手术科室开展了县级医院标准化病房建设,术后24小时下床率达100%,术后疼痛评分小于等于于达到率100%,而快速康复在院内、省内乃至全国都做过经验分享。

案例展播 |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快速康复”上的一匹“黑马”

“做了这些工作之后,快速康复获得了患者的广泛好评,大大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我院于2019年6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鲁西南疝疾病微创治疗论坛,邀请了北京、上海以及省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并进行在线手术直播,在线人数最高达到14.66万人,省内多家媒体对本次学术论坛进行了报道。”

不仅如此,兖矿新里程总医院2019年快速康复标准化病房建设已经辐射至山东省其他城市、河南等地,集团旗下多家医院均以开展快速康复标准化病房建设。

未来,医院将继续增加围手术期优化措施,提供舒适化医疗,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通过ERAS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总费用,节约医疗成本,减轻医保负担;将ERAS与多学科结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进一步扩大医院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