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查出這項指標不好,要嚴格控制肉、魚、內臟攝入

隨著生活條件改善,飲食習慣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體檢後發現尿酸升高,網上一查鋪天蓋地的痛風說法,嚇得趕緊跑來問醫生:

醫生,我是不是得了痛風?

醫生,這病嚴不嚴重啊?

要搞清尿酸升高與痛風之間的關係,首先要來了解一下“高尿酸血癥”。

什麼是高尿酸血癥?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產物。嘌呤一部分通過飲食攝入,一部分由嘌呤化合物在體內分解後產生,約2/3尿酸通過腎臟排洩,其餘由消化道排洩。

體檢查出這項指標不好,要嚴格控制肉、魚、內臟攝入

正常情況下,體內尿酸產生和排洩保持平衡 ,一旦生成過多,或排洩過少,就會導致高尿酸血癥。

國際上將高尿酸血癥定義為:

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

什麼是痛風?

痛風指的是高尿酸血癥患者出現尿酸鹽結晶沉積,導致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尿酸性腎病和腎結石,也有學者僅將痛風性關節炎稱為痛風。

因此,除了尿酸升高以外,必須符合上述三種情況之一才能稱為痛風。


高尿酸血癥如何避免痛風發作?

生活方式的調整,是貫穿始終的免費藥。

▶ 均衡飲食,限制攝入

高尿酸血癥與“吃”有關,一大原因就是飲食。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應以低嘌呤食物為主,嚴格控制動物內臟、海產品和肉類等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體檢查出這項指標不好,要嚴格控制肉、魚、內臟攝入

富含嘌呤的蔬菜(萵筍、菠菜、蘑菇、菜花等)、豆類及豆製品與高尿酸血癥發作無明顯相關性,鼓勵患者多食用新鮮蔬菜,適量食用豆類及豆製品。


傳統觀念認為尿酸高的人不可以吃豆腐,實際上豆腐盅所含的大部分嘌呤在加工過程中丟失了,因此對尿酸影響並不大。

食物嘌呤含量參考

體檢查出這項指標不好,要嚴格控制肉、魚、內臟攝入

溫馨提示:一半人正常膳食每天攝入嘌呤600-1000毫克,痛風急性發作期攝入應控制在150毫克以內,緩解期也應遵循低嘌呤飲食原則,但可稍稍放寬限制。

▶ 大量飲水

大量飲水可縮短痛風發作的持續時間,減輕症狀。心腎功能正常者需維持適當的體內水分,多飲水,維持每日尿量2000~3000ml。

可飲用牛奶及乳製品(尤其是脫脂奶和低熱量酸奶),避免飲用可樂、橙汁、蘋果汁等含果糖飲料或含糖軟飲料。

體檢查出這項指標不好,要嚴格控制肉、魚、內臟攝入

▶ 適當食用含果糖較少的水果

水果因富含鉀元素及維生素C,可降低痛風發作風險。高尿酸血癥患者可食用含果糖較少的水果,如櫻桃、草莓、菠蘿、西瓜、桃子等。

體檢查出這項指標不好,要嚴格控制肉、魚、內臟攝入


▶ 限制酒精攝入

禁飲黃酒、啤酒和白酒,紅酒可適當攝入。

▶ 減輕體重
肥胖增加高尿酸血癥者發生痛風的風險,減輕體重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議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BMI 18.5-23.9kg/m2)。

▶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可降低痛風發作次數,減少高尿酸血癥相關死亡。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每週5天,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時心率在(220-年齡)*(50%~70%)範圍內]的有氧運動。運動中應當避免劇烈運動或突然受涼誘發痛風發作。

▶ 戒菸,避免被動吸菸

如果上述你都做到了,尿酸依然很高,那就老老實實找醫生治療吧!
高尿酸血癥引起痛風,如果不及時治療,將尿酸控制在正常範圍,痛風會反覆發作。

痛風的危害

  • 有的患者拖了很多年不治療,尿酸鹽在體內大量沉積形成結晶,體表、手腳關節部位會慢慢長出痛風石,時間長了會導致關節破壞、關節畸形,影響正常功能。
  • 尿酸鹽長期沉積在腎臟,會引發痛風性腎病,嚴重的甚至導致尿毒症。
  • 痛風患者還常伴發有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

因人而異!

1. 高尿酸血癥者痛風頻繁發作或伴有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的,應立即開始治療。

2. 痛風發作過一次或沒有發作痛風,但有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尿酸480μmol/L以上需要藥物治療。

3. 無任何危險因素者尿酸540μmol/L以上需要治療。

4. 無法對號入座者,請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