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残疾妈妈带脑瘫女儿求医近6年,高晓波:世界以痛吻我 我要报之以歌

黄州残疾妈妈带脑瘫女儿求医近6年,高晓波:世界以痛吻我 我要报之以歌

每天下午4点左右,47岁的高晓波都会雷打不动地带着女儿从租住的地方来到黄州龙王山游泳池游泳。这是女儿日常康复训练的一种。

3年不曾间断,女儿从游泳池里的室内恒温游泳馆转移到室外的游泳池,从丢开游泳圈、再到解开背漂、去掉浮板。在水中的她,动作轻快灵活,活脱脱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精灵。

在陆地上,从最初走路要穿矫正鞋,要人扶,到脱掉矫正鞋大方独立走进游泳池,高晓波女儿的这一变化,龙王山游泳池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黄州残疾妈妈带脑瘫女儿求医近6年,高晓波:世界以痛吻我 我要报之以歌

高晓波与女儿

可爱的女儿竟患上了脑瘫

2011年底,39岁的高晓波再次怀孕了。在和丈夫吴永军商量过后,决定留下这个孩子,给大女儿添一个伴。

高龄产妇的高晓波前期孕检正常,孩子发育也很正常。只是在孕8个多月的时候,高晓波有一个星期每天早上都觉得呼吸困难。她以为是自己年龄偏大的缘故,加上自己身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也就没太在意。

女儿生下来后活波可爱,人见人爱,唯一让高晓波困惑的是孩子一岁三个月平常走路还要扶着东西,当时大家都以为是冬天穿得厚,再加上老人们常说有些小孩走得迟一些也正常。没想到等开了春脱掉厚厚的棉服,女儿还是不会独立行走,于是高晓波和吴永军带着女儿到武汉去做检查。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医生说女儿患的是脑瘫,属于痉挛型的。看着可爱的女儿,听着医生的诊断,高晓波和吴永军顿时就哭了。

医生说,这种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完全根治的可能性比较小,不过在经过长期的康复治疗后,很多患者生活能够自理,只是康复治疗时间周期比较长,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擦干眼泪后,吴永军去外地继续打工挣钱,高晓波则在父亲的帮助下,带着女儿在武汉治疗了一个月,看着高额的费用,最后他们决定带女儿来到黄冈平安康复医院接受治疗。

黄州残疾妈妈带脑瘫女儿求医近6年,高晓波:世界以痛吻我 我要报之以歌

父亲带着女儿游泳

吴永军是一名建筑工人,常年在外打工,扛起家里的经济重任。女儿求医的担子就压在了高晓波一人身上。

自己行动都不方便,还要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做康复治疗,那日子可想而知。

最开始的日子是最艰难的。高晓波住的地方离医院有几百米远,这几百米对正常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她来说每一次往返都是一种折磨。刚开始孩子不能走,她就用婴儿车,一手拄着棍子,一手推着女儿。到了医院,她还要抱孩子上床、下床、去卫生间。天晴的时候还好一些,遇到刮风下雨,更是痛苦不堪。

女儿的康复课是从周一上到周六,每天上午3个小时,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继续上3个小时。除非女儿生病,不然不论刮风下雨,她从来没有让女儿缺过康复课。为了配合治疗,她还买了康复器械,不在医院的时候,就在家自己给女儿做康复。

年迈的父亲有时会过来帮忙,可是父亲毕竟年纪大了,一切都得靠自己。就这样,她咬紧牙关,一手拄着棍子,一手推着婴儿车,开始了以医院为家的日子,这一扛就是6年。

黄州残疾妈妈带脑瘫女儿求医近6年,高晓波:世界以痛吻我 我要报之以歌

行走用的竹棍

身体和心灵的康复,一个都不能少

在为女儿做康复的时候,只有小学文化的她也没闲下,学习一切对女儿有益的知识。

女儿虽然有运动障碍,但是手发育正常,智商也正常,如果想让她长大后心灵健康,就不能把她关在家里,要让成长中的她接受自己,并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像健康的小朋友一样去游乐场游玩、去幼儿园学习。

为了出行方便,她买了辆电动三轮车,这样周日就可以带女儿去游乐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到了女儿上幼儿园的年龄,她跑了黄州好几家幼儿园,最后终于说服一家幼儿园的园长,愿意接收女儿。女儿很喜欢上幼儿园,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老师也夸女儿聪明懂事,非常喜欢她。

医生说女儿肌张力太高,可以通过游泳缓解肌张力,这对女儿的康复有好处。高晓波便一直记在心里。2017年,她找到龙王山游泳池的负责人钟上文。在听了女儿的故事后,钟上文承诺她:每年夏天她女儿都可以免费来游泳池游泳,最开始担心室外的泳池水温低,前两年女儿都是在室内恒温游泳池,今年开始改到室外游泳池。

做康复的孩子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很多在医院的路面上敢走,但一出医院大门就不敢走了,不敢上马路。为了锻炼女儿,她经常带女儿到街上走那高低不平的路。如今,她的女儿已经可以轻松应付各种路面。

为了让女儿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她在背后做了很多努力和功课,比如教育女儿在学校如何保护好自己不被撞倒,在家教女儿文化课。

乐观的她总是这样教育女儿: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如果别人对你微笑,你可以礼貌地和他打个招呼;如果别人笑话你,不要管,只要做好你自己。

在她的悉心教导下,不到7岁的女儿见人大大方方,目光坦然,并没有因为自己走路和其他小朋友不同而自卑。

感谢丈夫和身边的好心人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每一天都是艰难的。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丈夫,挑起了家庭经济重担。”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是提起这些年的经历,高晓波心底是满满的感恩。

丈夫吴永军不仅勤快,而且特别能吃苦耐劳。每次从外地忙完回来后,他不是洗衣做饭,就是带女儿到外面去锻炼走路,让高晓波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除了吴永军,还有家人和亲人,他们都在默默地支持着高晓波。看着她的付出和女儿的进步,大家都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社会上好心人的善举也让她铭记于心,比如医院的医护人员,游泳池的负责人,还有红安当地的残联,他们有时是一个微笑,有时是一句问候,这些都让她心存感激。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她说,女儿未来的路还很长,她会用尽全力,陪着女儿一起好好走下去。

记者手记:要努力,要争取,不放弃

第一次见到她,是2017年7月7日,那时的她拄着一个竹棍,满脸是汗地走进位于龙王山上的恒温游泳馆,身材瘦小却带着坚韧,静静地看着父亲带着女儿下水游泳,她在一旁坐着。

前不久再次遇见她时,她已剪掉长发,一头栗色短发显得干净利落,满脸的笑意让人觉得乐观从容。

她叫高晓波,47岁,红安人。2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站立,行走要拄根棍子。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妈妈,独自一人在黄州带着身患脑瘫、无法行走的女儿做康复训练已近6年。

“要努力、要争取、不放弃”是她的口头禅,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幸运的是,女儿智力正常,天真可爱。如今,女儿已经可以脱掉矫正鞋独立行走,并且因为长期坚持在游泳池做康复训练的缘故,在水中的女儿就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精灵,游泳起来动作比同龄的小孩都轻快灵活,让人看得心生欢喜。

接下来女儿的康复训练还要一直坚持下去,一直到14岁骨骼生长基本定型,虽然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但她都会笑着坚持下去。

鄂东晚报(记者王慧 实习生黄江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