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和青島的差距在哪?

納蘭談史


剛才瀏覽了部分網友的帖子,感覺有些說的很有道理。補充一下,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歷史發展進程。

青島城市建制剛剛百年,當初清朝為了加強海防,設置了兵營,修建了最初的棧橋,但這時候青島才剛剛是個小漁村,而煙臺已經發展的初具規模,具有城市的樣子了,此時,煙臺要甩開青島一大截,與煙臺相比,青島在本地都算小地方,以前都屬於現在的即墨管轄。

青島棧橋

那什麼時候青島做為後起之秀,超過煙臺、超過濟南,成為山東的龍頭,甚至在解放前擁有直轄市的地位,與上海、天津並稱“上青天”呢?這與獨特的歷史進程和機遇有關。

俯瞰青島老市區,綠樹、紅瓦、黃牆

五月的風和燈光秀,該雕塑為紀念收回青島的五四運動而設置

人類社會進入近代,中國卻進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時期,清末。列強對中國垂涎三場,覬覦我國領土,而德國就看好了青島的膠州灣這一深水良港,並且強佔青島,然後又巧取豪奪,威脅利誘,修建了從濟南到青島的膠濟鐵路,就此,山東腹地,乃至中國北方廣大地區的貨物都可以通過膠濟鐵路到達青島,海外貨物也可以由此鐵路銷往中國腹地,進而讓青島進入快速發展,城市規模急劇擴張。

德國人修建的青島火車站

當年這條鐵路如果修到煙臺,就沒有今天青島的機會了,所以除了自然條件之外,獨特的歷史進程,讓青島在近代的發展獲得了一次寶貴的機會,儘管是殖民地色彩,但對於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進步則也是客觀推進。

德國監獄

今天的一些旅遊景點、文化遺存、工業基礎,如青島啤酒、青島的棉紡織工業等,都與德戰和日戰時期,帝國主義企圖長期佔有而進行開發有關。

青島成為中國的海洋科研基地

一站之後,中國從日本手中收回青島主權,這也是五四運動的一個重要內容。青島在民國的地位陡然上升,併成為直轄市,港口運輸和紡織工業等部門的發展,使其與上海、天津並稱上青天。自此確定了青島在山東的地位,巨大的吸引力自然而然的對煙臺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擠壓,所以煙臺和濟南要反超青島越來越難,但大家都是山東的城市,中國的城市,各自進步就好。

青島石老人景區

現在的山東,除了日照,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市,沒必要非要省內分個老大老二,一直向前看,向世界看,發揮自己的優勢,不要內部搞惡性競爭,而是共同把山東做強,願山東更美好。


小熊地理


煙臺比青島差嗎,不差,嫩都說說青島有什麼牛逼的,不就是市南有點高樓,其他四方,臺東破爛不堪,我朋友在青島開廠子,他說,三年沒去逛青島市裡,連萊州個縣級市也不如,可能話有點誇張,

國家好的資源都給了青島,工業煙臺一直在青島前面,青島市因為享受國家政策資源傾斜,所以他的三產歷害,還有房價高拉GDP,

最主要的是國家強行拆了煙臺,威海從煙臺分出去,萊西劃給了青島,如果不分,請問青島用什麼超煙臺

煙臺好不好,我最有發言權,我業餘跑滴滴,煙臺的大街小巷各角落幾乎都跑遍了,煙臺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比青島感覺還多,只是立交橋少,但煙臺有山東第一大立交橋,胗格莊立交橋,有山東第一高,世貿海灣,我也拉了不少青島來煙臺出差,旅遊,玩耍的青島人,人家對煙臺挺贊尚的,都說煙臺挺好的,特別是上個月拉個幾個青島白領,對煙臺大加稱讚,特別說萊山區,高新區太棒了

還有的說煙臺小城市,這不胡謅八扯嗎,我跑滴滴,我給大夥仗量下,煙臺西到萬華,東但牟平區濱海東路吧,能有七十公里長,南到陌堂河濱路,北到芝罘島,近三十公里,這麼大的城市框架哪個城市能比,前些天拉幾個福建人,在車上說,煙臺比青島大多了,當然,煙臺比較分散,不像青島人口密度大


萊豐


一個土生土長的煙臺土著來回答這個問題。差在第三產業。

煙臺的工業產值比青島高,利潤也比青島高。農業,青島和煙臺相比差了至少一個檔次。煙臺位於北緯37℃,各種物產的口味都很好。蘋果,梨,櫻桃,葡萄,花生,無論哪種口味都比青島的好吃。水產更不是一個檔次,萊州蟹子那叫一個肥啊,長島的海參鼎鼎有名,煙臺更有其他地方都沒有的海腸,桃花蝦。同樣是大蝦,青島的也比煙臺的差了一個檔次。蔬菜,煙臺本地的蔬菜價格比外地的要貴。海陽的西紅柿、黃瓜,口味就是比外地的鮮。本地人買菜首先問是本地的還是外地的?唯一差的是蘿蔔,濰坊的蘿蔔好吃,價格比煙臺蘋果都貴。礦業方面,煙臺有招遠萊州的黃金,龍口的煤礦,萊州的花崗岩用於北京古都修繕,青島有啥?

總結來說,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煙臺都比青島強,但是GDP總產值卻比青島低的多,不用說,差的就是第三產業了,而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是煙臺人並不打算髮展第三產業,重點還是發展製造業,製造業才是富國強兵的根本。

人文方面,青島人心眼多,煙臺人耿直。煙臺人(包括威海)為抗戰,為解放貢獻了兩個軍,一個26軍,一個27軍,都是從游擊隊發展起來的,是實打實的膠東子弟兵,27軍是戰鬥力不次於38軍的王牌軍。龍口的張萬年、招遠的遲浩田就是有名的戰將,還有去世不久的空軍副司令林虎將軍是招遠人。許世友挑選警衛員只要膠東士兵(煙威兩地,不含青島)。青島人做生意比煙臺人強的多,但是打仗拼命比煙臺人差的遠。反映膠東人民抗戰的老電影有三部,《苦菜花》,發生在文登牟平交界的昆嵛山,《地雷戰》,發生在海陽,《三進山城》,發生在棲霞。煙臺人(包括威海)為抗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青島人有啥可吹的?

都說煙臺人自戀全國第一,但是吹牛逼是要有本錢的,是不是?


暖風183000773


一個煙臺人。

先說我的結論。煙臺會被青島落的越來越遠。

以我的個人經歷與認知,青島作為國家計劃單列市、山東唯二的中心城市,發展的前景不可限量。

大學和科研院所數量也比煙臺強很多,決定了高技術人才數量更多,科學技術含量高的工業和信息產業發展會更順利。

就業的大頭民營經濟青島更強,也可以說青島政策更開放。這一點導致兩個結果,人口吸附效應和土地價格。民營企業用工多,城市人口越多越聚集,堵車了,修地鐵吧(這一點很重要,煙臺想修地鐵就是卡在城市人口數量上),城市建設檔次更高了,人來的更多了,買房子吧,土地價格高了,政府一賣地,有錢了,大把的錢撒出去,基建項目城市建設加新興產業扶持,城市檔次又提升,政府政策更開放更寬鬆(反例“投資不過山海關”),民營經濟更好吸收更多人就業,形成良性循環。煙臺GDP不低,但是相對於青島,煙臺轄內的縣級市貢獻度很高,龍口、萊州、招遠個頂個的強,這就造成了煙臺市城區人口集聚不明顯。大型國有企業主導的城市能解決多少就業呢?

青島旅遊產業優勢明顯。旅遊業綠色產業,無本萬利。山東旅遊裡,青島作為濱海旅遊省內第一目的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煙臺旅遊也還湊合,但多是做為青島威海的中轉地,旅遊產業還需要努力。

城市定位差距明顯。世界的青島,中國的煙臺。看過一個講青島港的紀錄片,全自動化的港口設施不愧為全國第三大港。海爾、青啤等城市名片遍及全球。從很久之前我們這裡就風傳,說是青島要升格為直轄市,要把煙臺的幾個縣市拿走,一直雲山霧繞的。現在看來是假的了。但是自從濟南合併掉萊蕪後,山東省要集中力量發展中心城市的跡象愈發明顯,中部就是省會,東部當然就是青島。自身發展動力就很強,再加上外部政策刺激,相信青島更加的一飛沖天。

煙臺要是離青島遠一點,也許發展的能更好一點。


曉73567303


說起煙臺和青島這兩座塵城市很多人都知道是山東省內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尤其是青島作為山東省內的經濟第一市在國內知名度非常高。 很多人經常喜歡拿煙臺和青島來進行比較,經常會有人問同樣為沿海城市,為什麼煙臺的發展不如青島,為什麼煙臺的城市規模不如青島,為什麼煙臺的城建水平不如青島,在我看來這都是一類問題,因為城市的發展都是相互促進的,經濟強則促進城市建設,城市建設反過來推動經濟增長。


首先不可否認青島在山東的崛起與地理位置關係還是很大的,青島的地理位置在山東中部,輻射範圍廣,腹地縱深廣,這一點處在膠東半島北部的煙臺在先天優勢上有所差距,而青島憑藉地理優勢,根據政策一步步發展的越來越好。

而煙臺雖然在經濟發展上不如青島,但是,煙臺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放眼全國,又有幾個普通地級市能夠超越呢?並且,煙臺的縣級市很多都是全國百強縣,這一點也是很多城市沒有的,只不過因為煙臺經濟總量比青島少一些,就將兩者進行各種比較完全是不公平的,青島的地理位置、城市級別都比煙臺高,所以經濟比煙臺高不是應該的嗎?如果青島佔據好的位置,享受高的城市級別,反而發展不如煙臺那才真叫怪事。


除了經濟總量比青島差一些,城市建設水平煙臺的老城區也確實存在老舊建築,但這些都是廣義上的差距。但從沿海景觀、氣候環境上來看煙臺並不比青島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普通工作崗位的薪資上,青島的薪資有比煙臺高很多麼?

然並卵,並沒有高出太多,兩者差距不大,但是青島房價怎樣,煙臺又怎樣,按照房價與薪資收入的比例,比起來煙臺還要高於青島。且煙臺的環境也是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只要煙臺的城市發展好才是最好的,什麼時候兩座城市都能發展的富藏於民,人民之間進行比較才是可以的。
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煙臺和青島,幾乎只有差距,幾乎看不到煙臺有什麼能夠走在青島前面的。

煙臺和青島的差距是全方面的。雖然煙臺是山東第二大城市,青島是第一大,可是這個第一第二的差距非常懸殊。

政治地位,青島是副省級計劃單列市,煙臺只是個普通地級市,只有青島下屬的一個開發區的級別。

交通上來看,港口,青島是五億多噸大港,煙臺2.8億噸正好一半。青島兩條地鐵了,煙臺一寸城市軌道都沒有?青島機場的吞吐量也有煙臺機場的兩倍多了。

高等教育上,青島幾所大學還有中國海洋大學的985。煙臺的大學也和青島差距很大。沒有可比性。

企業實力上,青島的海爾、海信、雙星、澳柯瑪、青島啤酒,國內外馳名。煙臺雖然有些企業,什麼萬華、東方電子,但是和青島的企業比差距更大。

煙臺還是應該腳踏實地地凝聚實力,發展起來,恐怕馬上就要被濟南超越了。這也正常,省會排第三,全國僅有山東的。


武大東湖


作為在青島的煙臺人,淺談一下兩城市的差距。1、城市級別的差距,一個副省級單列市,一個普通地級市。2、經濟總量的差距,差4000多億。3、企業品牌的差距。4、旅遊的差距。5、大學數量及級別的差距。6、港口吞吐量差距。7、機場客流量及航班的差距。8、高鐵班次的差距。9、地鐵的差距。1O、人才年流入的差距。11、城市知名度的差距,新一線城市、奧運舉辦城市、帆船之都、上合示範區等。12、領導層級、水平的差距。I3、財政斂財手段的差距,本人二十年共三次違章罰款全在煙臺。14、城市的整體規劃差距。15、外資入駐的差距。16、城市定位的差距,青島比煙臺更加面向世界。17、經濟結構的差距,青島多輕工業型,煙臺多資源型。

草草總結,非喜勿噴,謝謝。祝願兩城市越來越好。


joe192538656


從地理上分析,煙臺和青島來對比就是 既生瑜何生亮

煙臺港 北邊靠海 在地理位置上 劣勢 和渤海灣港口群競爭腹地太淺 和青島基本重疊。 煙臺的主要資源 是周邊縣市很強,

萊州 機械 石材 海洋化工 海產 黃金是一個富裕成都比GDP看起來強大更多的城市。

龍口港口工農業都很發達。

招遠 金都。

其他縣城也不錯。

青島港 腹地優勢很強 如果 打通青島 濰坊 東營 滄州天津 北京,以及 青島通合肥方向的鐵路。青島港是可以 壓制整個 北方渤海灣港口群的。

青島底下即墨膠州還可以平度萊西太弱。

新機場估計採取空鐵聯運 高鐵 地鐵 機場底下過 。 淄博濰坊 煙臺威海 來青島坐飛機更方便,說個消化,濟南新東站 來青島也方便。

青島在 文教產業下了大棋 30所以上的 頂級高校 在青形成 頂級大學產業鏈。這個10年後會有結果。

青島 最欠缺的就是私營經濟孵化 主要是生活成本太高。政府 應該在部分區域 扶持發展。

青島的地利優勢 讓他勝出。

煙臺要想超越青島需要付出2倍努力才行。



青島改車老林


煙臺和青島都是非常優秀的城市,在全國發展來說,都是排在前面。2017年青島經濟總量排在全國十二,煙臺經濟總量跑在省會城市濟南前面。煙臺和青島都處在膠東半島,都是沿海旅遊城市,很多地方是比較相近的。但差距也是很明顯,從經濟總量看,2017年青島GDP為11037億元,煙臺為7338.95億元,這個數字也是很可觀的。拋開區位優勢、計劃單列市等因素,我個人來說,我覺得有以下差距。

青島棧橋是青島標誌性建築

其實煙臺也有棧橋,也挺美,只是沒有青島棧橋那麼出名。


一是旅遊資源和打造的差距。 雖然煙臺和青島都是旅遊城市,都有著優良的海洋旅遊資源,但是青島沿海一線旅遊資源的打造是煙臺無法超越的。青島從遊客下了火車後,走個一二百米就可以飽覽棧橋風光,夏天還可以在邊上的第六海水浴場洗個海水澡。從棧橋到嶗山一線,都是美麗風光,如海軍博物館、魯迅公園、第一海水浴場,八大關就不用說了,再往東就是五四廣場、雕塑園、石老人海水浴場,這些美景就夠遊客看幾天。再就是嶗山風景,除了爬嶗山,看太清宮、巨峰等美景外,還有山海美景,特別是仰口風景區一帶,山海美景是十分好看,如果有時間,遊客也可以在這裡玩上兩天。反觀煙臺,煙臺火車站雖然靠煙臺港,但看不到海,要乘車去煙臺山,如果走路過去,作為外地遊客,那幾乎不可能。從煙臺山一直往東走,在我印象中,除了月亮灣能數得著外,其他景點印象不是很深。

二是品牌文化的差距。品牌文化是什麼?曾經某國際大品牌企業總裁這樣表示,如果我的企業一夜之間付之一炬,我只要把產品生產起來,我照樣東山再起,這就是品牌文化的力量。青島俗稱“品牌之都”,非常重視企業文化的打造,在我的印象中,青島的企業品牌我張口就來,如海爾、青啤、海信、奧柯瑪就不用說了,還有雙星、紅領、中車等等,就連一些只服務本地市民的企業都有品牌,比如“暖到家”是青島熱電企業的品牌,還有公交企業“溫馨巴士”和長途客運品牌“情滿旅途”,都是中國馳名商標。而煙臺,在我印象中“張裕”算一個,另外還有魯花、煙臺蘋果、龍口粉絲,別的我就想不起來。從品牌文化中,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的企業是不是強。

青島港被稱為北方第一港

煙臺港

三是港口、鐵路、機場的差距。首先,從港口來說,煙臺和青島都有港。在2017年全國港口吞吐量,青島港排名第六,年吞吐量為5.2億噸,而煙臺港為4.01億噸,差距明顯。世界港口城市,大都是先發展港口,港口好了,城市就發展起來了。煙臺和青島都是因港興市。曾今(1900年前),煙臺港一直領先青島港,自從膠濟線通車後,青島港就開始超越煙臺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兩港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1990年煙臺港在為成為千萬噸大港而努力時,青島港已開始向5000萬噸大港邁進,並於1995年突破5000萬噸大港;到90年代末,煙臺為突破2000萬噸努力時,青島港已號稱億噸大港了。尤其是集裝箱,青島港是煙臺的100倍還多。其次,從另一方面講,青島也是因鐵路而興,如果沒有膠濟線的開通,就成就不了今天的青島港,就沒有青島的今天。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在煙臺開埠後,煙臺曾作為中國北方的重要的一極,長期領先於青島。但從膠濟鐵路開通後,青島逐漸取代了煙臺。鐵路在煙臺與青島的較量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現在,隨著青榮煙城際鐵路、濰萊高鐵、環渤海高鐵的開通、開建和規劃,未來煙臺在交通上的短板會越來越小。如果煙臺大連海底隧道,煙臺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

2019年投入使用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

2015年啟用的煙臺蓬萊機場,距煙臺市內43公里

最後,機場迅速崛起。青島鐵路和港口的興起,也帶動青島機場的發展。青島現在的流亭國際機場是山東最大的機場,也是國內十二大幹線機場。2010年11月19日,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標誌著機場邁入大型空港行列。2012年,機場開通青島至法蘭克福、青島至洛杉磯航線,成為山東省首條洲際客運航線和貨運航線。 2013年8月8日,青島經上海浦東至舊金山航線開通,是山東省首次開通飛往美洲的“一機到底”國際定期航線。 2017年,青島機場新開4條洲際航線,總數達到8條,實現青島至法蘭克福、舊金山、墨爾本、溫哥華、莫斯科、悉尼、倫敦、洛杉磯等城市的直航。2019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即使投入使用,以4F級的運行等級,是目前世界民航運輸最高等級,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民航運輸最大機型,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等級相當。煙臺最新的機場是煙臺蓬萊機場,距煙臺市區43公里,於2015年啟用,為4E運行等級,除了國內航班外,國際航線主要是日韓航線,幾乎沒有洲際航線。


青島之窗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氣質和魅力,軟的方面不好比較也不需要比較。一定要看差距的話,就來看看不同維度的一些數據,不存在抬誰黑誰。

首先,差在GDP總量與發展速度上,煙臺總量比青島低3700億元(差距比泰安的總量還要高),而且在發展速度上比青島低1%,比濟南低1.5%。

再看一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這是反映一個地區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青島依舊保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第一,而GDP總量第二的煙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項指標被濟南、東營、威海趕超,落到了第五位。

在薪酬待遇方面,青島也超越煙臺,在吸引人才方面更勝一籌。(來源:齊魯人才網)

在城市發展方面,青島作為山東省的經濟龍頭,近年來發展迅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勢頭正勁。青島之強,強在金融業、信息產業、海洋科技、文化產業等全面發展,而煙臺則強在工業製造。2017年前11個月,煙臺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6萬億元、利潤970億元,均居山東省第1位。

但煙臺與青島之間,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無論是城市規模、人口還是整體經濟實力,這都是客觀事實。

而在新一輪的城市排行中,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5個維度重新評估了中國城市的商業魅力,青島將煙臺拉下的不小的差距。

青島更是在新一輪的國家中心城市中入圍,在省政府印發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中,明確要做優做強濟南都市圈和青島都市圈,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其中將青島都市圈定位為未來“全省發展核心引擎”,由青島、濰坊2市和煙臺市萊陽市、海陽市構成,遠期總人口超過2300萬人。

所以,青島在未來的發展上必將產生虹吸效應,吸引周邊的投資、創業、人才等資源,從而在一定意義上減緩周邊城市(也包括煙臺)經濟的發展。

因此,兩個城市在定位、功能、基礎條件和政策方向上都有區別,不是一個找差距能解決的,作為山東GDP的前二,保持優勢,各自發展才是眾望所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