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又來地球了,每小時28614公里,注意“雅科夫斯基”效應

地球作為太陽系的天體之一,並且是人類耐以生存的家園,不得不說關於危機的問題我們時刻都要注意到。而在地球的上空,我們除了常說的衛星碎片等太空垃圾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物體,那就是“小行星”。根據cnBeta科學報告指出,11月又有一顆小行星可能靠近我們地球,並且就在未來幾周內發生,不得不說,今年的小行星靠近地球事件真的太多了,10月是出現了批量的小行星靠近。

小行星又來地球了,每小時28614公里,注意“雅科夫斯基”效應

而本次靠近的地球的小行星名叫“2006 SF6”,或者叫“481394”,該小行星初步預估經過地球上空的時間是在11月20日,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刻只有0.029AU(天文單位),所以非常的近。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這顆小行星確實屬於一個“潛在危險天體”,但是可以方向的是,它應該不會撞擊到地球之上,看上去我們說的是0.029AU的距離,其次兩者還是有,約435萬公里遠。

小行星又來地球了,每小時28614公里,注意“雅科夫斯基”效應

而該小行星靠近地球的速度還是比較快,估計將可以達到每小時17780英里的速率,也就是28614公里/小時,該小行星的大小在280米至620米,如果按照620米來算,直徑則大約是法國巴黎的地標建築埃菲爾鐵塔高度的兩倍。根據RT科學報告指出,“2006 SF6”雖然風險很低,但是就怕發生“雅科夫斯基”效應,也就是小行星可能出現變軌的情況,當然這種幾率是非常的低的,注意下觀察就行。

小行星又來地球了,每小時28614公里,注意“雅科夫斯基”效應

如果我們按照最大的直徑來計算,就算是產生了“雅科夫斯基”效應也不怕,一般情況來說,只有超過1000米以上的小行星才可能產生對地球的威脅,以下的基本上經過大氣層的時候都可能被“燃燒”掉,所以雖然NASA稱又潛在威脅,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沒有威脅,對地球而言,最大的威脅可能就是未監測到的小行星,有時候,我們經常看到小塊的岩石掉落在地球之上,但是最終人類都沒有發現。

小行星又來地球了,每小時28614公里,注意“雅科夫斯基”效應

所以說,對於今年比較頻繁的小行星運動情況來看,確實可能在未來出現小行星影響地球的可能性,但是人類移居在針對小行星實施最嚴密的監控,並且也在實施小行星防禦計劃,歐空局和NASA都在置信行星防禦任務了。根據歐洲宇航局表示,人類將有史以來第一次探訪雙小行星。而這次探訪小行星系統名為Didymos,是數千顆對我們的地球構成撞擊風險的典型系統,如果這兩個系統中較小的一個系統與地球碰撞,也足以摧毀整個城市。

小行星又來地球了,每小時28614公里,注意“雅科夫斯基”效應

這次NASA和ESA的聯合任務叫“Hera”,將會在今年11月的ESA Space19 +會議上做出最後的決定,所以說這次的決定性將會影響全球,決定了的話,未來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就可能解除,因為採用的方式就是撞擊並且改變運行軌道,到底會不會成功暫時不確定,任務確定實施可能才是最為重要的,我們拭目以待吧,你覺得小行星防禦計劃會成功嗎?

參考文獻:cnBeta、歐洲宇航局、R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