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泽天晒照,被质疑读书不好:"豪华装修"的朋友圈到底隐藏了什么

01

最近,奶茶妹妹章泽天在英国剑桥留学,她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游玩城堡的照片。

章泽天晒照,被质疑读书不好:

有一个网友在下面评论道:

“你读书吗?每天。”

章泽天立即回怼网友:

“我没发照片的日子天天都在读书,没记错的话,今天是周末吧?”

章泽天晒照,被质疑读书不好:

章泽天的这句话,回应得底气十足,也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不要通过社交网站上的状态,来贸然评判一个人。

章泽天晒照,被质疑读书不好:

想想你的身边,是不是存在这么一类人,频繁在社交平台上晒熬夜加班、晒打卡读书、晒出差应酬,费尽心思地打造“劳模”的人设,实际上也不过是为了博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许罢了。

要知道,一个真正沉下心来用功的人,根本无暇抽空发状态来标榜自己。那些越是刻意强调自己努力的人,越有可能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

通过社交平台的“人设”来给一个人下标签,渐渐成了我们的习惯。你自以为所了解的一切,可能大多都是别人苦心经营的假象。

02

有个姑娘,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一个颇有眼缘的男生,彼此互加微信之后,姑娘便急不可耐去翻男生的朋友圈,发现男生平时分享的都是一些行业动态和歌单推荐。

姑娘大失所望,于是,她对那个男生说,看你朋友圈,感觉你是一个毫无生活情趣的人,没过多久就悄悄把他删除了。

后来,姑娘辗转通过别人的口中才得知,原来那个男生是个身价不菲的富二代。前两年自己出来创业,至今公司已经获得了好几轮的融资,资产估值上亿。

可他的为人一向都很低调,平日里开着一辆十来万的车,也从来不习惯在朋友圈里炫耀些什么。

这姑娘一听,顿时捶胸顿足,感觉后悔不已。

现代人总喜欢在朋友圈里秀品味、晒生活,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过得好。可是却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并不习惯通过朋友圈来大肆宣扬自己,而是选择默默努力精进,脚踏实地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所以,永远不要根据朋友圈里的状态和内容,来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尺,这无异于最大的狭隘与无知。

章泽天晒照,被质疑读书不好:

03

圈子里有个姑娘K,自称父亲是深圳某大型房地产公司的股东。她本人从美国留学回来,还顺利拿到了绿卡。

在我们眼中,K就是一个妥妥的“白富美”,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奢侈品和豪车。她还经常满世界地到处飞,今天去吉野山赏樱花,明天去俄罗斯看雪景,每张照片都透露着岁月静好的气息。

后来有人在某群里爆料,原来K不过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目前也正处于失业的状态。精致无比的朋友圈背后,是无止境的超前消费和负债累累,据说光是信用卡,就刷爆过十多张。

K之所以在朋友圈里极力为自己打造虚假的“白富美”的人设,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钓到有钱人,好让他们来替自己偿还信用卡的窟窿。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说过:

“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竭力表演。

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

为了赢得周围的评价,很多人会在社交网络中刻意营造出跟自己身份完全不相符的形象。朋友圈里的他们,某种程度上就是心目中理想自己的一种折射。

章泽天晒照,被质疑读书不好:

英剧《黑镜》中有一套社交评分机制,高分者能够享受到社会上一系列的服务和便利。女主角蕾茜为了能够搬到心仪的公寓,她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点赞”。

于是,她每天起床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摆拍精心设计的早餐,为了获得好评费劲地找人攀谈,脑子里想着的全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分数。

终日活在别人的评价和点赞之中,而逐渐丢失了那个最真实的自我,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04

曾经看过一则短片《虚假的你》,真实地反映了时下的这种网络社交现状。

和许久未见的朋友见面,拍完合照后就各自忙着修图、发朋友圈、回复评论。直到聚会结束,才发现彼此间只说了寥寥数语。

章泽天晒照,被质疑读书不好:

排队两小时买来的某网红饮品,仅仅品尝了一口,就感觉没有想象中好喝,于是在拍照发圈以后,便随手丢进垃圾桶。

章泽天晒照,被质疑读书不好:

那些热衷于在朋友圈中天天秀恩爱的男女,可能私下的生活过得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章泽天晒照,被质疑读书不好:

为了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呈现在他人面前,每个人都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竞相上演着朋友圈里的一幕幕“真人秀”。

很多时候,朋友圈里所展示出来的一切,恰恰是跟现实生活相反的。也就是说,你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

一个人越是缺少什么,就越喜欢炫耀什么。人总是习惯表现出自己不存在的特质,才能以此来掩饰内心的虚弱。

在五光十色的朋友圈里,我们再也无从分辨真假,能相信的东西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少。

我有个男性朋友,早在两年之前,他就主动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

问及原因,他说,朋友圈展示出来的信息,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实状态。与其翻阅对方的朋友圈半小时,还真不如坐下来好好地跟他聊上十分钟,更能深入了解他这个人。

确实,过度沉迷于朋友圈里的虚假繁华,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迷失其中,直到不可自拔。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朋友圈,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与身边人保持互动,在平凡的日子中感受生命的乐趣和自由。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朋友圈只是虚拟世界中的一小块天地,真正的世界,在我们放下手机后才能看见。

愿你所有的快乐都无需假装。愿你能过得跟朋友圈里一样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