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匿遗失的年华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寻匿遗失的年华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二十二团一营中学坐落在饶河镇北门外一营加工厂原址处,地理位置,学校座北朝南,东西为宽,南北为长,呈长方形。东靠乌苏里江沿岸,于俄罗斯隔江相望,在饶河岛道坝西测有一栋库房,左测为学校仓库、右侧小二楼为养牛棚,南面一栋平房为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教室,于饶河县酒厂为邻,西面一栋平房为师生员工的宿舍和学校的大门。公路道西外为老百姓的庄稼地,北面平房为学校食堂,于饶河县机械厂隔墙相望,院中间是操场,在操场的西北旁停放着一台19世纪20年代破旧的老式四轮蒸汽机和木轱辘的老牛车,在彰显它的沧桑岁月。

现如今,乌苏里江沿岸旁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曲径通幽、鸟语花香......

据场史记载,1971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团建立中学,解决职工之女上学难的问题,团部教育机构在饶河片24队建立二十二团一营中学,当时缺乏教师队伍,团里就从一营各个连队和团部有关单位,挑选老三届知识青年中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1972年一营中学迁入饶河镇内。当时的首任校长是:杨明孝,指导员:陈鹏,当时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工宣队代表是:黄亦(永)能。

1973年初我小学毕业后,怀揣着少年的梦想和希望,朦朦胧胧的走上了中学时代,曾记得,我所在的初一班语文老师赵敏、数学老师张文成,俄语、体育老师张毅,物理、化学老师王惠东,地理和音乐老师孙黎敏、初二班语文老师王静薇,数学老师柳伟祥等28位教职员工。除老教师赵敏、张文成等不是知青外,其余教师均是各地知识青年。

军 训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严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组织纪律,改掉懒、散、惰的不良习性,营造一种紧张、活拨、奋发向上的学习气氛,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组织军训,时间大约七天左右,聘请有经验、素质高、会军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战士来学校当教官,当时小学刚毕业,才脱离家庭束缚,自身解放的欲望还未展露,就被一场军训扼杀在摇篮之中,记得,军训排四行,大个在前头,男排在前面得有方振雨、李建军、刘得豹、朱洪利、姜龙发、马明仁等,女排在前面得有刘亚丽、姜进菊、曲伟萍、孙桂娥、曾玉梅等人。在基础训练立正,稍息,起步走时,学生队伍整排列不齐,走的步伐不一致,报数不准,气的崔教官眼珠瞪得溜圆,大声呵斥,重报、再重报,队伍要“横齐、竖直看齐了,看齐了”,一二、一、一二、一,走的时候“队列要整齐、整齐、知道吗”?严肃、怒空的声音在操场上空飘荡......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真对不起父辈们,我们一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复转军人的后代,一点父辈的军事基础也没有,难怪教官大发雷霆。为了更好的训练,教官给我们班每排学生5人单独训练,有一次我们队伍排列是小矮个在后好像有覃忠、曹文军、刘子龙、陈建军和我,我们在班级个小、胆子相对比较小,听话、还是由于教官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我们,在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的基础训练做的比较不错,受到了小小的表扬,教官说“你们做的不错、动作认真、干净利索、整齐、其他小组要想他们学习,我们听到教官的表扬,相互看了一眼,心里美滋滋得,在经过几天的艰苦、认真的基础训练后,我们班的基础训练、自我约束、组织纪律、队伍建设得到很大的提高。

体 育

做为一营中学的师生是幸运的,在乌苏里江这快得天独厚宽阔的江面上是学生们得天然运动场,我们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曾记的上体育课刚滑冰的时侯,连站都站不稳,东到西歪、劣劣趄趄,一不留心拽个腚墩,同学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摔地熊样,嘻嘻呵呵乐个不停。小时候只滑过冰板和冰爬犁,那里滑过冰刀呀。当时上体育课的张毅老师看到此情况,集中训练、耐心、细致、一个动作、一个姿势的分解示范给学生们看,登冰、速滑、压弯、冲刺、一气呵成,帅呆了。在张毅老师的亲切指导下,我们滑冰动作,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从站不住,到站稳至能滑数下,在到速滑、压弯、冲刺、同学们练的热火朝天,不易乐呼,兴奋不易,最后在冰上任意驰骋到能参加本校比赛了。

北大荒的冬天北风呼啸、寒风刺骨,为了更高质量的上好体育课。张毅和其他体育老师顶风冒雪带领上年级的王正国、王连忠、和我班刘得豹、方振雨、我,还有其他同学拉着铁爬犁,上面油气桶装着水,轮番在柳树岛湾江面缓慢的在冰道上洒水、铲雪、清理弯道等,为每一节体育训练科做好准备工作。

刚滑冰的时候,热情高涨、情绪饱满,但滑着滑着冰刀就不快了,只会滑冰,不会磨冰刀,磨冰刀来回直磨,张毅老师看着实在不行,就手把手得教我们磨冰刀,走8字,很快我们就学会磨冰刀和修冰刀版了。

东去春来,万物复苏,四月初的乌苏里江畔在阳光和春风的吹奏下,开始融化、解冻,大量的冰排从上游江面倾泻而下,互相撞击、卡嚓咔嚓声震聋欲耳,成成叠叠的冰排堆成冰山靠在岸边甚是壮观,看到此景。我和鹏辉、建军、文军等玩伴向猴子一样串上冰排,站在冰排上嬉笑玩耍,从这块冰排跳到后面冰排,在从后面冰排跳到更远的冰山上,全然不顾冰排的危险,小伙伴玩得高兴时,不知是谁,突然唱起了,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小伙伴们不约而同齐唱,抒豪情、立壮志、面对冰山,毫不畏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游 泳

夏日,乌苏里江在阳光照耀下的江面泛着金光、江水碧波荡漾,岸边青绿万倾。在这炎炎之日,我班的学生在张毅老师的带领下在积极的上体育课,老师一边叫学生做蛙泳动作,一边教我们游泳姿势该如何正确把握,一边看我们掌握游泳的要领和学生游泳的基础情况。那时的我们只会在水中乱折腾、瞎胡游、会狗刨的能浮起来得就不错了,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是从各连队和一营出来的,在小河沟里能洗个澡就行,没有在江里游泳的机遇。那时的学生相当佩服我们的教师,张毅老师的自由泳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柳伟祥老师的蛙泳沉稳有力、时浅时浮,王惠东老师的蝶泳犹如彩蝶飞舞、鱼龙翱翔,看得岸边少妇、美女连连惊呼,赞叹、羡慕不已。

一日,班上体育课、男生们像久困在鸟笼的小鸟,狂奔到江边柳树岛江叉子里游泳,以解酷暑炙热。在张毅老师的带领下,青涩的我们在江叉子里尽情嬉戏、耍欢、学游泳、正在大家泳的兴高采烈时。突然听到一声声呼叫“救命、救命啊、救命、救命啊”,大家顺着声音往后一看,只见廋高个李建军在往江叉子里扑腾、一沉、一浮、呼上、呼下、拼命乱扑腾,突如其来的呼救,我们当时吓蒙了,张毅老师见状立刻快速游过去,在李建军背后往岸边推了他一把,喊道,别慌、沉住气、往前游。其他老师喊道“快来救人”,随之加入到抢救队伍中,记得班长刘德豹和方振雨等其他高个学生在前、我和文军、建军等小个学生在后组成一趟队伍、一个拉着一个的手,延续到李永军附近进行抢救接应,老师们巧妙躲过李建军乱抓的手,七手八脚的和男生们把呛水者李建军拖上了岸,经过抢救,已无大碍,真是有惊无险,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抗 暴

一叶知秋,满山遍野的枫叶红遍了完达山脉(那达哈岭山脉)。仰望天空,大雁南飞而去。乌苏里江航道迎来了金秋最繁忙的货运季节。学校指导员陈鹏和校长杨明校为了师生的冬季取暖和食堂用煤问题,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每年到饶河江畔佳木斯船上卸运取暖用煤,已解决学校燃煤之急。当时卸煤相当原始,人拉肩扛,人工装运,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尤其过跳板,灿灿呼呼、前后绕摆不定、在着肩上扛着煤,吓得我们胆颤心惊。不过大家克服困难、共渡难关,全体师生正在干的热火朝天时,突然有一位学生不慎搓煤碰到了上船办事的社会混混“候大”身上。这可捅了马蜂窝拉,当时“候大”在饶河是个痞子、无赖、相当霸气,当时赔礼道歉也不行,怎么说也过不了关,骂骂吵吵,恶语伤人。说着抢过铁锹就要揍我班学生,身为班长的德豹挺生而出,说“也不是故意的,也给你赔礼道歉过,我们在干活,真没看着你,请你多加原谅,我们是学生、不懂事,不要动手打人”。但“候大”说“你算什么东西,来管我,我揍他算轻的,说着就要抢铁锹”,这时德豹立刻和“候大”互相抢锹撕扯、推搡、争夺。王静微老师实在是看不下眼也加入抢锹队列,说“你是社会人员和学生打架有什么能来”,我们在干活、你在找茬、挑事、给你赔礼道歉也不行,你要干嘛?。“候大”骂道,你妈个逼、用你管、你个臭婊子,看到老师也受欺负,学生们反感之急、纷纷反击,但“候大”狗急跳墙,撕扯、推搡、更加厉害。看到此时,身高马大、体格健壮的王惠东老师一把抢过“候大”的铁锹,说,有本事、冲我来,跟女人、学生、使什么劲?此刻,“候大”像疯狗一样更加猖狂、咆哮、乱咬,张毅老师见状抓住“候大”的肩膀,王老师拿起棒子狠狠的砸向“候大”的脑袋,顿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师生们义愤填膺,纷纷响应。“候大”同事见事不妙,好言的拉扯、劝说。“候大”,被砸晕的“候大”离开时,恶狠狠的骂道“草泥马”“你们给我等着”。

通过这件不平凡的事,王静微老师的身影在我和学生们当中瞬间高大起来,女老师不为强暴、身先士卒、掩护同学值得敬佩,当然也包括德豹和惠东、张毅老师,他们的事迹一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祭 奠

清明节时雨纷纷、悼念英烈泪满襟,校领导为了缅怀抗日英雄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先烈们、弘扬民族正气、继承先烈遗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年轻的一代。二十二团一营中学教职员工举行了在烈士纪念碑前祭奠英雄的伟大壮举。我代表初中一班同学在英雄纪念碑前朗读宣誓文。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我举起右手向英雄们庄严宣誓,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向英雄们学习,学习无数的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不怕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不能让英雄们的鲜血白流!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努力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听毛主席的话,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学习本领,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为中国更加强大奉献一生。牢记英烈,开创未来!

这是我学生时代唯一的一次在英雄纪念碑前庄严宣誓,那庄严、肃穆、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宣誓场面,至今在我脑海里闪烁。回校后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们写一篇作文,《祭扫烈士墓》的文章,学霸张慧玲此文章老师给获评86分,学习委员冯波此片文章获得79分,我的文章在赵敏老师的指导修改下获评84分。在以后的人生岁月里我已先烈为榜样,时常勉励自己向英雄学习,在工作中勤恳有加、不怠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砥砺前行。

春去秋来,月升日落、时光流失、落叶归根,抚今追昔我时常想起一营中学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相处的日子,校领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老师们言传身教的音容笑貌、学生们那朗朗的读书声、还有那师生们纯真的友情仿佛在乌苏里江畔传送......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图文 / 波 林

故里看变化 | 寻匿遗失的年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