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咋補都虛 醫生給她開方:補覺

瀋陽市的雷女士自入秋以來認真進補,中醫食療,各種營養素,民間小偏方,每天一把一把地吃,試了各種補養身體的方法,但仍時常覺得體虛無力,精神頭不夠用。近日,醫生為其開方:補覺!

昨日,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經典科閆海慧醫生介紹,雷女士這樣的例子現在非常典型,經常可以遇到這樣的病例,所以非常有必要提醒現在的青壯年,熬夜是消耗氣血的主因。

不睡覺當然會氣血虧

閆海慧介紹,氣血,中醫指人體內氣和血的統稱。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營養臟器組織﹐維持生命活動。氣為血之帥,氣推動著血,如果身體的氣血足,生命便會朝氣蓬勃,如果氣血不足,生命看起來便會萎靡蒼白。為什麼有很多人會氣血不足?現代很多人都是氣虛、血虛,又或者是氣血兩虛。有人會說,氣血虧虛,吃點補氣血的不就好了嗎?如果事情就這麼簡單的話,就不會有氣血虧虛的人了。

“現在很多人都著迷於補品、保健品。生活中雞鴨魚肉、中藥補品、西藥補品、各種營養補充劑五花八門,吃了這麼多東西卻還有氣血虧虛的現象,說明問題不是出在這。”閆海慧指出,“其實熬夜是消耗氣血的主因。因為晚上主陰,白天主陽。血就是陰,晚上是養陰血的時候,你不睡,怎麼可能不氣血虧呢?”

追求刺激也消耗氣血

追求刺激也是會消耗氣血的。現代人口味越來越重,例如飲食上喜歡吃麻辣,然後喝冰水;行為上喜歡打遊戲,炒股票,這些都會調動氣血,損耗氣血。

快節奏的生活也會消耗氣血。現代人什麼都講快,吃飯要快,坐車要快,說話要快……所以應該讓自己靜下來、慢下來,這才是一種蓄積能量的狀態,才能夠把氣血養回來。

情緒消耗氣血最大。肝藏血,主疏洩,調氣機,有助於脾胃運化,因此養肝血是調氣血的根本,中醫認為“肝鬱則脾虛”,鬱悶暴怒的情緒會損傷肝、脾,導致氣血耗傷,脾胃受損。

長時間看手機“久視傷血”

中醫認為“久視傷血”。肝主藏血,開竅於雙目,目得血而能視。眼睛與肝臟聯繫緊密,中醫裡的肝臟具有儲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雙眼受到肝血的給養才能看見東西。如果用眼過度,尤其是現代社會長時間看電子產品,就會損傷肝之精血,使肝血虧虛,雙目則得不到應有的營養供給,從而出現眼睛乾澀、視物模糊不清、眩暈等不適。所以,每天長時間用手機、電腦同樣會損傷氣血。坐在電腦前工作時,應當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耗傷氣血。

補氣血首先不是下補藥

閆海慧介紹,中醫補氣血首先不是去下補藥,而是疏通經絡,調平衡理循環,陰陽平衡了,循環通暢了,氣血自己就會生長,這時候再補氣血事半功倍。

“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症狀很多,從頭到腳,好像就沒有舒服的地方,病雖不是很危重,但總是牽延不愈,時好時壞,令人煩惱不堪。其實,這樣的朋友當務之急是要培補您的氣血,氣血充足了才有抵禦疾病的資本。”

那麼如何補氣血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呢?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養好才行。有些人吃一點東西就飽脹不適,難以消化;還有人吃下東西,不能很好地吸收,或腹瀉,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或不長氣血而長贅肉。諸般問題皆因脾不健運造成。所以,補益脾胃是改善體質的關鍵和前提。如果脾胃連五穀菜蔬都難以消化,那麼藥物就更難於被吸收了。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李文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