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遠東鬥法的90年:從兩個條約到兩場大戰,日本為何不停喊虧?

近代歷史上,同樣擴張成性的日本和俄國在遠東不斷展開領土爭奪,其中尤以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的爭奪最為激烈。隨著二戰的結束,日本在第二輪爭奪戰中落敗,庫頁島南部和整個千島群島被當時的蘇聯奪取。

日俄遠東鬥法的90年:從兩個條約到兩場大戰,日本為何不停喊虧?

這兩處戰略要地有多重要?從上圖可以看出,佔領了日本“頭頂”的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廣袤的鄂霍次克海完全成了俄國的內海。不僅如此,作為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的分割線,從堪察加半島南下的千島群島一路綿延到北海道,與庫頁島和西邊的海參崴遙相呼應,對日本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也就是說,俄國太平洋艦隊在遠東縱橫馳騁時,日本自由出入北太平洋的通道則被堵死,從此被這頭大熊壓在身下難以動彈。

庫頁島

庫頁島,這座黑龍江口外的海中島嶼面積高達7.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臺灣島再加上四個香港島的總和。

01歷史歸屬

庫頁島一直為中國朝代直接或間接統治,只是沒有實施有效的管轄。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規定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至海均為中國領土,其中當然包括庫頁島。

1709年,康熙帝派遣地形測量隊陪同三位耶穌會修士測量全國版圖,測量隊來到黑龍江下游,而後成功橫渡韃靼海峽到達庫頁島,並在島上豎立了刻有滿語碑文的石碑和木碑。雍正十年,清廷正式設立三姓副都統衙門管理黑龍江下游、烏蘇里江流域及瀕東海地區和庫頁島遼闊疆域,統以吉林將軍。

日俄遠東鬥法的90年:從兩個條約到兩場大戰,日本為何不停喊虧?

此後的乾隆年間到19世紀中葉的咸豐年間,庫頁島在法理上歸屬中國沒有任何爭議,上圖為美國曆史教科書中的1760年清朝疆域圖,可以清楚地看到庫頁島的歸屬。

02兩強相爭

清軍在雅克薩之戰取得勝利,暫時擋住了沙俄對外興安嶺以南和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此後,沙俄將擴張方向轉向北太平洋地區,從黑龍江流域一路到達了堪察加半島,而後登陸庫頁島沿東海岸進行“勘察探險”。同期,日本幕府也派遣人員“勘察”庫頁島,一邊在島南端設置“直轄區”,一邊派人與沙俄“討論”瓜分該島。

此後,兩國圍繞庫頁島展開曠日持久的爭奪,一會兒沙皇宣佈“庫頁島全歸俄國所有”,一會兒德川幕府發佈“俄船驅逐令”,雙方互不相讓,寸土必爭。1854年,沙俄身陷克里米亞戰爭,為避免英法海軍在北太平洋對其攻擊 ,俄軍不得不從庫頁島上撤退。

1855年,沙俄與日本簽訂了《日俄下田條約》,規定在庫頁島問題上“不劃邊界,維持原狀”,庫頁島暫時成了“懸案”。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結束,沙俄逐漸緩過勁來。趁英法在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沙俄也加緊侵佔中國黑龍江流域領土,同時又出兵佔領了庫頁島。

1860年,沙俄把庫頁島劃歸東西伯利亞總督直接管轄,俄軍隨後佔領了庫頁島南端,這令日俄爭奪庫頁島的矛盾更加尖銳。期間,日本提出以北緯50°線劃分邊界,沙俄則堅持以北緯48°線即宗谷海峽為界,雙方談判不歡而散。

1867年,日俄雙方簽訂了《庫頁島暫行規定》,規定:俄國把俄屬千島群島中的得撫島等四島讓與日本,兩國的國界線仍以宗谷海峽為界,繼續保持“雜居”狀態。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隨著國力日漸增強,日本人與俄國人在遠東的較量才真正開始。

日俄遠東鬥法的90年:從兩個條約到兩場大戰,日本為何不停喊虧?

1875年,日本與沙俄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沙俄把千島群島北部給予日本,換取日本在庫頁島的主權。日本則宣佈完全放棄庫頁島的主權,全島歸沙俄管治。

後來的歷史表明,日本人當時的做法不失為明智之舉,庫頁島成為“懸案”已有二十年之久,在南庫頁島和北千島群島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完全取得千島群島這一整條“島鏈”可有雙重效果:一來避免被俄國封堵,二來藉助這些基地和跳板,等以後具備實力了再伺機“北進”。

03南北分治

日本國力發展果然神速,二十年後在甲午戰爭中一舉擊敗大清,又過了十年,日俄爭奪遠東利益的第一輪大戰爆發了。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挾戰勝之餘威,奪佔了北緯50度線以南的庫頁島領土,這令沙俄及後來的蘇聯耿耿於懷。

依據戰後的《朴茨茅斯和約》,沙俄正式將南庫頁島割讓給日本。1907年,日本在割讓地設立樺太民政署,後升格為樺太廳。1909年,沙俄在庫頁島北部建立薩哈林州,首府為亞歷山德羅夫斯克。1918年,日本趁俄國十月革命佔領全島,直到1925年才撤兵,除此之外,庫頁島北部都牢牢控制在俄國人手中。

1925年,日蘇在北京簽訂了《日蘇基本條約》,規定“朴茨茅斯條約仍有效”,雙方進一步議定“日軍在1925年5月15日前從北庫頁島撤退,俄國在40至50年內向日本提供北庫頁島油田50%的開發權以及特定地區的煤礦開發權。

04仍是“懸案”

就這樣,日俄在庫頁島維持了20年“南北分治”,1945年8月,斯大林一聲令下,蘇聯紅軍發起八月風暴行動。作為遠東戰役的“重頭戲”,奪取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的戰役也隨即展開。

有羅斯福簽字同意的雅爾塔“密約”在手,蘇聯理直氣壯佔領了整個庫頁島,把南部的日本人統統趕回北海道。1946年2月,蘇聯宣佈廢除“樺太廳”,在庫頁島南部建立南薩哈林州,次年又將庫頁島北部與南薩哈林州合併為薩哈林州,改由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直接管轄。

日俄遠東鬥法的90年:從兩個條約到兩場大戰,日本為何不停喊虧?

1951年9月,日本在《舊金山和約》中宣佈“全面放棄庫頁島的主權”。然而,之後“北方領土”糾紛起來時,“聰明”的日本人又聲稱:日本自身放棄庫頁島主權,但並未承認蘇聯對其擁有主權,況且蘇聯也沒有締結《舊金山和約》。也就是說,折騰了一百年,庫頁島仍是“懸案”

千島群島

千島群島,位於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島之間,將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開,“一串珠狀島嶼所形成的美麗弧形島群”。群島全長近1300公里,由56個大小島嶼組成。

01暗中爭奪

與庫頁島情況近似,千島群島也得益於自身優越的地理位置,阿伊努族是那裡的原住民。從18世紀起,俄國人開始到此傳教通商,日本也對其不斷滲透。1721年,受沙皇彼得一世派遣,俄國一幫天文、航海學者前往千島群島勘察,而後繪製了堪察加半島和千島群島地圖,稱“千島為日本的島嶼”。

1788年,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下令“進行俄日貿易”,設法掌控千島群島。為此,沙俄政府將抓獲的三名“日本漂流者”派往北海道根室,就俄日通商貿易與松前藩主進行商談。

1801年,日本幕府在擇捉島設立守備衙門,同年,幕府派官吏前往得撫島,嚴厲要求俄國人離開,禁止當地居民與俄國人貿易,並在島上樹立“天長地久大日本屬島”標註。日俄在千島群島地區的接觸交往越來越不“愉快”,逐漸從暗鬥發展為明爭。

日俄遠東鬥法的90年:從兩個條約到兩場大戰,日本為何不停喊虧?

1813年,沙俄向日本提出劃定兩國邊界及在邊境開展貿易,而日本當時的德川幕府則表示“不感興趣”,日俄雙方未能就劃界問題進行聯繫與會談。1828年,獲得沙皇政府給予專營權的俄美公司將約百名阿留申人移居得撫島,之後又不斷“移民”。

1845年,俄國船隻來到擇捉島,再次試圖與日本進行通商貿易商談,日本人仍態度消極,俄國人也無可奈何。

02南北分治

轉機出現了,1853-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裡兩次率艦“敲開”了日本國門,隨著美日簽訂“不平等條約”,其它帝國主義國家也蜂擁而上,沙俄當然不甘落後。

1855年2月,日本和俄國在下田簽署了《日俄和親通好條約》,規定“今後日本國和俄羅斯國的疆界應在擇捉島和得撫島之間。擇捉全島屬於日本,得撫全島及其以北的千島群島屬於俄羅斯。在樺太島,日本國和俄羅斯國之間不分界,維持以往之慣例。”

條約簽訂後,日本人認為“多年來日俄兩國間懸而來決的千島群島邊界已經劃定,兩國糾紛遂告結束。”然而,事態的發展遠沒日本人想的樂觀,與俄國人在領土問題上打交道,誰都別想佔到一絲便宜。

與日本爭奪千島群島的同時,沙俄暗中加緊侵佔包括庫頁島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自1856年起,沙俄不斷對庫頁島和黑龍江下游地帶的中國領土進行“考察”,同時在庫頁島建立殖民據點。

日俄遠東鬥法的90年:從兩個條約到兩場大戰,日本為何不停喊虧?

日本一直在庫頁島南部擴展漁場,沙俄的不停“蠶食”令日本人大為窩火,這種“不劃邊界,維持原狀”導致日俄在庫頁島形成爭奪對抗之勢。

03捨車保帥

於是,1875年,日本與沙俄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沙俄把千島群島北部給予日本,整個千島群島歸日本;日本則宣佈放棄庫頁島的主權,整個庫頁島歸沙俄。“出此下策”,日本也是迫不得已,但好在保全了千島群島,日本人自信:總有一天會“收復”南庫頁島。

30年後的日俄戰爭中,日本在美英支持下痛揍沙俄,不僅報了撬走遼東半島的一箭之仇,還一舉奪佔了北緯50度線以南的庫頁島領土,成功完成了對俄國的封堵。1918年,新生的蘇俄遭遇“十四國武裝干涉”,日本積極出兵遠東,差點連勘察加半島都收入囊中。

二戰後,戰敗的日本不得不吐出千島群島和庫頁島,蘇聯通過一場遠東戰役獲取了這些豐厚戰利品。對於日本“歸還”南千島群島的要求,斯大林明確指出:千島群島是無數蘇聯軍人用鮮血換來的,誰也無權拿走!”

04無解之爭

的確,在歷時半個多月的千島群島戰役中,蘇軍傷亡一千多人,雖然與蘇德戰爭的巨大傷亡不可同日而語,但也算付出了血的代價。至今,日本仍對北方四島念念不忘,還專門設立了“北方領土日”以表決心。

日俄遠東鬥法的90年:從兩個條約到兩場大戰,日本為何不停喊虧?

同庫頁島的“主權未定論”一樣,日本對南千島群島的歸屬也有一套說辭:當年與俄國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前,南千島群島就是日本領土,交換得來的是北千島群島。日本雖在《舊金山和約》中宣佈放棄千島群島主權,但並不包括隸屬北海道的“北方四島”,《舊金山和約》中“放棄《朴茨茅斯和約》後獲取的領土”也從未包括南千島群島。

1945年8月18日,蘇聯在日本已經投降的情況下發起侵略千島群島的戰役,嚴重違反了國際法,況且,1951年締結《舊金山和約》時,蘇聯並沒有參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日本人其實很無奈,歷史一再表明,日俄之間的爭端最終都通過什麼途徑解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