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寫在前面的話:

在我過往寫下的所有文字裡,給到諾蘭的文字一定排在前三,這即來源於個人對他的作品偏愛,也因為他的作品,確實值得大書、特書。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任何領域,能夠有一部、一件、一樁,讓整個同行、所有受眾都認可的作品,便足以傲立於世,能有三件者,便可稱為大師,能在壯年之前便已集齊七件的,我想神龍大概都可召喚。

《記憶碎片》、《蝙蝠俠:俠影之謎》、《黑暗騎士》、《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盜夢空間》,而第七部的《致命魔術》,便是今天將要再次寫的一部。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這是第幾次寫它,已經記得有點模糊,但每一次觀看時,那種“燒腦”、“刺激”的感覺卻依舊清晰、濃烈。

《致命魔術》的魔力

單以“豆瓣”舉例,它便有超過9萬條的短評,超過1000條的長篇影評,無數朋友在他們所理解的範圍內,給出了所有可能有的解讀和方向,《致命魔術》如同一個寶藏,無數的淘金人前仆後繼的扎堆其中,又樂此不彼。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壹】:彼時的諾蘭,還是一個孩子氣的魔術師

拍攝《致命魔術》的時候,諾蘭36歲,這是一個年輕氣盛的年紀,卻也同樣是一個特別渴望得到認可的年紀。

於是諾蘭在電影的最後三分鐘內,揭露了一切真相:

“波登的雙胞胎孿生兄弟”、“安吉爾沒有死亡的秘密”以及“兄弟二人與莎拉和奧利維亞的四角戀感情”……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而這些本可以通過電影細節去推斷和猜測的秘密,被諾蘭選擇了一股腦的傾倒而出,他似乎懼怕人們無法識破,而就此失去了對他的欽佩和欣賞。

如果說諾蘭也是一個魔術師,他便如同一個剛剛發明了新魔術的孩子,在洋洋得意的表演之後,又迫不及待的選擇了大揭秘。

這即是年輕的表現。

但也是自信的體現!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俗語有云:無形裝b最致命,試問諾蘭告訴了這一切答案,我們就真的弄明白整部電影的所有秘密,會就此失去二刷、三刷這部電影的慾望了麼?

至少對我,並不是。

這便是諾蘭的厲害之處:告訴一切又何妨?依舊舉目生迷茫。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貳】:三大燒腦之處挑讀

整部《致命魔術》燒腦的部分集中在三點:

“劇情時間線條”、“兩大魔術揭秘”、“何時何處是誰?”。

(01):諾蘭在時間線條上的運用,是有一種“喪心病狂”的執拗的。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他喜歡將一根直線切斷,然後打碎,再拼接組成一個新的線條,以求達到讓觀眾產生錯亂的目的,在電影中,原本的劇情時間線條應該是:

01:波登與安吉爾跟隨卡特學習魔術 → 02:安吉爾與茱莉亞相戀 → 03:波登捆綁繩結失手致茱莉亞溺死 → 04:安吉爾與波登反目成仇 → 05:兩人相互較勁,互比魔術(此期間波登與莎拉結婚,卡特則幫助安吉爾) ;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06:波登創造了移形換影魔術壓過安吉爾 → 07:安吉爾用替身的方式模仿了波登的魔術,並安排奧利維亞去波登那裡做間諜 → 08:奧利維亞“竊取”波登日記,交給安吉爾,安吉爾通過綁架法隆的方式拿到了波登魔術的秘密 ;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09:波登給的秘密是“特斯拉”,於是安吉爾找到了交流電的創造者特斯拉 → 10:當安吉爾讀完整本日記以後,他才知曉原來特斯拉並不是秘密,只是解讀日記的密匙,但此時他已經贊助和等待特斯拉兩年之久 → 11:特斯拉在離開之前給了安吉爾一個機器(即複製機) ;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12:安吉爾利用這個機器在倫敦不斷表演,併成功地引起了波登的不安和好奇,當波登終於忍不住闖入後臺時,便進了安吉爾設計了許久的圈套裡 → 13:安吉爾利用特斯拉給他的複製機,淹死了“自己”,然後嫁禍給波登,以求致波登於死亡 → 14:波登兄弟死亡一人,另一人則殺死了安吉爾,隨後隱居;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以上這14個點,便是《致命魔術》的大體劇情脈絡,也是按照時間前進順序的一條直線,但在整部電影中,諾蘭打亂了這14個點,選擇了12在前、01跟隨、09接上,然後又閃回到02、03,再回轉到09……這樣的切割重整式的敘述手法。

這在無形中,加大了觀眾對劇情的整體抓取和分析的難度。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02):我們再說電影的第二個難點:兩大魔術揭秘

電影中反覆出現了很多精彩的魔術,如“瞬移花瓶”、“鳥籠消失”、“手接子彈”、“水牢逃生”……,而這些魔術多數都在表演以後進行了揭秘。

整部電影中,讓安吉爾一直捉摸不透的魔術只有一個便是:“波登的移形換影魔術”,而讓觀眾捉摸不透的則是另一個:“安吉爾的交流電覆制機魔術”。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波登的移形換影第一次展示以後,卡特雖未去現場,但他卻在第一時間就篤定:這個魔術,就是最簡單的替身術。

他判斷的依據是他畢生的魔術經驗,以及他堅信這個世界不可能會有真正的“換影”之術。

但安吉爾不認可這個答案,因為他去了現場,他親眼見到了更多的細節,在他的觀察下前後出現的兩人明明就是一個人。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所以他無法相信這是最簡單的“替身術”。

正是這種要揭破秘密的執念,再加上要給茱莉亞復仇的信念,讓他用盡了一切他可以使用的能力、精力去找尋答案,但諾蘭卻在電影的最後時刻,讓波登的雙胞胎兄弟現身,徹底的擊垮了安吉爾,原來這真的就是最簡單的“替身術”。

諾蘭大概也聽過“殺人誅心”這句話,殺死了安吉爾不算,他還要在最後時刻,擊碎安吉爾僅存的最後一點執念。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這便是波登的移形換影魔術的所有秘密。

但安吉爾的複製機秘密究竟是啥?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它的含義等同於“鬼才知道”,一切我們用科學和現有知識無法解釋的事情,無奈之下便只好把它交給“上帝”、“神明”、“鬼魂”……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卻也是最好的選擇。

安吉爾第一次見到堆滿了山溝的帽子和四處亂串的貓時,他是凌亂的,同樣特斯拉和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是懵的。

諾蘭這樣的安排是要把懸疑轉為玄幻麼?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然而直到電影最後結束,鏡頭掃蕩之時,還出現了一個個水箱以及躺在水箱裡的若干個安吉爾。

如果“複製機”真的存在?安吉爾是否真的死亡,他有沒有曾經偷偷的留下過另一個備用的自己?甚至此時的安吉爾,究竟還是不是最初的安吉爾?

如果“複製機”是假的?那其後的劇情,是誰的腦海裡的妄想和假設?

估計這個魔術的答案?只能交給上帝去揭秘了。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03):最後說一說,何時何處誰是誰?

劇中有四個男人:卡特、安吉爾、波登與法隆。

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

卡特是一位機關製造師,同時也是波登和安吉爾的半個師傅;

安吉爾是一位魔術師,同時另一個身份是卡德羅爵士;

波登與法隆是雙胞胎兄弟,他們一直在交換身份,輪流使用,你看到的波登可能是法隆也可能就是波登。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這四個人,在整部電影中的感情和身份,多數時候是一直變化的。

卡特從對兩個人無差別對待,到全力支持安吉爾復仇,再到轉而支持波登復仇,他的情感,看似經歷了三段完全相左的極端變化,但其實卡特依舊是卡特,他是整部電影中唯一一個一直沒有任何變化的人。

因為他所有的轉變都基於了同樣一個準則:對生命的敬畏,對魔術規則的敬畏,他不容許有人用魔術來殺人,同樣他也不容許有人用魔術以外的東西來左右魔術。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當波登打破這種規則導致茱莉亞死亡時,他便倒向安吉爾,同樣當他發現安吉爾打破規則,逼死波登時,他又會倒向“波登”。

卡特是整部電影裡,最為簡單和純粹的一個人物。

而安吉爾則相對複雜,他的整個人生可以說是毀在了波登手裡,他對茱莉亞的極濃眷戀,在茱莉亞死後,全部轉化成了要復仇波登的執念,而這個執念外化的表現便是擊敗波登,讓他身敗名裂。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但安吉爾究竟有沒有在一開始便想讓波登以死償命,這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題。

安吉爾在掌握了“複製機”的秘密以後,才選擇了構陷波登,讓他死亡,而在此之前,他從未有過任何想讓波登償命的瘋狂舉動,除了那次扣響扳機以外。

其後他的所有復仇行為,慢慢的全部轉化為在魔術層面擊倒波登。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而我認為安吉爾在一開始沒有選擇瘋狂的謀殺波登,並不是安吉爾對茱莉亞的愛戀不夠深,而恰是因為安吉爾的另一個身份(卡特羅爵士),讓他無法選擇用自己的生命去對換掉波登的生命,因為他的肩上承擔的還有一個家族。

最後說說波登和法隆,首先在我的分析裡:最後被處以絞刑的是愛莎拉的波登,這個波登也是女孩子的親生父親。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而活下來的則是愛奧利維亞的波登,也是當年害死茱莉亞的波登。

波登和法隆雖然是雙胞胎兄弟,但這二人卻有極大的性格差異,一個張揚,對魔術鑽研不深,另一個性格內斂,但卻愛好鑽研魔術,常有匪人所思的新奇構想。

所以電影中但凡是對魔術著迷,想要探究秘密的便是內斂的波登,最後時刻衝進後臺想要揭秘的也是內斂波登,同樣當年在莎拉麵前表演“手接子彈”以及在後臺對卡特和安吉爾說“如何捆綁新繩結”的也是內斂波登。

但真正表演那天,上臺捆綁繩結的卻是那個張揚的波登,因為他對繩結的不懂,最終害死了茱莉亞。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當然,電影中隨時出現的波登究竟是哪一個波登,有很多種解法,且都可以說通,此處不再展開敘述。)

莎拉選擇自殺,是多數人沒有看懂的一個橋段,莎拉一直說:“我已經知道了你們的秘密”,但直到莎拉選擇自殺的那天,她也沒有真正的說出這個秘密。

因為她無法說出口,她知道了這個世上有兩個波登,她也漸漸的分清了每一個時間段與她相處的波登是哪一個。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但她愛上的人卻只是其中的一個,而不是都愛。

很不幸,她愛上的是那個張揚、風趣的波登,但這個波登喜愛的卻是奧利維亞,而那個內斂、奉獻的波登卻又恰恰是與她共度良宵,有了女兒的波登。

於是這種無法接受、面對、理解的情緒,最終擊垮了莎拉。

最後時刻,內斂的波登選擇同樣走上絞刑架,以相似的方式結束生命,而他與莎拉在另一個世界能否產生新的感情,這一切我們不得而知。

諾蘭最燒腦的《致命魔術》,答案和真相是一個概念麼?

張揚的波登,則帶著自己孿生兄弟的女兒,好好的活在這個世界,而此時安吉爾究竟有沒有留下另一個“複製”的自己,我們同樣不得而知。

這便是偉大的諾蘭,貢獻的一部偉大作品《致命魔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