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至,養生有良方

  11月8日迎來立冬節氣,隨著未來的天氣變化,防寒保暖更加重要。立冬後是一些疾病的高發期,市民在身體調理的各方面都要做好充分準備。

  日常起居防感冒

  冬季是流感高發期,除了老人和兒童,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肺病、腎病患者也是很容易“中招”的人群,最好接種流感疫苗。日常預防流感要注意個人衛生、少去公共場所、清淡飲食、堅持鍛鍊、規律作息等。

立冬節氣至,養生有良方

  除此之外,每天用熱水泡一次腳可以改善足底部血液循環,散風驅寒、預防感冒,但要注意泡腳的時間不能太長。用艾灸灸雙側足三里穴可以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

立冬節氣至,養生有良方

  還可以通過燃燒艾葉或艾條對室內空氣進行燻蒸,以驅逐空氣中的病毒、細菌,但呼吸道過敏者慎用。通過按摩太陽穴、大椎穴、迎香穴、風池穴,或通過推拿雙頰、按揉鼻旁及頸肩等進行簡單的頭面部按摩,進行保健。

立冬節氣至,養生有良方

  飲食以溫熱為主

  立冬後人們“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如可先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等。此外,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小麥粥可以養心除煩,芝麻粥可以益精養陰,蘿蔔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養胃。

立冬節氣至,養生有良方

  天氣寒冷,要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對抵禦寒冷很有好處。人們可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薑、牛肉、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

立冬節氣至,養生有良方

  同時,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C的攝取,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於新鮮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進食慾。

立冬節氣至,養生有良方

  早睡晚起多養神

  隨著氣溫逐步降低,人體的陽氣也將隨著自然界的變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在精神調養上要做到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的潛藏。

立冬節氣至,養生有良方

  與此同時,如果衣服穿得過少過薄或室溫過低,則容易患上感冒又消耗陽氣;而穿得過多過厚或室溫過高,汗毛孔容易張開,則體內的陽氣也不得潛藏,寒邪之氣易侵入體內。在進出家門時要注意增減衣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