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撕開偽價投的面紗?白馬股死拿十年,結果到底怎麼樣?

這算是撕開偽價投的面紗?白馬股死拿十年,結果到底怎麼樣?

我經常喜歡做一些沒有應用價值的回測,雖然不能得到交易策略,但有時候能加深自己對市場底層邏輯的認識。這次回測想知道的是,不帶主觀邏輯分析,純倚賴客觀數據的量化白馬企業過去十年發展如何?
研究方法:在2010年1月1日選擇過去5年(2005-2009)算數平均ROE大於20%的企業,持股10年不動。
研究結果:
1,2010年滿足條件的白馬企業共112家,十年後退市4家,剩餘108家。歸母淨利潤從1500億增加到4500億,年化增長12%。
2,如果不考慮估值下跌,只看利潤增長+分紅再投資,年化內生增長13%。
3,由於估值下跌,如果等權買入這112個股票,十年不管,複利再投,年化收益率4%。
4,這十年間名義GDP增速11%,M2增速14%,這麼來看,即使是代表中國核心資產的最優秀的白馬企業,其內生增長僅剛剛追平全國經濟發展or印鈔的平均速度,確實有些令人失望。
----------------
垃圾股比白馬股增長快?
又加做了一個對比回測:選取5年ROE<10%的垃圾股票,剔除最新年報淨利潤為負的之後,選取流通市值最大的100只,仍然持有十年不動,令人驚訝的是年化利潤增速竟然達到16%,明顯超過了之前回測白馬股集團的增速12%。


可能有兩個原因:(1)行業盈利效率有逐漸趨同的內在力量,導致ROE均值迴歸,差生未來也有可能成績反彈(2)垃圾股的盈利能力起點低,後期ROE修復過程中,更容易獲得高利潤增速。


是不是可以認為,格雷厄姆的低估修復策略也有其ROE修復的內在邏輯呢?
----------------
前面的回測是基於時間截面(ROE)來觀測一個時段表現(利潤十年增速),為了進一步探明機理,我又做了兩個時間截面的比較回測:2009年選出一批股票後十年不動,直接觀測2019年的ROE和2009年的ROE區別。回測條件:十年持倉不動,20090701-20190701,選2008年度上市5年以上、歸母利潤為正、且總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中,數據如下:
1,白馬不動:選取5年ROE>20%的,2009年共73只平均5年ROE=34%,2019年剩69只平均5年ROE=8.4%
2,大盤不動:選取流通市值最大100只,2009年共100只平均5年ROE=22%,2019年剩93只平均5年ROE=9.8%
3,夕陽不動:選取5年ROE<10%的,2009年共49只平均5年ROE=5.9%,2019年剩48只平均5年ROE=6.9%
這下很明白了,無論2009年的5年平均ROE是什麼樣子,在十年後的2019年確實都形成了ROE均值迴歸。原來優等生集團、差生集團裡,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也許這就是俗話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口上的豬吧。那麼也就是說,尋找白馬還必須看生意模式、護城河這種主觀定義。至於主觀看法是不是可靠,這就是演繹層面的話題,無法歸納回測的了。

只會全倉

樓主好長時間沒見了,這個帖子好。
現在有好多偽大師現在總是後視鏡說茅臺平安招商好,關鍵的問題10年前你能發現哪些好才行,現在漲了再說有屁用。

新新新韭菜

考慮無風險收益率(10年期國債),與滬深300的回報率,比較就容易看清今天是否值得投入股市了。


滬深300收益率高於無風險收益率2倍,就值得投資股市。
至於10年37%回報率這事情,從發行制度上,人們對待股市的熱情上,都可以找到答案。所謂的回報率不滿意,但你要看融資規模,以及股市整體規模對於國家發展是做了貢獻的。也就是韭菜對社會發展是有貢獻的。


例如:對貧困地區上市公司,可以靠前申報上,股民還有扶貧任務。韭菜股民的貢獻有如下:國企脫困、扶植民企(造富豪)、扶貧、一帶一路(幫助亞非拉窮兄弟)。


可惡的是社會對韭菜的貢獻隻字不提,反而是loser,與賭徒的代名詞,想想我們的貢獻,他們會汗顏。

封基越放越醇

應該精選白馬,而不是看指數。一些白馬封基可以做到每年持倉都調整到最好的部分白馬股上,再加上每年可以吃5-6%的折價,長期收益遠遠跑贏做股票。

雲中

我覺得樓主這個回測很說明的說明了高市盈率買白馬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wxy466

這個是格雷厄姆說的吧:Many shall be restored that now are fallen and many shall fall that now are in honor。對大部分公司來說,股價是這樣,業績也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