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一心追求風口的人,都被風吹死了。

正解局出品

在“年入百萬,人均985”的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很刺眼:中國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

雖然這個數據並非直接統計得來,但可信度並不低,不少人都公開引用過。

2012年,東方航空董事長劉紹勇就說過“3/4的國人沒有坐過飛機”。當年,中國人口約為13.5億,乘以3/4後也就是10.125億。

今年,羅永浩更是高調宣稱,中國仍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並因此策劃了“豪送一萬張節後返程機票”的活動。

經濟學家李迅雷在《中國有多少人沒坐過飛機——探討擴內需的路徑》一文中,給出的答案也是10億。

其實,仔細想想,10億人沒坐過飛機,並不是一件很令人震驚的事。

畢竟,機票價格並不低,適用人群多為商務人士。

就拿北京到上海來說,每天有44個高鐵班次,高鐵二等座是553,選擇動車是269,如果坐普通火車只要花170多塊錢。

儘管京滬之間,飛機早就衰落了,但是也需要八九百,如果時間點比較好的航班要1000多。

算上稅費,機票還是要比高鐵貴好多。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2017年中國客運量組成)

不過,在美國就有一家航空公司,被譽為“空中公交車”,不僅讓更多美國人享受到了快捷便宜的空乘服務,開創了廉價航空的先河,還在激烈的美國航空業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連“股神”巴菲特都想把這家航空公司買下來。

1. 不一樣的航空公司

先看一張圖。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單位:億美元)

這是2018年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聯合大陸、達美航空、西南航空的部分財務指標。從圖中不難發現,在營業收入、總資產及總負債方面,D與A、B、C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如果說前三者屬於阿里、騰訊這一級別,那D大概只與小米、海爾相當。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幅圖,還是關於四大航空公司的部分財務指標,只不過這一次換成了營業利潤、淨利潤、經營性現金流淨值。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單位:億美元)

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原本體量只有前三者一半的D,在營業利潤和淨利潤上,都排到了第二。至於經營性現金流淨值,也超出A不少,體現出其經營的穩健性。

對美國航空業有所瞭解的讀者,應該不難猜到,A、B、C分別為美國航空、聯合大陸和達美航空,D則是西南航空,一個在美國航空史上顯得格外另類的航空公司。

這家公司起於美國航空業的夕陽餘暉中,興於航空史的大動盪之下。

無論是在歷史還是體量上,它都無法和老牌的航空巨頭相提並論。

但大部分人都認為,它是美國最賺錢的一家航空公司。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數據截止時間:2019年11月7日)

從最能反映公司經營情況的股票市場中,我們就能看出西南航空的一枝獨秀。除了因為體量差距太大,在市值上略遜達美航空一籌,西南航空在市盈率還是遙遙領先前三者,市淨率也很穩健,投資者對其的喜愛和看好可見一斑。

巴菲特是西南航空的第二大股東。今年2月時,市場上還有傳聞,巴菲特想以每股75美元的價格收購西南航空的剩餘股份,溢價百分之三四十。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為西南航空第二大股東)

實際上,西南航空還真有如此被看好的資格。這家起步晚、底子薄的另類航空,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歸根結底只有五個字:

不走尋常路。

2. 賺和省

1967年,西南航空成立,並於1971年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這家公司。一方面,西南航空成立時的美國航空市場,已是強敵環繞。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立的美聯航、達美航空、美國航空等老牌航空公司,不僅有著成熟的經營模式和穩定的客戶來源,還把握了各大城市的主要線路。航空業已然步入存量競爭的時代。

另一方面,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航空公司的日子可謂一路坎坷,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運,1979-1980年間的石油價格飛漲,都給航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這些人的依據或許沒問題,但都忽視了西南航空自身蘊藏的強大生命力。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西南航空位於達拉斯的總部)

正是在已經走向下坡路的航空業中,西南航空從僅有56萬美元、3架波音737客機的地方性小公司,發展成一家大公司。目前擁有750多架在役飛機,每天發出超3800次航班,員工近6萬人。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更關鍵的是,西南航空從成立後的第6年開始,也就是1973年,就一直保持盈利,至今已有46個年頭。

哪怕是在1990-1994年海灣戰爭背景下的航空業大衰退,911事件後幾年全美航空業陷入虧損泥潭,2008年次貸危機航空公司破產潮之下,西南航空也在盈利,並越發壯大,創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蹟。

西南航空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從它的一個稱號中就可以窺見一二:空中公交車。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錯過了西南航空的某一趟班機,完全可以在一個小時後乘坐其下一趟航班,趕赴目的地,這對於美國穿行於各中小城市的上班族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西南航空抓住了中小城市之間的航線)

而且,乘坐西南航空時,完全不需要對號入座,乘客們可以像在公共汽車上就近坐下,這進一步加大了乘客對西南航空的好感。

空中公交車的另一個含義是,西南航空的航線以短途為主。而大部分老牌航空公司考慮到短途航線單位成本高、利潤薄,可替代交通工具多,對這個市場很是嫌棄。所以,西南航空選擇短途航線,無疑精確地避開了各大巨頭的直接競爭。

西南航空董事長凱勒赫曾說過:我們在與汽車競爭,而不是飛機。我們正在降低我們的價格,這樣就可以與福特、克萊斯勒、通用、豐田和尼桑相競爭。客運量早就在那兒,那它在陸地上,我們把它從高速公路上拉起來,把它放在飛機上。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西南航空董事長、共同創始人凱勒赫)

曾有數據統計,美國航空業90%的價格戰,是由西南航空發起的。

像在十多年前,西南航空從納什維爾到新奧爾良只要56美元,其他航空公司卻要100美元,甚至更高。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西南航空最近的優惠活動,最低票價只要49美元)

許多人認為西南航空“空中公交車”的模式無異於自掘墳墓,因為這個市場利潤太低,甚至可能出現入不敷出的局面。但是,很快他們就被打臉了:

西南航空在低票價的前提下,很快成長為全美利潤率最高的航空公司。

這一切,和西南航空的另一個方針密不可分——低成本運營。低價格並不意味著低利潤或者虧損,前提是要有低成本作為支持。

首先,西南航空主動使用小機場,這使得他們比普通的航空公司節省了一大筆機場使用費。

其次,西南航空很講究實用,他們的飛機機型只有波音737一種,這樣不但易於工程人員、機械師等人的維護和調配,降低員工支出,還能在購買飛機時因為量大獲得折扣。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高效率運作的西南航空)

當然,像一些小細節:登機牌是塑料做的,可以循環使用;不免費提供餐食,如有需要可以付費購買;點對點飛行,不設置中轉站,延長飛機的使用壽命……都為西南航空降低成本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3. 以人為本

一家摳門的公司,很難真正留住人才,也很難讓員工獲得持續的滿足感。

西南航空員工的工資待遇在各大航空公司中並不拔尖,甚至可以說墊底。

但是,西南航空員工在忠誠度、滿足感等方面,要領先其餘的航空公司不少。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活多錢少的西南航空)

這背後的原因,在於西南航空對員工的重視和尊重。這正是各大航空公司所欠缺的。

正如凱勒赫所說,永遠把員工放在第一位。

不僅如此,公司的高層管理還會主動去營造輕鬆和諧的氛圍,比如說天天變著法子表揚或獎勵優秀的員工;為員工分發小禮物,和他們打成一片。

其中最出名的,非凱勒赫莫屬了,這位西南航空的締造者,一生都堅持一個真理:將愛傳遞給員工。為了推廣一個航線,他打扮得像貓王埃爾維斯一樣,在飛機上分發花生;他還會舉辦員工聚會或者在公司的音樂錄像中表演節目。

這一系列的努力,自然得到了回報。據福布斯和Statista的報告顯示,在2019年美國最佳僱主中,西南航空排名第二,也是唯一一家進入前十的航空公司。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前陣子,一個“西南航空空姐化身段子手,播報乘飛機的安全需知”的視頻走紅中國各大社交媒體,被不少人戲稱為“空中德雲社”。在視頻中,該空姐妙語連珠,將枯燥的安全需知玩出了新花樣,引得乘客時不時爆發大笑。從中也可以看出西南航空員工對公司的熱愛。

也許有人認為西南航空又“摳門”,又遵循“員工第一,顧客第二”的原則,應該不受消費者待見。

然而,事實截然相反,在2018年北美航空公司滿意度調查中,西南航空在總榜和廉價榜上皆拔得頭籌,連續兩年奪冠。

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巴菲特都想買下來:讓坐飛機像公交車一樣

(JD Power公佈的公司滿意度調查)

這背後的原因,一方面是西南航空低於同行的票價吸引了大批的固定用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從公司中獲得快樂的員工,也會將這種快樂帶給乘客,從而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4. 結語

追尋風口,做一隻飛豬,這是大部分投資者和創業者內心深處的執念。然而,這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風口,就算有,這種風口也絕不會持久,最多是一些見不得人、收割韭菜的把戲罷了。

在傳統行業中崛起,創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蹟,西南航空的成功向我們昭示:

與其費盡心思去追逐風口,還不如在看得見的行業中,另闢蹊徑,抓住市場的需求點,踏踏實實做好企業。

哪怕這個行業已經屬於夕陽行業,一樣會有枯樹逢春的奇遇。

正解局,一個有見識、有深度、有誠意的時勢財經大號。在這裡,穿透信息的迷霧,在這裡,發現真實的中國。局長是各種報告愛好者,收集了上千份各行業報告,關注正解局回覆關鍵詞“行業”,可獲得多行業最新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