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的這份“攻略”值得剁手黨們收藏,雙11時將有“護身符”功效

半島記者 王媛

雙十一臨近,無數剁手黨對著屏幕拼命看直播、“加購”、搶折扣,青島市消保委提醒,“買買買”的同時,還要安全第一。中消協日前通過官微發佈了一份“雙十一消費攻略”,指出科學理性消費才是保住錢袋子的最好方法,並教給消費者如何在網購中維護自身權益,不掉坑,不上當。

雙十一這些購物陷阱不要“踩”

“定金”與“訂金”

部分商家混淆“定金”與“訂金”,二者的區別在於“定金不退,訂金能退”。消費者在支付前要看好商品的預售介紹,並保留下單憑證。

紅包詐騙

小心紅包詐騙,要個人信息的紅包不要碰,分享鏈接後與好友共搶的紅包需謹慎,高額紅包要小心,拆紅包要求輸密碼不可信。

虛假拼團

一元拼大獎大部分實為抽獎;低價拼團基本是為了獲取用戶隱私信息;虛假拼團鏈接有些可能帶有木馬病毒。

先漲再降

注意進行前後價格對比,提防“先漲價再降價”等貓膩,明確紅包、積分及優惠券的使用範圍等,避免事後因不瞭解促銷規則而發生消費糾紛。

銷量評價專供等“摻假”考眼力

選電商看實力

選擇品牌知名度高、實力強、售後有保障的大型網購平臺,此類平臺其一可以幫助消費者篩選和監督電商賣家,其二可以在消費者權益受損時提供有效的售後服務。對於不熟悉的網上商城、微信公眾號網店等,消費者應仔細查看其資質,謹慎選擇。

銷量評價不可全信

對於價格遠低於正品、質量又不輸正品的產品宣傳,消費者要多留心、多比較。同時,產品相關頁面顯示的銷量數據和評價曬圖僅供參考,消費者應仔細辨別評論真假,詳細查看產品詳情。

儲值辦卡貓膩多

根據自身需要謹慎選擇預付消費服務,不要貪圖一時的高折扣或者輕信商家的銷售承諾而辦卡。如果確實需要預付款消費服務,應儘量降低預付款額度,縮短使用週期,並儘快消費。

小心電商專供

所謂的“電商專供”商品一般價格較低但是品質較差,特別是服裝、電器、鞋帽、箱包等品類較多,同時,因不能現場挑選商品,假貨、水貨魚目混珠,消費者切勿貪圖便宜而買到仿冒產品。

最後還得防著快遞中的貓膩

消費者應做好“雙十一”快遞物流滯後的準備,接受商家提供的物流服務同時及時關注物流進展,如必須另行選擇快遞物流服務,需選擇口碑好、售後服務有保障的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按照承諾或者與消費者約定的方式、時限向消費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務,並承擔商品運輸中的風險和責任。但是,消費者另行選擇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的除外”。

截屏存證給維權“留一手”

提防支付定金前被強制簽訂定金不退等預售協議,選擇可靠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付款,謹慎選擇可直接進入對方賬戶的支付,以防權益受損。

注意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的時間期限,保留好消費憑證,比如聊天記錄、購物記錄、購物頁面截屏等,以便出現糾紛時能及時有效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