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翔安區,海濱鄒魯之鄉,廈門面積第二大的市轄區

廈門市翔安區,海濱鄒魯之鄉,廈門面積第二大的市轄區。因其行政建制開始於晉太康三年(282年),屬於同安縣翔風裡和民安裡,兩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她是廈門市最年輕、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行政區,境內有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廈門南洋職業學院等院校。

廈門市翔安區,海濱鄒魯之鄉,廈門面積第二大的市轄區

臺灣海峽西岸中部,她居於廈漳泉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前沿。

這裡隔海與金門島、廈門島相望,扼守閩南地區南下北上之咽喉,自古便是閩南重要的經濟發達地區,她是福建省重點僑鄉,是目前祖國大陸距離金門最近的地方,擁有全國唯一的一個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這裡是名聞遐邇的東南望郡、歷史名邑。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曾臨到此採風,此後尊師重教之風盛行,享有“海濱鄒魯之鄉、聲名文物之邦”尊譽。


廈門市翔安區,海濱鄒魯之鄉,廈門面積第二大的市轄區

翔安區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廈門市東部,她是廈門市最年輕、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行政區,境內有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廈門南洋職業學院等院校。這裡東北兩方與南安市交界,西接同安區,南部隔海與廈門島、金門島相望。因其行政建制開始於晉太康三年(282年),屬於同安縣翔風裡和民安裡,兩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下轄1個街道、4個鎮:大嶝街道,新店鎮、馬巷鎮、新圩鎮、內厝鎮,境內有大帽山農場。總面積42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5.1萬,區人民政府駐地新店鎮祥福路。


廈門市翔安區,海濱鄒魯之鄉,廈門面積第二大的市轄區

西晉太康三年(282)境域屬晉安郡同安縣;同年同安縣併入南安縣。南朝梁天監元年(502)析晉安郡置南安郡,屬之。隋開皇九年(589),南安郡改置為南安縣,屬之。唐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縣置大同場,屬之;為綏德鄉翔風裡(含金門)、民安裡。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屬之。宋元明時代屬同安縣轄。清乾隆四十年(1775)置馬巷廳,隨屬。民國元年(1912)馬巷廳併入同安縣,屬之;次年析翔風裡大嶝島、小嶝島、大金門、小金門等地置金門縣。民國22年(1933)11月至民國23年(1934)1月,屬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興泉省同安縣。民國24年(1935)至1949年9月,屬福建省第四專員公署同安縣。

1949年9月,今區境(不含大嶝、小嶝)隸同安縣。1950年7月,改屬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改名為晉江專區,隨屬。1958年10月,同安縣從晉江專區劃入廈門市。1970年8月,再劃歸晉江地區。1971年3月,南安縣大嶝公社、石井公社蓮河大隊、霞浯大隊(今屬大嶝街道和新店鎮)劃入同安縣。1973年9月,劃入廈門市至今。1997年05月,同安縣改設同安區,隨屬。2003年04月,由同安區析置廈門市同安區,以原同安區東部的大嶝鎮、新店鎮、馬巷鎮、內厝鎮、新圩鎮5個鎮為行政區域。2003年12月,大帽山農場劃入翔安區。2005年,撤銷大嶝鎮,設立大嶝街道。


廈門市翔安區,海濱鄒魯之鄉,廈門面積第二大的市轄區

區內有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灘塗、島礁等地貌,港灣深入內地,海岸曲折多岬角;地勢由東北向東南傾斜下降,最高峰高侖頭山海拔946.1米。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馬尾松、柳杉、栲樹、木荷等樹種;有稻、甘薯、花生等農產品;有龍眼、荔枝、柑桔、番木瓜等水果,為全國龍眼生產基地之一;有薑黃、澤舍、一見喜、蛇舌草、金線蓮等藥用植物;有紫菜、真鯛、石斑魚、對蝦等海產品,特產文昌魚;有錳、鉀長石、高嶺土、滑石、花崗岩等礦產。


廈門市翔安區,海濱鄒魯之鄉,廈門面積第二大的市轄區

新店鎮位於翔安區東南,明嘉靖年間洪厝村民徙此開店,故名;總面積135平方公里,人口13.7萬總面積135平方公里,人口13.7萬。這裡是翔安區著名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之一,是翔安區胡蘿蔔出口的主要產地,有文昌魚故鄉之美稱。

馬巷鎮因馬姓居此,故名;她是福建省商業重鎮,閩南四大古鎮之一,自明代中葉以來已形成貿易集市,是閩南重要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之一,素有商貿中心的美譽。總面積66.8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10萬,在2018年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中位居第74位、全省第2位。

內厝鎮是廈門市東大門,面積70.15平方公里,總人口4.7萬;取駐地名為名,傳明末許姓從外地遷徙於此,相距甚近,稱駐地為內厝,意為居宅內處。這裡是國家級生態鄉鎮,蓮塘村被評為美麗鄉村示範村,名勝古蹟出米巖寺、妙高山佛國寺、甘露寺、烏營寨等人文景觀和宋江陣等非遺文化。

廈門市翔安區,海濱鄒魯之鄉,廈門面積第二大的市轄區

新圩鎮總面積101.03平方公里,人口5.36萬。這裡自古便是安(溪)、南(安)、同(安)三縣邊界貿易經濟中心,相傳 傳宋代石、蔣、許三姓徙此闢設圩集,故名;另一說明末清初,此地設立圩場,因較之大同、馬巷兩圩為晚,故名。

大嶝街道位於翔安區東南部,由大嶝、小嶝、角嶼三個島嶼組成,因從金門海面望同安大陸,該島似一大臺階,故名。歷史上曾屬金門縣,是進行兩岸商貿的首選之地,2002年底確定為對臺旅遊商貿區。擁有全國唯一的廈門市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總面積13.2平方公里,人口約2.6萬。


廈門市翔安區,海濱鄒魯之鄉,廈門面積第二大的市轄區

這裡人文自然景觀自成風格,境內歷史古蹟眾多,古宅十八灣、西林太監碑、曾山遺址、井頭林君升、後濱李長庚的名人故居各具風采;主要有香山省級風景名勝區、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呂塘景區、大嶝小鎮、香山岩等旅遊資源,其中,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坐落在大嶝島東南端,設有世界之最大喇叭。

香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廈門市翔安區的東南部,她原名荒山,海拔176米。南宋紹興年間理學大師朱熹,曾數次登臨,因此山風景優美,草木皆香,其改名為香山,其為真隱處。香山岩景區主要景點有古寺、古蹟、名勝和廟會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