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大一玩,大二拼:21歲保研985,22歲讀博,一年論文11篇

許瀟,21歲保研電子科技大學,22歲讀博,一年論文11篇,受理專利6項,獲得行業旗艦會議最佳論文獎,一年修夠讀博士畢業學分,可以申請博士畢業答辯。許瀟,何許人也?

“雙非”大一玩,大二拼:21歲保研985,22歲讀博,一年論文11篇

許瀟在17歲考入“雙非”青島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時,沒有什麼人生大目標,對學習的專業也沒有興趣,高考專業是從事電網工作的親戚推薦,所以,他成天想著“能畢業就行”,大一時,基本把青島“玩了個遍”。

“雙非”大一玩,大二拼:21歲保研985,22歲讀博,一年論文11篇

大二那年,在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上,許瀟和他的團隊意外地拿到了全國特等獎。這次獲獎,使許瀟突然明白:別人能做到的,只要努力,自己也能做到,即使比不上天才,也可以通過努力去達到天才的成績。

“雙非”大一玩,大二拼:21歲保研985,22歲讀博,一年論文11篇

“男生開竅,地球擋不住”。許瀟開始發力學習,積極參加學科競賽,要把大一貪玩的時間“追補回來”。在大三下學期末,21歲的許瀟參加電子科技大學舉辦的夏令營,期間因為表現出色,通過夏令營的面試和筆試,成功拿到電子科技大學的保研資格。

申請碩博連讀時,許瀟想跟隨胡維昊教授學習。科研能力很厲害的胡維昊教授是電子科技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國家“青年特聘專家”,當時有很多同學迫切地想成為胡教授的“弟子”。

“雙非”大一玩,大二拼:21歲保研985,22歲讀博,一年論文11篇

許瀟表現很坦然,他每週去找胡教授請教一些科研問題,在交流過程中儘量展示自己的見解。一來二去,許瀟捷足先登,成為胡教授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混合新能源系統的規劃與運行優化”。

成為博士生之後,在導師的指導下,許瀟學業進步很快,獲得了2018-2019年度“機電菁英”,2019年博士生國家獎學金。許瀟的研究視野越發開闊,思維變得更活躍,對研究的專業也更加感興趣。他在閱讀文獻時,會多角度思考論證文獻的內容,有了新想法馬上導師討論,動手實驗,然後熬夜完成論文。

“雙非”大一玩,大二拼:21歲保研985,22歲讀博,一年論文11篇

用這樣的方式,許瀟一年內完成SCI/EI論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SCI一區和二區發表論文各一篇,受理專利6項。2019年,在成都舉行的亞洲智能電網創新國際會議上,許瀟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榮獲“最佳論文獎”。

許瀟出名了,但是他依舊泡在實驗室寫代碼、跑數據,依舊享受“寫論文才不會無聊”的生活。現在,許瀟正跟隨胡維昊教授,作為學生第一負責人,協助指導6位研究生,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佈式光伏與梯級小水電互補聯合發電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的研究。

“雙非”大一玩,大二拼:21歲保研985,22歲讀博,一年論文11篇

根據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的標準,許瀟發表的學術論文,“質”和“量”已經遠遠超過學校的規定要求,可以申請學位論文答辯。但是,許瀟卻不想畢業,他還要留在大學,發表更多高水平、高引用的文章,然後繼續深造做博士後。

努力去拼,肯動腦子,又得到好導師的栽培,這是許瀟的幸運。許瀟除了做科研,還組建了博士生黨員支教團,積極參與黨建,推動落後地區基礎教育教育的發展。

“雙非”大一玩,大二拼:21歲保研985,22歲讀博,一年論文11篇

回過頭想想自己考入“雙非”大學、985保研讀博這段學習生涯,已經頗有成績的許瀟感到最後悔的事情,是剛進大學貪玩一年多浪費的時間,他說,“一定要把握好大學時光,不要以為大學進來就很輕鬆了……學習也許不是每個人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