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澳洲大陸由於處於長期隔離的狀態,所以也一直很容易受到外來物種的侵害。野貓、兔子、狐狸、蔗蟾蜍在那裡肆意氾濫,至今未有一個有效的控制辦法。在這些來勢洶洶外來物種的逼迫下,澳洲很多本土原生動物紛紛滅絕。

  不過最新發布在《澳大利亞哺乳動物》的一項研究表明,毒蟾蜍氾濫成災且在向西澳大利亞進軍的2年裡,澳大利亞的水鼠已演化成蟾蜍“開膛手”,可以精確地將蔗蟾蜍開膛破肚,僅食其無毒肝臟。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過上“水獺”生活的澳洲水鼠

  澳大利亞水鼠(Rakali),也叫澳洲河鼠、澳洲水鼠,是鼠科水鼠屬下一種夜行性淡水哺乳動物,成年體長(含尾長)50釐米左右,體重在1公斤左右。廣泛分佈於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塔斯馬尼亞州、南澳大利亞州、西澳大利亞州西南部的湖泊或河流河口交界處。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澳洲水鼠是澳大利亞鮮為人知的本土齧齒動物之一,其外形上有幾分像水獺的樣子。不過澳洲是沒有水獺的,而澳洲水鼠這種鼠類也在到達澳大利亞後才逐漸適應半水棲生活,之後趾間還進化出了蹼。並且它們一改植食性,以各種魚蝦、貝類、小型哺乳類、鳥類等為食(偶爾也能吃植物根系),過上了“水獺”的生活。在上世紀澳洲興起的皮草產業時,因有柔軟和防水性能優秀的皮毛,以及被視為破壞河堤的害獸,曾遭到大量捕殺,不過現已得到保護。

澳洲現有15億隻“毒蟾蜍”!

  在澳洲氾濫的“毒蟾蜍”為甘蔗蟾蜍,又名海蟾蜍、蔗蟾,或美洲巨蟾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其皮膚裡腮腺可以產生劇毒素(bufotoxin),只要一點點就能讓許多動物喪命。在1935年從美洲引進澳洲,肩負著為東北沿海地區蔗農解決甲蟲吃甘蔗的問題。當時派到甘蔗地“除蟲”的蔗蟾蜍是101只。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沒想甘蔗蟾蜍適應及繁殖能力超強,到處蹦蹦跳跳,從澳洲東北沿海開始跋山涉水,它們一年遷徙60公里。靠著身上的毒液,沿途路上對它們下手的各種動物紛紛遭殃。許多本地物種由於食用甘蔗蟾蜍,如北部的鵪鶉、黃斑鳥等在某些情況下局部滅絕。根據數據顯示,澳洲現在全國蔗蟾蜍已經超過15億隻。

誰幹的好事?

  甘蔗蟾蜍在2012年時蔓延到西澳大利亞州金伯利地區,導致捕食動物數量暴跌,當地鱷魚和蜥蜴數量大減。不過在2014年,墨爾本大學的生物學家帕羅特(Marissa Parrot)發現了一條溪流漂浮著許多蔗蟾蜍的屍體。甚至每天早上都能看到5只蔗蟾蜍的屍體,胸腹部都有一道相同的切口,就像是手術刀的切口。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隨後驗屍分析表明,體型較大的蔗蟾蜍中,心臟和肝臟已被移走,膽囊(含有毒膽汁鹽)被整齊地移到胸腔外。而中等體型蔗蟾蜍中,除了去除心臟和肝臟外,還有一條腿或兩條腿的皮被扒下,腿肉被吃掉(蔗蟾蜍的皮有毒,肉無毒)。這研究發現讓帕羅特大感興趣,於是她在河流裡安裝了攝像機,隨後拍到了澳洲水鼠捕食蔗蟾蜍的畫面。

“自學成才”變身蟾蜍“開膛手”!

  根據觀察,澳洲水鼠在短短15天內在小河附近捕殺了近1800多隻甘蔗蟾蜍。根據觀測統計,絕大多數甘蔗蟾蜍(94%)為中等體型;3.5%的甘蔗蟾蜍很小(小於4釐米長),只有2.5%的甘蔗蟾蜍體長大於10釐米。儘管顯示水鼠捕殺的中型蔗蟾蜍更為普遍,但是發現甘蔗蟾蜍屍體標本中有四分之三的體長都超過10釐米。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目前團隊還不清楚,澳洲水鼠究竟是沿用了獵食澳洲本土青蛙的技能,還是演化“發現並掌握”了安全食用蔗蟾蜍的本領,不過團隊偏向於它們是“自學成才”的。

  另外迄今尚無文獻記載可以專門針對大蟾蜍的齧齒動物,似乎只有西澳的水鼠會,但是無論如何,團隊希望其他地區的水鼠也能學會這種本領,從而幫助抑制蔗蟾蜍在澳洲的泛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