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東窗事發,“噩夢”未醒。

自2015年9月大眾集團承認“排放作弊”以來,圍繞著 “排放門”的話題就從未停止。而近期,幾家汽車巨頭因“排放作弊”再次登上汽車圈頭條,再一次讓“排放門”事件回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大眾:東窗事發,“噩夢”未醒

作為整個“排放門”事件的開端,從15年至今,大眾集團飽受“排放門”事件折磨,難以脫身。正可謂:自作孽,不可活。歐洲三大集團給車迷們構建的“efficiency of fun-to-drive‘clean diesel(享受高效清潔柴油帶來的駕駛樂趣)”的美夢也不過是貪婪企圖的謊言。

時間拉回到2014年,在一次初衷為證明“柴油車更加環保”的排放測試中,一名叫彼得·莫克的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歐洲常務董事意外發現柴油版帕薩特、捷達等車型所排放的有害氣體要比官方宣稱的多很多。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為了探尋事情真相,莫克來到了排放法規更嚴苛的美國,與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的替代燃料、發動機和排放中心(以下簡稱“CAFEE”)合作,對上述兩款車型做了一次徹底的測試。

最終的結果令人震驚,搭載柴油發動機的2013款帕薩特排放出的氮氧化物超標5-20倍;而2012款捷達排放超標則高達15-35倍。

拿到結果後,莫克與CAFEE立馬向美國環保局(EPA)通報此事,而EPA立即著手對大眾集團開展了調查,至此,轟轟烈烈的“排放門”正式拉開了帷幕。可隨曾想,這部牽連數個知名車企的史詩級大片持續了5年。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5年間,大眾集團因接受處罰而交付的罰金就高達300億歐元,高額罰金意味著大眾集團64萬員工兩年多工作全部撲街,而這並不是終點,因為如今的大眾尚未 “脫離危險”。

事件調查不是交交罰金就能了事的,自“排放門”拉開序幕起來,大眾集團前北美高管奧利弗·施密特、大眾品牌前發動機開發總監沃爾夫岡·哈茨、前保時捷動力總成總監喬格·克納;前奧迪CEO魯伯特·施泰德等高管先後被捕,據不完全統計,涉案高管人數高達38人。這讓大眾一時間顏面掃地,淪為車圈的笑柄。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為了消除“排放門”事件所帶來的巨大資金及口碑影響,大眾先後啟用了大眾集團先後啟用了馬修斯·穆勒、赫伯特·迪斯兩位CEO,前者充當大眾集團的“救火隊長”前後奔波,可最終仍無法將大眾集團拉出排放門泥潭,只能黯然“下課”;後者通過一系列電動化轉型措施以及更換大眾Logo等方式,終於讓大眾集團的形象勉強迴歸了“綠色”“清潔”。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然而好景不長,德國檢方對迪斯提起訴訟,罪名是“操縱市場”,因為在“排放門”醜聞發生後,他沒能第一時間告知投資者。對待上訴指控,儘管迪斯的律師和大眾集團發言人一再予以反駁,但據路透社等外媒報道,迪斯仍有可能因上述起訴而下臺,因為大眾集團實在是太想與排放門撇清關係了。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戴姆勒:友好配合,坦白從寬

繼大眾集團集體撲街後,戴姆勒集團也公然踩雷,陷入排放門醜聞。

美國相關機構調查人員在奔馳柴油車上發現了一款作弊軟件,這款被稱為“slipguard”的作弊軟件,會在柴油車行駛16英里後就關閉排放清理系統。儘管戴姆勒宣稱其過濾裝置能夠去除95%-99%的有害氮氧化物,但在實際的道路測試中,這一數字卻低至35%。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2017年3月份,德國司法部門對戴姆勒集團涉嫌排放門事件展開了調查;5月份,該集團在德國的11處辦公室遭到包括23名檢察長和230名調查人員在內的調查組搜查。2017年07月19日,戴姆勒集團發佈公告稱將在歐洲範圍內召回超過300萬輛柴油車,而此次召回成本高達2.2億歐元;2018年7月,在德國交通部的強制要求下,戴姆勒集團又召回了23.8萬輛柴油車;2019年6月,德國交通部再次發文表示,由於涉嫌“尾氣篡改”,戴姆勒集團必須召回在德國範圍內銷售的6萬輛柴油車型……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時至今日,排放門事件仍在給戴姆勒集團的財報拖後腿。僅2019年第二季度,戴姆勒集團處理“排放門”的相關成本就已經達到了26.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8.16億元)。

不過日前,隨著德國檢方下達的8.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7.93億元)的罰單,戴姆勒集團在德國的排放門醜聞已經正式畫上了句號。儘管如此,戴姆勒還有可能面臨美國當局的調查,看來能不能徹底擺脫排放門,奔馳還要看美國人的臉色。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寶馬:“嘴硬”終將服軟

德國三巨頭中,目前看來影響最小的就是身在慕尼黑的寶馬,但這就意味著寶馬是個幸運兒麼?不是不是查,時候未到。

2017年,自德國媒體《明鏡》曝光了“卡特爾聯盟”醜聞後,寶馬矢口否認的與排放醜聞有染言論便成為謊言。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報道稱,在上世紀90年代,大眾、戴姆勒和寶馬等德國車企就形成了“卡特爾聯盟”,意在壟斷汽車行業及控制汽車產業發展進程,自然限制06至14年清潔技術發展和實施也在它們的業務範圍。因此17年7月22日,對於全部涉案德國車企的調查隨之展開。

然而隨著“卡特爾聯盟”調查進展緩慢,寶馬似乎能夠全身而退,然而事與願違,就在18年寶馬召開全球年會前,德國檢方對寶馬位於奧地利的發動機工廠以及寶馬總部進行了突襲檢查,這一猝不及防的檢查也成為了寶馬態度“畫風突變”的導火索。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2018年5月18日,時任寶馬集團董事長的科魯格(Harald Kruger)和監事會主席雷瑟夫向股東宣讀了相關聲明,承認在近1.2萬輛柴油車上安裝了可以操控實際排放數值的非法軟件。

而根據歐洲法律,涉及類似事件的第一位承認並且協助調查的嫌疑人可能以證人身份獲得免除懲罰和罰款的機會,而第二位承認並協助者可能獲得最高 50% 的處罰豁免。作為“卡斯爾聯盟”的三名主謀,奔馳和大眾先後反水,分別得到了赦免和50%赦免的“優待”。

然而“嘴硬”的寶馬雖然至今仍無任何消息,但依照上述法律,寶馬可能面臨著更為嚴重的處罰,據外媒報道,該損失將達到3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499.38億元),和大眾彼此彼此。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FCA: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慘遭“排放門”事件纏身的車企可並非德國三巨頭,自2017年起,FCA也遭到了美國相關機構的起訴。EPA等機構指責FCA在超過10萬輛Ram 1500和Jeep大切諾基上安裝“作弊軟件”,對於上述指控,FCA拒不承認。

FCA首席執行官的馬爾喬內表示,美國環保署關於FCA尾氣排放的問題與德國大眾沒有可比性。公司並未在柴油車尾氣排放上造假,並拒絕將FCA與大眾作對比。然而FCA依舊上繳了近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57億元)民事罰款以達成和解。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排放門醜聞:BBA三巨頭竟然是隊友?

這波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更像是做虧心事後封口費。但EPA並不買賬,前美國監管機構已經向FCA的一名高級經理埃馬努埃勒·帕爾馬(Emanuele Palma)提出訴訟,指控他在柴油排放問題上對監管機構撒謊。

此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更是對其進行了逮捕,負責該事件的FBI特工史蒂文在聲明中表示:“這起案件向所有人釋放出一個信號,那就是試圖繞過美國的排放測試,欺騙美國人民,將會造成嚴重後果。”等待FCA的處罰恐怕不止4億美金這麼簡單。

追溯“排放門事件”始末,無非是大廠對於利益的貪婪,甚至在利益面前,如此知名的車企都選擇矇蔽自己的雙眼,甚至構建一個聯盟體系以求利益上的“共贏”。表面給車迷展現了一個美好、環保的未來世界,實質僅僅是滿足自己私利的幌子。一旦謊言說出,就要用無數的謊言去圓,然而紙永遠包不住火,謊言終將被戳穿,不知面對法律物質和精神雙重製裁後,這些車企能否對於自己投機取巧,目光短淺的行為有所悔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