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档案003

我有一大学男同学,就管他叫老白吧,在我印象里他性格直爽为人大方,不是爱搬弄是非的人,我暗戳戳给他的评价是「老好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老好人,某天竟然在朋友圈公然抨击某位老师:“太失望了!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我缓缓打出一个

这位老师到底是何方神圣,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是学术不端,还是道德败坏?

那时我们正处于实习期,同时在着手准备毕业论文,学生跟老师的联系比大学前三年和出社会以后是要紧密一些,然而我从未听说学校老师在这期间有啥负面传闻。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十年前度娘贴吧、校内bbs和人人网还是学生们论学证道、八卦风花雪月的好去处。

虽然我们不是很熟,但好奇心使我去他朋友圈下留言关怀:“老白,遇到啥事了?”

话一发出我发现他朋友圈下多了好几条类似的评论,看来和我一样不明真相赶来吃瓜……哦不、关心的同学们还真不少。

老白显然正在气头上,没多久就给了统一回复:“气死我了!咱们院的老师居然跟我借钱!”

如果师生关系亲近的话借钱没什么问题,瞧着老白这话,两人肯定不熟。不熟的老师跟学生借钱,这能是「借」吗?借了不还,咱好意思张嘴管老师要回来嘛?

老白怼他没错,不过我总觉得离“气死老好人”还有一步之遥,真相必然不是这么简单。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借钱总有个名目吧,我私聊他继续挖掘:“这老师找你借钱干嘛?”

“说到这个我更来气,他自己要给领导送钱求人办事,因为怕被查到不方便自己出面,所以让我往领导的账户打钱!”

也许老师的恶行实在罄竹难书,老白直接将一串语音甩了过来。

“我的天呐,哪个老师敢这么膨胀?”

这可不仅仅是跟学生伸手要钱了,还当着学生的面公然行贿领导啊!此君的行为毫无疑问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身为法学院的老师居然不尊重法律,何其讽刺!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尽管老白义愤填膺,大概还是想给这位老师留点颜面:“是谁我就不说了,只能说我以前很尊敬他,一直以为他是潜心钻研学术的君子,想不到人品如此恶臭。简直失望透顶!”

他这么一说,我脑海中浮现出几位老师的影子,却直觉有一丝不对劲。

老师向学生索要钱财,但同时在该生面前留下行贿领导的把柄,这概率有多大?

要么他智商有待检测,要么有恃无恐不怕举报。这老师属于哪一类?

我又问:“他怎么找上你的?”

“他套路我!打电话找我,我想着这不是快毕业了嘛,可能真的有事要交代,就答应了……”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从老白口中,我了解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位老师先让老白去办公室,老白如约而至却发现人不在,打电话询问却得到去学校附近某银行等候的指令。老白等啊等,仍是不见老师,又重拨确认,对方这才暴露目的是借钱。

“那你借了吗?”

“我立马给拒咯!我绝对不吃官场潜规则这一套,他能把我怎样!”

“从头到尾你见到过他本人吗?”

“没,一直用电话联络,”老白这两条语音隔了几分钟,出口又是毫不留情地嘲讽,“可能他也明白自己做的事见不得人吧,呵呵。”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听到这里我心里有数了:“老白,你仔细回忆回忆,第一通电话里对方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老白竭力模仿对方的语气,听起来充满了官威:“‘白唐,来我办公室一趟,我有事找你。’”

“那你怎么回的?”

“我问他是谁,他说‘我是谁你不知道吗?’我就问他,是某某老师吗?他就满意地嗯了一声。”

“这不完事了吗?你自己认下的人!”我哭笑不得,“对方就一骗子,甭管你猜是谁,给出个具体人名他就顺势应下啦!

“不可能!他说话的口音和语气都说明他就是那老师!”老白犹自不信,我们的对话不了了之。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至于为什么我认为是骗局,并非我在那一刻如有福尔摩斯附体,而是我有相同遭遇,只是没有发展到去办公室那一步罢了。

到了晚上,老白朋友圈发出一则致歉声明,大意是因遇到电信诈骗误会老师了,如今还背锅的老师一个清白。我问他改变态度的缘由,他说:“好几个同学私聊我说经历过。”

再到后来,我翻到了越来越多类案,许多被害人并不像老白这般幸运避开了陷阱,他们对犯罪嫌疑人的话深信不疑后进行了转账。

纵观整个骗局,骗子利用的不就是被害人畏惧上级、相信“潜规则”存在的心理吗?

反观老白,他从未接触过相关诈骗普法,却因为坚守自己心中的正义而躲过一劫,想想是很耐人寻味的。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我们学校的不幸!”

卢新宁

曾经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现在的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

卢新宁说过: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信仰。

心中有光,眼里才能生光。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黑暗,因为始终有人在坚守。

愿像老白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类诈骗案件越来越少。

作者丨绿暗刚

本文为我院检察人员原创随笔,不代表我院立场

吃了暗地里流传的“聪明药”,是变学霸还是瘾君子?

举报有奖,快来提供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吧!

real干货!案件查询、预约阅卷全解惑!

※网摘图片 | 涉及版权 | 联系我们 | 即刻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