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地名中的“營”、“寨”、“堡

地名是一個符號,也是一個密碼,古老的地名能夠解讀出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在既崇文又尚武的興化,曾經形成不少與軍事相關的地名,如“營”“寨”“堡”。但這些地名已經或者即將消失,這些地名的消失意味著一段歷史的湮滅,一種文化的斷層。

興化地名中的“營”、“寨”、“堡

“營”,即軍營、營盤,指軍隊駐紮的地方。“營”的地名應用多在興化東北部和城區,它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先後形成的。

城區的舊地名中有“營頭”“東營”和“西營”,“營頭”和“西營”的地名已經消失,“東營”雖在,但被拉長了。

“營頭”指今武安街以北與北小街以南之間的一段路面,即今府前街偏東的一段。“西營”指今馬橋路與馬家圩之間,歷史上的“東營”僅指今東營街婦幼保健院以北的一段。

這三處“營”,都源於明代在城的駐軍。明代實行衛所制,興化設千戶所,隸屬高郵衛,轄兵千餘。千戶所即駐軍司令部,設於縣衙(今金富商業街朝南大門處)西側,即今劉熙載故居(小關帝廟巷)至英武路中。在城駐軍分設中、東、西三營,東西二營皆為守城部隊,駐地靠近城垣。中營則為機動預備隊,駐於近縣衙的寺廟中。此地明初為華光五帝祠,明中期改為關帝廟,毀於日寇轟炸,建國初改設新華電影院,今為金富商業街東部商鋪。由於中營駐於寺中,寺前的一片空地便名“營頭”。

興化地名中的“營”、“寨”、“堡

明代駐軍除城區部隊外,尚在境內設七處營地,實行軍屯。據明代嘉靖《興化縣誌》記載,“屯田10500畝,分為七屯所,每所屯兵50名,共350名。每名領種屯田30畝。”

這七處屯所也稱作“營”,分別為:

1. 北芙(蓉)營及八尺溝(在今釣魚鎮範圍內)。

2. 火燒鋪營(即今文遠鋪)、南芙營,孫家窯營(皆在今釣魚鎮)。

3. 盧家壩營(今屬大鄒鎮)及上下五旗(地名已消失,待考)。

4. 官莊營(即王官營,今昭陽街道花園路北部)。

5. 黃莊營(今屬安豐鎮)。

6. 車家營、簡家營(今屬大鄒鎮)。

7. 橫涇營(在今千垛鎮橫涇河東側)。

此外,由於軍籍屯兵增多,田畝擴大或因水災變化,鍾家營(今屬永豐鎮)、葛垛營(今屬徐揚)亦曾為駐軍屯兵處。

到了明代嘉靖年間,海疆不靖,倭寇作亂。興化縣境東達南黃海灘塗,而串場河以東竟成倭寇出沒之地,劉莊白駒成倭寇據點。嘉靖三十六年(1557),為阻擋倭寇西下內侵,加強軍力部署,除緊急調集官軍安營紮寨外,又從各莊招募精壯壯丁組營分駐。

城區三營及壯丁登城巡守,並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如葡萄牙大炮、爪哇火槍。

又於海溝河東段設置營盤阻擊倭寇內侵。當時串場河局部堵塞,通往內地的水道主要是直通白駒的海溝河。於是設大營(今大營鎮駐地)於海溝河東段北岸,於大營以西、海溝河南岸設小營(今屬徐揚)。再設西小營(今屬永豐鎮)於小營西南白塗河畔,設章營(今屬老圩鄉)於大營西北。四營聲氣相通,互為犄角。在軍中素有“鐵面將軍”之稱的千戶許翀親率七百健兒馳騁於串場河畔、四營之間,以備白駒倭警。嘉靖三十八年(1559),副總兵劉顯移兵江北,興化諸營出動,合力圍剿。終於取得劉莊白駒的茆花嶺大捷,斬首600餘級,葬成劉莊倭子墳,解除了心腹之患。

在興化,最早稱為“營”的應該是北芙(蓉)營和南芙(蓉)營(今皆屬釣魚鎮)。形成於元末,為元朝名將董摶霄所設置的芙蓉寨。其時元朝宰相脫脫傾全國之力號稱百萬雄兵圍剿張士誠。留守興化的10萬義軍分駐大縱、得勝兩湖水寨,董摶霄於兩湖之間、海溝河南岸設芙蓉寨,南北七里,內設機關,引誘兩湖義軍攻寨,斬殺數千人。這段歷史為施耐庵水滸中“三打祝家莊”提供了素材。進入明代後,於此設芙蓉鎮(今不存),並於南北芙蓉村設置營盤。

上述叫作“營”的地名給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歷史信息。

興化地名中的“營”、“寨”、“堡

“寨”和“堡”從字面上看是有區別的。“寨”的本意是指防衛所用的木柵欄;而“堡”則指土築的小城垣,即土圍子。但都引伸為軍事上的防禦建築和駐軍之所。

“寨”在興化的地名應用有三處。即今隸屬合陳鎮的卜家寨,沙溝鎮的仲家寨和永豐鎮的劉家寨。

卜家寨與軍事無關。它是由“百賽”訛音轉化而成的地名。北宋時曾於此建佛教寺廟“百賽院”,因水災毀於南宋。同時構築的還有一座“黃陂院”,那座村莊便叫做黃陂(邳),一直沿用至今,隸屬沙溝鎮。以著名寺廟名稱取代村莊舊名的現象在各地都有例證,如開發區的安基(寺)村,新垛鎮的觀音寺,陶莊鎮的判刀廟,荻垛鎮的彌陀寺,茅山鎮的青龍寺等。

仲家寨和劉家寨都因軍事設施而被命名。

仲家寨四圍環水,北去不遠便是花粉蕩、郭真湖。象一座孤島被包圍在水蕩荒田之間,地形險惡,匪盜出沒。元明之際,仲姓聚居於此,築寨防衛。

劉家寨則因元末群雄競起,劉人(仁)傑召子弟起兵抗暴,築成劉家寨。最初投奔張士誠,為管軍元帥。後於至正二十六年(1366)歸附徐達,為攻掠江淮的先鋒大將。攻鹽城,取淮安,克寶應,收興化,立下赫赫戰功。洪武元年(1368)被封為鎮守興化的掌印正千戶。

興化地名中的“營”、“寨”、“堡

興化以“堡”命名的村莊則多於“寨”。尤以圩南地區“九寺十八堡”而聞名。由於政區的變化,一些“堡”已經不在興化境內,如滷汀河畔的吳家堡今屬揚州江都區。現存境內的“堡”有:

戴南鎮的史家堡、孫家堡。

張郭鎮的郭家堡、杭家堡。

沈土侖鎮的穆家堡(今名薛鵬)。

陳堡鎮的陳家堡、蔡家堡,東里堡和西里堡。

陶莊鎮的柯家堡、卞家堡和戈家堡。

這些“堡”都地處水網密佈或諸河相匯的要衝之處。在社會不靖、兵匪騷動的元末明初築堡自衛,而留下“堡”的地名。

在境內西北片,“堡”的地名有:中堡鎮駐地中堡。沙溝鎮的時堡、傅家堡和譚家堡。同樣都處於河湖葦蕩之間。中堡的地形尤為突出,前有吳公湖,後有大縱湖,中以鯉魚河南北連接,中堡莊恰處於沿河兩岸,形成“七橋煙雨,兩湖勝蹟”的美景。“金沙溝,銀時堡,中堡莊的銀子動擔挑。”然其地形兇險,四圍蘆葦蕩中,殺機四伏,無“堡”不能自衛,因地處兩湖之中,故稱“中堡”。由於宋元以來,黃河奪淮,滔滔洪水沖刷,不知何朝何代,土堡已經坍塌消失。到了清代,興化把總署在中堡專門設立一處軍事派出機構——外委署,派兵常駐。還曾建過一座關帝廟為營盤,配備快船火槍遊弋示威。

時家堡為宋元時期興化“顧南時陳”四大族之一的時姓聚居處,地處數縣交界的邊陲之地,北有花粉蕩,東有沙溝南蕩,茫茫一派,於是早在宋代便築堡練勇。從這裡走出了興化有文字記載的武科進士時大有和文科進士時夢琪(開科第一)。

傅家堡和譚家堡則分設於仲家寨兩側,形成“堡”、“寨”相連、聯莊自衛的格局。

此外,尚有隸屬大垛鎮的許家堡,地處唐港河與梓辛河十字相交處,地理位置同樣險要。

隸屬於昭陽街道的城堡,則是南宋版築興化城池後,於城之西北另築的一處防禦性屯兵小城。再以後又於興化城東北角上官河築了一處“新城”,共同應對北方之敵。那新城關門之下有一處陳姓聚居的村莊,古名千步莊,到了明代為區別於“灶戶陳”便稱“關門陳”。

興化地名中的“營”、“寨”、“堡

刀槍旗纛構成的“營”,土築的“堡”,木製的“寨”,以及形成“營”“寨”“堡”的那個兵刀相向、鹽梟水匪橫行的年代早就離我們遠去了。但地名留下了,它應該留下,也必須留下。這留下的不僅僅是個地名符號,而是留下了一段歷史、一種文化,更是一縷鄉愁和家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