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80分的人,90%都是這樣子練習

申論80分的人,90%都是這樣子練習

“得申論者得天下”一直是公考界的普遍認知。申論,就其形式來看,即根據材料進行作答和寫作;就其題型來看,包括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貫徹執行以及申發論述。在備考之初,有的考生可能認為申論考察點過於主觀、短時間難以提高;但只要進入備考階段,會發現只要理清材料邏輯、把握題目要求,便能切中要點,取得不錯的成績。

“變”——轉變應考角色,破解申論謎團

“入水識魚性,近林知鳥音。”“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轉變應考角色,站在準公務員的立場在申論考試中闡明觀點,用詞達意是破解申論謎團的根本所在。申論考試的本質決定了作答申論必須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問題,觀點要契合公務員身份。身份決定立場,立場決定觀點。

在作答申論試題時,要求所有大家持論務正,服從主流。在日常事務中,不斷地發現和解決問題,是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申論考查的也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在作答申論時也要採取務實的態度,首先,應客觀地承認問題,承認問題的現實存在及其嚴重性,不迴避問題;其次,應辯證的分析問題,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各種原因,總結各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最後,應積極地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只是開始,解決問題才是結束。對於政府來說,只有妥善解決問題,才能維護政府的公信力。以上是準確作答申論的基本方略,更是體現應考者合理作答意識的關鍵所在。

由此可見,在申論作答中,如何站在政府立場闡明觀點,突出主旨,確定立意,大家一定要準確把握角色,仔細掂量!

“學”——學習政策理論,掌握答題方法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理論政策水平體現著公務員的基本政治素養,大家必須通過加強理論政策的學習與儲備,才能在考試中游刃有餘,得心應手。因為在申論的作答中,理論政策的儲備影響到能否準確理解材料主旨、判斷正確觀點以及文章寫作的深度,所以,學習政策理論是大家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的環節。

“做正確的事是前提,正確地做事是關鍵。”在加強政策理論學習與儲備的同時,掌握正確、有效的答題方法,也能使大家在申論應試中勝券在握,脫穎而出。作答申論,首先要從申論考試本質目的出發,瞭解申論,洞悉命題人意圖。

在這裡,我想推薦以下資料:一是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該網站皆為時事評論員文章,文風精煉,語言巧妙;二是《理論熱點面對面》。可通過閱讀該書,瞭解如何從政府角度立意寫文;三是咱們公務員考試吧微信公眾號推送的申論範文。備考時,我主要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大致瀏覽上述資源;對於特別欣賞的文章,則會細讀,以學習其行文邏輯和語言表達。此外,也建議大家熟記一些近期具有代表性的領導人名言,並留意時政熱點事件,以上皆可作為大作文的論證素材。

“練”——演練歷年真題,展開實戰較量

“腳踏實地演練真題是我們認識申論,提高申論的絕密武器。”歷年真題是命題意圖與技巧、手法的載體,是考察申論演變規律最重要的第一手資料,也是學習申論最重要、最可靠的資料。

知易行難,下筆才知差距。紙上得來終覺淺,申論要提高,關鍵得練習。我之前認為所想即所寫,有思路即可。下筆書寫,發現往往詞不達意:小題要點表達不夠準確、大作文構思不夠流暢。在練習了幾套試題之後,才逐漸找準答題狀態。所以,也建議大家正視申論,不要怕麻煩,做到有效備考。

精練真題,練習不需貪多。申論作為披著主觀題外衣的客觀題,其答題模式有規律可循,所以備考時應注重把握規律。貪多嚼不爛,勤練學透最為重要。雖然練習資料並不多,但做題時會嚴格計時,做完後將自己的答題版本與參考答案進行對照,並總結方法。就我個人而言,這樣的備考方式非常適用。

申論大作文

申論的小題其實沒有什麼可講的,踩點給分,得分點都在材料中。吃透材料,以材料為根基,一切從材料中歸納、提煉、分析出來。重點和大家分享申論的大作文。據說評閱一張申論試卷只有30秒左右,那麼申論文章的結構就非常重要。

申論文章結構要完整。結構完整,是對文章結構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申論文章考查的重點之一。一篇結構完整的申論文章,應包括標題、開頭、主體、結尾四個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都難以支撐整個文章的寫作目標。

在實際閱卷中,若文章有開頭、主體和結尾,但無標題,閱卷人會在已得分數基礎上扣2分;若文章無結尾,文章將被直接歸為四檔文。鑑於此,建議大家在作答時間確實緊張、完成作文較為困難的情況下,應具有搶分意識,首先考慮擬寫“五臟俱全”的申論小文章,確保結構的完整性。

開頭。開頭是文章的開始部分,應開門見山,有力量、有氣魄。要寫好一個別開生面、新穎別緻的開頭應把握三個標準:一要明,即明瞭曉暢,令閱卷人開篇便知曉文意;二要美,即文章開頭的寫作技巧、方法要美。如“設懸念”、“引名言”、“擺問題”等等;三要簡,即內容不繁冗拖沓,應簡明扼要。

主體。主體部分是揭示問題本質,提出解決對策的部分,應有邏輯、有層次。各個分論點的首句尤其要注意,一定要三思而後寫,要把問題的概括、觀點的申明用引人注意的方法表達出來。

第一,運用關鍵詞法。關鍵詞的主要作用是過渡,能讓閱卷老師看出文章各個部分的邏輯關係,而非單純的文字堆砌。

第二,前後對應法。主要是就對策部分開頭所提供的模式。前後對應主要是說明每個對策跟總論點的關係以及各個對策之間的邏輯關係。例:提高個人素質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堅實基礎;加強宣傳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有效手段;健全法制建設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保障。

第三,運用修辭法。一般使用的是排比、比喻、對比等,不可使用誇張的手法,以貼合申論文章真實、嚴肅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上述修辭方式時,要儘量樸實。

結尾。結尾是文章的結束,要簡明有力,有餘音繞樑之感。在結尾時可以總結深化、發出號召、首尾呼應、含蓄雋永、哲理收束、借用名言、指明方向,要言盡而意止,與前面內容自然連接,讓人產生水到渠成之感。

需要注意文章結構的邏輯性。文題必須對應,前後文能夠自圓其說、互相呼應,不同的分論點之間要體現出恰當的並列、遞進等關係。過渡和照應是使文章氣血貫通、脈胳分明的一個重要手段。

過渡,是指上下文之間的銜接、轉換;照應,是指文章前後內容上的關照、呼應。文章在以下情況下需要過渡:一是論述問題“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的轉折處需要過渡;二是文章內容由一層意思轉換為另一層意思的交接處,一般需要過渡;三是敘述與議論、順敘與插敘等相轉接的地方,也往往需要“過渡”。過渡一般有三種形式:

(1)用關聯詞語或轉折詞語過渡。一般將過渡詞語放在句子或段落的開頭。常用的過渡詞語有:由此可見、總之、因此、綜上所述、總而言之、然而、可見、但是等。

(2)用句子過渡。即在需要過渡的層次或段落之間,安排一個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即過渡句。常用“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認為”等等。

(3)用段落過渡。即在需要過渡的層次或段落之間,安排一個起承上啟下作用的段落。

照應,是使內容相互呼應。文章前面說過的後面要有著落;後面準備提到的前面要有伏筆或暗示。前呼後應,文章的結構就顯得緊湊,層次也就更為分明。照應的方式,一般有兩種:

(1)開頭與結尾照應,即首尾呼應。開頭與結尾遙相呼應,可給人以首尾圓合、結構嚴謹的感覺,也可使文章的主題更突出。

(2)行文與標題照應,這就要求行文緊扣主題,突出主題,使文章的結構更加緊湊。

申論閱卷時間不到30秒,我覺得閱卷老師也就看這些內容了。從閱卷老師的的喜好和心裡需求,討巧申論閱卷老師,出乎意料拿到高分也不為一個好辦法。

寄語

希望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希望大家不要迷信所謂的權威,所謂的簡便方法。成功從來沒有捷徑。也希望大家永遠都不要懷疑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假以時日,定能有所成績!!!好啦,這篇體會,總算是告一段落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都能夢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