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 格力 伊利 美的 萬科 平安 真正的價值不在利潤而是現金流

絕大多數人拿到一份金融產品的合同時,關注的都是本金、利息、收益……這類的名詞,而不是現金流。造成這個的原因我也不明白,但普遍現象確實如此。

基於此,許多正規和非正規的做金融生意的,就在這些名詞上玩花樣了:砍頭息、服務費、分紅、給付、生存金……各種五花八門的名詞都被創造出來。與之配套的,還會有教客戶計算利率的方法。當然,這些算法基本上都是不對的

茅臺 格力 伊利 美的 萬科 平安 真正的價值不在利潤而是現金流

以上所有的名詞,其實有意義的只有兩種:“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

要分析一份金融產品時,千萬不能掉入上述複雜名詞的泥潭中。正確的方法是把所有合同裡的條款,變成現金流入與流出,寫下來,再分析。

以中國人壽鑫享金生年金保險(B款)為例,在官網上展示的案例:

茅臺 格力 伊利 美的 萬科 平安 真正的價值不在利潤而是現金流

30歲的客戶10年期交每年10萬,第6-7年每年各領10萬,第8-15年每年各領6.5萬,第16年領406310元。請問,這款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多少?

如果掉在本金、利息、分紅之類的泥潭裡,永遠也不可能算出正確結果來。

宣傳資料和代理人都會講,這款產品是2.5%保證利率+5.3%萬能賬戶……如果讓代理人算收益率給你看,肯定算個暴高的結果出來。

實際應該怎麼算?列現金流:

茅臺 格力 伊利 美的 萬科 平安 真正的價值不在利潤而是現金流

結果年化收益率僅為可憐的1.79%。

不僅在保險產品上,在各種金融產品上,都有類似的問題。因為宣傳永遠與實際有一定距離,不可能把所有細節都告訴客戶的。比如上述的保險產品,所謂的2.5%保證利率,是先扣除給代理人和公司內部管理費用之後,賬戶裡剩下的錢,每年給2.5%。不是按客戶交的錢每年給2.5%。

這些細節通常客戶不會知道的,所以站在買方的角度,肯定不能相信賣方的一面之詞,要自己算賬才行。這裡要算的,就是自己的現金流。算不清楚賣方的賬,總算得清自己的賬吧。

為什麼不是算利潤,而是算現金流呢?因為利潤也是賣方給出的概念:你把錢放在我的賬戶裡,預計每年利潤多少。股票也是如此,年報裡都會寫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多少,每股淨利潤多少。

這些真的是投資者賺到的錢嗎?當然不是,這些也同樣是賣產品時演示的數據,或多或少都存在上述的問題。這裡不是不相信審計,而是審計也是用同樣一套體系,站在賣方的角度算的賬。即使算的都是真的對的,也不是買方的賬。

大多數人想的投資,是我投了本金1萬,本金一直在,1年後賬面收益1000塊,就認為是賺了1000塊。請問1年後我拿得回1.1萬嗎?拿得回,才是真賺了1000塊。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拿不回的。賬就不能這樣算。

投資是把現在的現金流出,換成一個資產,在未來能換回更多的現金流入。流入的現金是什麼名義,是本金、利息、分紅、給付……都不重要,因為每一塊錢現金都是等價的。

投出去1萬,這1萬就沒了,變成了一組未來的現金流。已經收到的+預計未來會收到的錢超過1萬,才叫賺錢。沒到1萬之前,都不是賺錢。做過實業、投過PE的人,這個感受會更強烈。

這個現金流入可以來自資產本身,也可以來自其他地方。每一塊錢現金都是等價的,不管錢怎麼來,必須是現金流入。預計未來的現金流入也是現金流入,只是需要折現。這,就是DCF。(作者:費悅)


文末思考:

萬寶之爭、高瓴入主格力,看上的真是背後的現金流。

一文錢逼倒英雄漢。

做過實業的人,會更懂茅臺、美的、萬科、伊利……這些企業的強大之處。

寫在最後:

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如晨星。點擊頭像,關注公號一手研報,分享全球明星股的成長紅利。在一手研報,做更確定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