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持續加大力度支持民企發展

去年11月初,中央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了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6個方面政策舉措。如今,整整一年過去,我國的民營企業在複雜的經濟形勢下,保持了穩步發展的態勢。

座談會後,從中央到地方,對民企的重視程度可謂空前,紛紛出臺扶持民企發展的具體措施。拿上海市來說,很快就發佈了《關於全面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大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今年5月,在支持民企發展方面又進一步“加碼”,出臺了《上海市鼓勵設立民營企業總部的若干意見》,以加大對民企總部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寬民企融資渠道。

就全國範圍而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31省份已有數百個支持民企發展的配套文件陸續出臺並落地。下一步,則還會鼓勵民企參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製造強國、網絡強國等國家戰略,多個重點領域將向民企開放。

減稅降負,解決融資難、融資貴,也是支持民企發展的重要舉措。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民企貸款累計新增3.1萬億元,佔全部國有及民企貸款增量的40.1%,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同時,今年前三季度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9644億元,佔新增減稅總額的64%。

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努力還應繼續,因為還有不少民企包括具有相當規模的民企,還面臨著各種困難。這些困難,有些有其自身原因,比如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一部分民企經營比較粗放,熱衷於鋪攤子、上規模,負債過高,在環保、社保、質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規範、不穩健等問題;有些存在外部環境的因素,比如有的地區出現了金融風險的隱患,就對該地區民企不加區別地限貸、抽貸,採取“一刀切”措施。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首先確實要幫助民營企業實現自身健康發展。這需要民企確立科學的發展觀。國家對民企的支持,不該是也不會是大水漫灌。大浪淘沙,那些不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民企,會被市場淘汰。但在當前形勢下,對有核心競爭力、有發展前景的民企,還需繼續保證和加大金融方面的支持。

雖然說,當前民企貸款增量佔到了全部國有及民企貸款增量的40.1%,但這一比例與民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仍不相稱,因為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徵: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而要持續加大對民企的金融支持力度,重要的一點是在營造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環境方面,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應被看做平等的市場主體,在金融資源的配置上應得到一視同仁的發展。

總之,民企的健康發展還需克服不少的困難,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都要翻越。這既需要政策層面的支持,更需要民營企業自身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