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生理需求,人還是更願意和同性在一起。”

“如果不是生理需求,人還是更願意和同性在一起。”

女人可以沒有男朋友,但一定不能缺少閨蜜。

為什麼這麼說呢?

曾經的我覺得女性的思維相對男人來說太窄,格局小,不愛和女孩玩~

等到自己成年並且結婚後才明白,女孩就該有個女孩的樣子,該有個女生圈子,該有個好閨蜜。

我不太喜歡用“閨蜜”這個詞來形容女性之間的友情。說不出為什麼,總感覺太廉價。

因為婚後生活總會有感到孤獨時刻,這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感到孤獨、委屈、低落時怎麼辦呢?

父母?他們只會勸你脾氣小一點,對人好一點。哪有不打不鬧的婚姻。

老公?他並不理解你,要不你也不會感到孤獨了。

男性朋友?可能無話不談,但是並不能感同身受地明白女人的感受。

這個時候只有同性朋友。

“如果不是生理需求,人還是更願意和同性在一起。”


01 第一次淚雨滂沱

你們有沒有瞬間淚崩的經歷,大雨滂沱那種?

我有。

有一天晚上,我剛洗完頭髮正在擦,最好的朋友過來隨口問了一句,“怎麼這麼晚了還洗頭?”我瞬間淚崩。

原因是,白天有一個男孩,給我說了句“好”,而我問的是“我們分手吧?”

隱忍了一天,終於在那一刻,繃不住了!

一句“官方”的溫暖,就像一根稻草一樣,抓住。

抱著她,嚎啕大哭。

溼漉漉的頭髮滴答在她的紅色羽絨服上,混雜著淚水,一直到哭到沒有淚水。

她沒有問一句發生了什麼。

就是抱著我,讓我哭。

一天的委屈,一天的隱忍,都在那一陣的大雨滂沱中釋放了……

那是我最好的女朋友。

“如果不是生理需求,人還是更願意和同性在一起。”


02 好久沒人罵過你了

第二次再有這種感受是十年以後,我半玩笑半認真地說,我還在想念當年那個讓我嚎啕大哭的人。

她說,你有病啊!你去找他吧!

好久沒有人罵過你了,好久沒有人跟你心貼心地說話了,好久沒有人站在你的角度想問題了,好久沒有人恨鐵不成鋼地因為你而憤怒了......

好久,好久了。

久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竟然那麼需要一個好朋友。

“如果不是生理需求,人還是更願意和同性在一起。”


大學畢業,各奔東西,各自結婚、生孩子,更是難得一見!好像女生的友誼比男生的兄弟情來的淺薄?

不是的。

男性四五十歲還活躍著同學聚餐的比例要比女性大的多,平日呼朋引伴的時間也比女性多得多。

後來等我成家有了孩子之後明白了:

不是女性不好玩、不喜歡熱鬧,而是家庭佔據她的太多時間和心靈空間。她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老公和孩子身上。

同是女人,你完全可以理解她們的這種不常聯繫。

我知道她在那裡,她知道我在這裡,一回頭就找得到對方;

我們都有各自的人生,但我們知道彼此的世界一直有對方身影;

不需要每天在微博上艾特來艾特去,也不需要動不動打電話寒暄,但又可以分分鐘聊到嗨皮,落淚時永遠肆無忌憚。

也許是因為我們相似,也許是因為我們性格互補,我感性,你理性。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更容易走進彼此。我們是彼此的底氣。

“如果不是生理需求,人還是更願意和同性在一起。”


03 只有朋友是自己選的


大S說,“自從結婚有了娃之後,感覺只有蹲廁所的時間和空間是自己一個人的。

說這話時,大S並不是抱怨的語氣,而是沉溺在家庭幸福之中的一臉驕傲。

這就是女人。

後來,大S和妹妹小S、阿雅、范曉萱一起錄製過一個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其實現實中像她們這種能維持二十多年的友情,實在少見。

還是說經濟水平決定上層建築,沒有那多麼多糟心的生存問題,我們也樂得天天在一起吃喝玩樂。

“如果不是生理需求,人還是更願意和同性在一起。”


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一定會永遠順著你,在你做錯事的時候,不一定會毫不客氣地告訴你。

真正的閨蜜情,常常可以走一生。

哪怕你結婚生子,哪怕你移居他鄉,你們之間的情誼,都會一直在。

友情,遊離於生活之外,卻又從來沒離開過。只有這個關係相處起來最輕鬆。

為什麼這樣說?婚姻?你總不能感到不適就離婚吧。

原生家庭?你總不能換個爹媽吧。都不是自己能選擇的。

只有朋友是我們自己選的!

有句話說,“如果不是生理需求,動物(人)還是更願意和同性在一起。”

當成年之後,會越發覺得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