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宅第門匾有故事

潮汕民居的門樓裝飾性很強。其中,最能引人注目、最能體現宅主的身份和文化取向的是門樓上方突出的門匾字。在眾多門匾字中,以“第”字命名的門匾很多,如“大夫第”、“通奉第”、“郎中第”、“儒林第”、“進士第”、“明經第”、“將軍第”、“騎尉第”等。潮汕宅第門匾題字從內容上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潮汕宅第門匾有故事



以官銜官職命名。本人或先祖做過官或因善舉而被朝廷褒獎,授予各種官銜的,建造宅第時便以其官職來命名,以顯示宅主顯赫的身份、地位。這類型門匾最多,潮汕各地隨處都可見到,如潮州市區甲第巷的“資政第”、“外翰第”(刑部官員的雅稱),潮安縣龍湖鎮龍湖古寨裡的“太卿第”、“方伯第”(明清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繡衣第”(皇帝特派官員稱繡衣使者,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稱“繡衣御史”)、“侍郎第”,彩塘鎮水美村的“少卿第”,揭陽市區的郭子奇故居“太史第”,揭東區港畔村的“大夫第”,澄海城區的“觀察第”,蓮下鎮蔡寮村的“榮祿第”,程洋岡村的“中憲第”、“中書第”,隆都鎮前美村的“郎中第”、“通奉第”、“太守第”,雲路頭村的“冬官第”(明清時六部之一的工部叫冬官)等。


潮汕宅第門匾有故事


以科舉稱號命名。科舉考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中者分別稱為生員(秀才)、舉人(第一名叫解元)、貢士(第一名叫會元)、進士(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以科舉考試得中稱號來命名的宅第,在潮汕各鄉村也常可見到,如潮安縣金石鎮仙三村的明代文狀元林大欽故居“狀元第”、揭西縣棉湖鎮的曾習經故居“進士第”、空港經濟區登崗鎮浦廈村的胡一化故居“解元第”等。


潮汕宅第門匾有故事


以戰功戰績命名。這類門匾皆因先祖或本人在戰爭中屢立顯赫戰功,威震四方,而得到朝廷或上級嘉封,建造宅第時門匾命名多取含有“軍”、“武”等字,如揭陽市區的“昭武第”、“威武第”,惠來縣葵潭鎮的翁照垣故居“將軍第”,南澳縣深澳鎮的洪名香故居“振威第”、“軍門第”等。

以姓氏命名。以姓氏命名的如澄海區隆都鎮隴美村的“黃氏家第”。


潮汕宅第門匾有故事


以美好願望命名。揭陽榕城區新泰興的“延慶第”,含有福澤綿延之意。

潮汕宅第門匾,雖然只有幾個字,卻包藏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社會影響力。一塊門匾往往代表著一個時代,記載著一段歷史,敘述著一個故事。例如,揭西縣棉湖鎮的曾習經故居“進士第”,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曾習經中進士後所建的。惠來縣葵潭鎮的翁照垣故居“將軍第”,創建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是翁照垣成名後回鄉所建的宅第。這些不同朝代,古色古香、莊嚴凝重的宅第門匾,成為十分珍貴的文化遺存,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

潮汕宅第門匾往往融書法、繪畫於一體,許多門匾多拜求名家或當地知名人物為之潑墨書寫。這些匾額字體千姿百態,或蒼勁或俊秀,流韻傳神。它們既為宅第增添文化氣息,提升知名度,也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一個欣賞和學習的好去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