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會孩子理財?

昔日丶憐惜丨


怎麼樣讓孩子學會理財?現在一些父母也開始考慮這個問題。很多人認為孩子還小,沒有必要去學習理財,等他大了工作了自己自然而然就會理財了。

理財這個觀念,應當是從小就開始培養了,潛移默化的在孩子的心裡種下理財的種子。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一點點培養孩子學會理財呢?



培養理財意識

很多十六七歲的孩子不太會“一分錢,一分打算”,心理專家指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生存壓力,不容易理解經濟環境的影響。

為了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庭未來規劃,在具體的事務中給他有直觀的感受。比如為上大學、度假、房屋貸款而必須的儲蓄。

要學會提前做打算,節約並不等於小氣。另外,還有不少家長用做家務換取零用錢,讓孩子明白錢財來之不易。

日常的家務活不要事事都給孩子錢,讓他覺得任何家務事都是“付費服務”,可以有選擇地安排。



有規劃的花錢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亂花錢,給孩子的零用錢比較少,這樣做的弊端是,孩子養成要花錢就伸手要,一有錢就花光的習慣。

以一週或半個月為週期,讓孩子自己安排零花錢的開銷。一開始孩子可能管理不善,很快把錢花光。

但長久下來,他會意識到用錢必須有度,就能養成規劃財務的習慣。另外,在逛商店時,孩子若喜歡什麼就非要什麼,可以給他一個固定的額度。

讓他在額度內自由選擇,這樣孩子也不會隨便亂花錢。等孩子養成了良好的規劃習慣後,還可以給他申請銀行賬號,讓他自由支配存取。



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

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和培養其他習慣一樣,需要鼓勵和獎賞。

在孩子剛開始學著理財時,家長可以給與他適當的獎勵。比如這個月如果能存下錢,就能得到相應數額的獎勵。一般來說,在三個月後,孩子就能自己維持良好的習慣。

做好孩子的理財教育,父母應該做什麼

第一,對孩子的理財教育要持有持續的關心和支援。

第二,要掌握教孩子理財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金融知識。歸根結底,唯有父母先學習理財知識,才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理財教育。

讓孩子學會理財首先得自己有一些理財的基本知識和概念,然後懂得小孩子理財的一些技巧。

孩子不需要培養理財意識本身就是一個不正確的想法。理財可以很讓孩子對自己的資產有了解和認識,可以培養孩子的一些其他的技能,比如負責任什麼的。以上就是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理財?的一些相關信息,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理財就是理生活,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學習理財那些事。

希望大家在理財的道路上有所收穫。


豆豆在成長


為什麼孩子的為人處事、生活習性和父母很相近呢,因為孩子從小就開始模仿父母的生活習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然也包括理財。所以培養孩子的理財技能,首先得父母身體力行,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我有個同事小A,是一個男孩,記得有一次我們去超市,發現他總是花並不多的錢,而能買更多的東西,並且從來都不多買,假如買蘋果就最多買兩個。

其實這是個簡單的例子,但是就可以看出小A是從小就養成這樣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一次性傳授的嗎?顯然不是,唯有父母平時的身體力行才可以。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是小氣、斤斤計較,其實這不是,反而是一種節儉,一種理財技能。理財不僅僅是投資股票、基金,生活中會花錢也是一種理財。孩子學理財,也大可不必一定要學股票、基金等專業的技能,其實學會生活的財務規劃,學會生活也是一種理財技能。

就如很多父母要求自己孩子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可是你去翻遍整個家裡,連一本書都找不到,孩子怎麼能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假如父母本身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家裡好幾個書架,假如平時不打麻將,不看電視,不玩手機,有時間就讀書,自己的孩子想不喜歡讀書都難。

就如有名的現代作家王小波,從小喜歡讀書,可謂飽讀詩書,學富五車,是平白無故就喜歡讀書的嗎?不是,因為從小家裡除了書就是書,有事沒事就看書,自然就喜歡上看書了。

所以,父母平時的生活習慣、愛好是培養孩子愛好的最好老師,潛移默化的力量不可忽視。

教孩子理財不可怕,也不難,難得是我們父母得改變,得身體力行。

比如,父母平時多讀財經書籍,多讀理財啟蒙書等,最不濟家裡要買點理財啟蒙書籍等,讓孩子隨手可以翻到。

又比如,父母平時就要在孩子面前進行記賬、規劃財務等理財事務,從而再平時的生活習性中慢慢引導他,啟發他。

這種從小啟迪孩子做一件事,總歸好於長大了逼迫他,且效果會更好,其實不止理財,很多事情都該如此。


小魏看房


我教我的兩個孩子理財是從他們的壓歲錢開始。

今年收了壓歲錢之後,他們不再像以往一樣乖乖的上交,這時候我想到了一條妙計。我跟他們說,只要你們把錢放在銀行裡,這個錢就能夠生小錢,然後你的錢會越變越多。兩個孩子一聽,馬上就把他們收的壓歲錢全交給我。我挑了兩個股票型基金,將他們的壓歲錢全存了進去。

雖然從過年到現在股市幾經起伏,可是他們的原來買入的金額竟然還增長了20%多。我會給他們定期看賬戶裡的錢,說你們的錢又生小錢了哦。他們都很高興,現在手頭一有點零錢馬上就交給我,說媽媽你幫我存起來,我要讓我的錢越生越多。

平常他們要是想花點錢買零食玩具什麼的,我就會提醒他們,那我把你幫你把錢從賬戶裡取出來,就不能再生小錢了哦。這個時候他們會很謹慎的考慮一下,到底是要買還是不買,有的時候他們會放棄,有的時候會堅持買,那我也遵從他們的決定,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去培養低齡的孩子們理財是比較好的一個方法。



會理財的勇敢心


教育小孩子理財之前,為人父母也去了解一些理財知識。財商學校是不教的,只能家長自己教。如果家長不教,以後也會有人替你教。比如商家,各種偽精緻生活,提前享受等等。

我家孩子大概是上幼兒園的時候開始設計到一些基本的理財概念,比如工資,負債,資產等。也是她問我就回答她,然後舉例些身邊她能認識的人和接觸到的事情給講。

現在到了小學,零花錢什麼每週發一次,自己支配。壓歲錢知道存起來,說要養 “大白鵝”,給她下金蛋。我們就了張卡給她,讓她自己存,自己管理。平時只是給她建議,她自己做決定權。(白鵝的出處是來自於一本兒童理財書的理財方法)。

說句題外話,前兩天情人節,小姑娘自己主動拿錢出來請我跟她爸爸吃甜品。問她原因,說要讓我跟她爸爸感情更好,所以她給我們過節。通過這件小事,可以得出結論,不用擔心年紀小就灌輸金錢,會讓兒童吝嗇,小氣等。


愛理財的寶媽


從我的經驗是,讓孩子感受到賺錢的樂趣!我記得我九歲那年,1998年,讀小學二年級。農村的,家裡條件一般,我就去野外抓鱔魚,那次抓了一條大鱔魚,販子給了我5元錢,98年,在農村,對於一個9歲的小孩,5元錢好多啊!那時候學費才20多。就這一件事,開啟了我濃厚的賺錢慾望,小學三年級開始養蠶賣,壟斷當地小學蠶市場,那年賣了一百多!所以,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培養他對金錢的認知和慾望,讓他自己通過努力和創造來獲取金錢,並教他如何理財,從小帶他學習實踐金融行業。


小昭看財經


基於一些讀者朋友們的建議,筆者在2018年開通了《小烏龜資產配置》網絡公開課。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一些關於本公開課的各種相關信息。


(1)網絡公開課,和你出版的書本,以及平時寫的文章有何不同?

答:《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是對於本人寫的小烏龜投資智慧系列的有效補充。

在網絡公開課中,我可以藉助多媒體的形式,針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更加豐富和深入的解讀分析。如果僅是乾巴巴的文字,對於一些非金融背景出身的讀者可能會比較有挑戰性。而多媒體的網絡公開課,則有更強的互動性,並且適合那些平時有比較多的碎片時間,而不一定有空靜下心來看書的讀者朋友們。

該公開課共有五大章,每一章又包括9~10個小節,每個小節時常為10~15分鐘左右。讀者朋友可以在有空時分批進行學習,每次學習10~15分鐘,在試圖消化的過程中記下自己遇到的問題,定期和本人進行溝通討論。

《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同時組織定期溝通會。我們的工作人員會提前聯繫公開課學員,收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惑,每個月組織本人和學員們通過微信進行語音互動,回答學員們的各種問題。


(2)《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適合哪些讀者觀眾群?

答:主要適合兩大人群。

第一類是在校大學生和剛工作2~3年的年輕人。對於這個群體來說,本課程最大的價值在於幫助他們系統學習投資理財知識和實踐方法。如果他們將來有考CFA的打算,那麼本課程中覆蓋的很多內容也能幫助他們對CFA知識點有更加透徹的理解。

第二類是70後和80後。對於這個群體來說,本課程最大的價值是可以幫助他們自己動手,實現科學和系統的資產配置。


(3)《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的目標是什麼?

答:本課程的目的,是幫助學員從理論到實踐,學習並掌握一套基於嚴格的證據支持,完整可行的投資理財方法。

我的願望是:各位學員在完成這套課程後,可以自己動手實現科學的資產配置和投資理財。

同時,我希望本課程的學員們在遇到銀行理財經理、第三方理財機構理財師,基金經理,券商客戶經理時能夠慧眼識珠,很容易就看出他們售賣的產品的風險、邏輯和蹊蹺之處,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個聰明理性的投資者。


(4)《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主要覆蓋哪些內容?

答:本課程主要包括五大章。

第一章:大類資產概述。

第二章:金融投資理論及應用。

第三章:錯誤的投資習慣。

第四章:基金深度分析。

第五章:資產配置實操指導。

每一章下面的小節內容如上圖所示。本課程每週發佈一節,時長為10~15分鐘。總計50節課左右,大約1年播放完畢。購買的讀者可以無限次回顧重複學習。

在每一節課程的最後,本人會向觀眾們推薦一本相關的經典書籍,作為課外擴展讀物。


(5)如何申請學習《小烏龜資產配置》網絡公開課?

答:目前本公開課僅在網易雲課堂上發行。

在網易雲課堂中搜索”伍治堅“,或者點擊此處,都可以找到本課程。


(6)有沒有該公開課的樣板,可以讓我先觀看一下,再決定是否學習?

答:可以的。

第一章:大類資產概述中的第一節:股票和第二節:政府債券可以免費預覽。


(7)《小烏龜資產配置》網絡公開課,和網絡上其他那些比較熱門的投資類公開課有何不同?

答: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首先,本人提倡”證據主義“。我提到的投資理念,哲學和方法,都是基於嚴謹的學術研究,有充分的證據支持。我最看不慣的就是歪門邪道,信口開河,缺乏證據支持的各種”偽科學“。

其次,筆者本人就是基金經理,管理10億左右的資金量,有十多年的基金投資從業經驗。我希望在課程中,和大家分享一些課堂中學不到的,唯有通過多年實踐經驗才可能總結出來的投資心得。

再次,本人建立並倡導的投資哲學,有比較明顯的”學院派“風格。我所採納的很多證據和研究,都來自於頂尖大學教授在頂級期刊上發表的研究論文。這和本人一貫提倡的”證據主義“一脈相承。強調證據,講究邏輯,追求高質量的分析標準,是本課程不同於其他投資類課程的主要特點之一。

因此《小烏龜資產配置》課程,更適合那些有一定學歷,已經建立起邏輯思維習慣的讀者和觀眾。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伍治堅


先說為什麼要教孩子理財?


我們有句古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理財不僅是人生中非常重大的課題,更是終身的課題。著名理財專家徐建明老師就提到,投資其實是種樹。如果說種一顆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那麼第二好的時間就是現在。孩子現在3歲,剛上幼兒園,園裡已經開始舉辦暑期集市和下午茶會,教孩子認識人民幣,用錢買東西,體會付錢交易的過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孩子更是如此。孩子逐漸長大,會接觸到壓歲錢、會需要零花錢、會面臨同學之間的交往,這都或多或少地和錢有一點兒關係。可是,直接把零花錢甩給孩子、壓歲錢全部“充公”、或者給錢讓孩子與同學應酬攀比,其實都是不正確、更不負責任的做法。早早培養孩子的財商,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財富觀,學習財富積累的方法,才是學習之外,當代父母應該給與孩子的必要教育。


再說教孩子理財,都要教什麼?


1. 選擇——讓孩子感受財富,早早做出人生的選擇。可以帶孩子到不同檔次的小區參觀,到不同家庭狀況的親友家做客,分別到高級餐廳和路邊攤吃飯。讓孩子切身體會“有錢”和“沒錢”的區別。當然,目的不是鄙視貧窮和羨慕財富,而是引發孩子對金錢的思考。在此基礎上,教給孩子理財最重要的課題——儲蓄。

2. 儲蓄——教孩子買東西消費之前,先付錢給自己。拿到零花錢、壓歲錢,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買東西,而是應該有目標、有計劃的按比例進行儲蓄。付錢給別人買東西之前,先付錢給最重要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開啟理財的實踐的第一步,實現財富的積累。


還有,要教孩子樹立財富管理,和適當的理財方法,要怎樣做?


1. 身教大於言傳。父母自己有清晰的財富目標,明確自己當前的財務狀況,把家庭資產在各類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中進行均衡配置,讓家庭財務處於良性運轉,必然能給孩子帶來深刻的影響。

2. 帶孩子閱讀適合年齡段的書籍,學習金融理財知識。比如出版近20年的歐洲著名理財童話《小狗錢錢》,這本書10年前就買來,一直躺在書櫃裡。最近讀書的時候翻出來,發現其中關於制定財富目標、執行財富目標、處理負債和正確投資的觀點和基本方案都有所涉及,深入淺出,孩子也能看懂,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比如美國作家戴維·比安卡的《藍籌孩子》,書中用165張簡單有趣的圖片說明了100的金融知識點,13歲的孩子都能讀懂股票、基金、期權、做空……這些高大上的金融詞彙。不僅適合孩子,也適合同樣希望學習投資理財知識的父母。有了這本書,相當於懷揣一本金融小詞典,再難的金融理財詞彙知識點都能秒入門,更重要的是,充滿趣味的圖片能有效激發孩子的興趣。有了興趣,一切就都不難了。

好啦,希望回答可以幫助小夥伴兒~對理財話題感興趣的小夥伴兒歡迎關注或者留言哦~


海倫兒朱


什麼課程,什麼書籍,在早期的理財教育上都沒有用,理財教育第一點,延後享受的教育。

如果小朋友愛吃零食,每天給他吃一點點,不給多,然後有一天,告訴他,如果你連續兩天不吃,第三天我給你更多的零食,或者不一樣的零食作為報酬。

這個簡單的做法源自棉花糖實驗,但做法可以是多變的,鼓勵是最好的教育,而在鼓勵之前,必須是讓孩子感受到利益和他是有關的。

有些孩子很乖巧,天生和現金絕緣,因為爸媽基本上會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覺得錢的概念很遙遠。那麼很簡單,你得讓他有支配的錢財,經歷過上面的耐力訓練之後,就要建立金錢觀念。借貸人可以是父母,不要怕利益關係有礙觀瞻。讓小朋友有小金庫,並允許他通過使用小金庫的資財,建立金錢觀念。

繼而,又是新一輪誘導,爸媽可以給出一個存款利率,然後又給予一個零花錢定額,這個,各家不同,通過計算利息和定期結算的方式,讓孩子在花過錢之後,自己去平衡自己的花銷。

這是一個順序,首先是培養耐心控制慾望,繼而是釋放人類貪婪的天性,最後是用貪婪來激發人類儲藏的天性,我們的祖先就很會存糧食和財產。這三個過程不能少了一個,實際上花錢教育是理財教育的前提,不會花錢,你給他錢他也無感。

以上都做到了,會點字長大點的孩子丟給他一本《窮爸爸富爸爸》,如果孩子不滿意父母對於零花錢的利率,可以告訴孩子,有更高利率的途徑獲得更多的錢,但是,但是,有風險。


凱恩斯


這個還真是一個很考驗家長的事情,需要家長也具備一定的知識,才能不會教錯。


1 通過理財類的遊戲,寓教於樂。

基礎教育--什麼是錢?

認識貨幣,我們大人最喜歡看小孩拿著錢扔地上,等小孩要很大之後才知道錢可以買東西。大人可以收集不同的紙幣告訴還是數額,和用途,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了。

初級教育--錢是從哪裡來的?

只告訴小孩錢怎麼花自然不行,一定要告訴她錢是怎麼來的。 爸爸媽媽天天辛苦上班賺來的,以勞動換取業績報酬,這樣可以和小孩直說,讓她明白這個錢的來之不易。

進階教育--現金流遊戲

上初中之後的孩子基本面都有一定的基本知識儲備了,一些理財類的現金流遊戲,家長也不妨和孩子一起玩,促進孩子對相關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裡面關於房產,基金,股票等相關的概念,可一併在遊戲中獲得。

2 通過家長的日常溝通,來影響小孩的理財意識

家裡通常交學費,交電費,或者值班家居以及銀行存款,理財之時,小孩在的話也聽一下。在計劃的時候可以做一些財商教育。如儲蓄的錢可以留著未來消費,如理財就是用錢生成錢之類的。有次我就有聽到一個7歲左右的小孩問媽媽,我的保險買了麼?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給孩子教授更多的內容。

3 知識類輸入融入日常生活。

我並不贊同和錢相關的事情,小孩沒有收入無需參與,因為這會影響小孩在對零花錢的安排,已經孩子獨立生活後的消費觀。

很多大佬其實在兒童時期就懂得經營賺錢了。高瓴資本的張磊,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用連環畫放在火車站來租給乘客。華興資本的包凡也是。小孩的思想和大人的教育息息相關。


有財的紋姐姐


要和孩子談錢

談錢的最好時機,就是孩子第一次提出和錢有關的問題時。

如果孩子年紀小,家長可以告訴他咱們家錢夠用,不必擔心沒玩具玩,也不用搬家換房子。小傢伙就會心滿意足,不再關心這個問題。

如果孩子大到能理解收入和支出的概念,家長就可以告訴他全家每個月的收入和支出、維持家庭運營要付出哪些成本。

教孩子管理錢

孩子能接觸的第一筆錢,一般是他們的零花錢。

  • 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零花錢比較好?

孩子上一年級時給比較合適,或者再早一點也可以。開始時給少一些,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加金額。
  • 具體給多少合適?

孩子的消費水平應該在同學間處於中等偏下,零花錢的數額要剛好讓孩子能買到想要的東西,又不能買太多,需要費心取捨想要的東西。
  • 怎麼管理零花錢呢?

家長可以幫孩子建立一個管理系統:找兩個大透明罐子,比如裝麥片的塑料桶,能看到錢,也方便放和取。

一個罐子寫上消費,用於日常購物;一個罐子寫上儲蓄,用來存錢買有點貴又想要的東西。這兩份按什麼比例分,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