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大獎劇目話劇《柳青》獻演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

福州新聞網11月7日訊(記者 邱陵)“把根紮在土裡頭,百姓揣在懷裡頭,莊稼人寫到書裡頭,《創業史》化在命裡頭。”這是皇甫村的鄉親們對柳青的傾情讚頌,是對這位人民作家的崇高讚美。7日下午,西安話劇院攜“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獲獎劇目話劇《柳青》登上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的舞臺。

文华大奖剧目话剧《柳青》献演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

劇組主創人員與媒體見面。

柳青是“文學陝軍”的領軍人物,他為了創作《創業史》,放棄了城市優渥的生活條件,帶著妻女毅然在長安皇甫村紮根14年,最終創作出史詩文學《創業史》。是什麼讓柳青做出那樣的人生選擇,尤其是在經歷了風雨磨難之後,仍然初心未改?話劇《柳青》給出了答案。全劇濃縮了柳青的人生,講述了他為了瞭解農民,為了完成文學鉅著《創業史》,與那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結下深厚友情的故事。

劇中,無論是《創業史》中的人物原型王三老漢、王家斌、劉遠福、郭安成、彩霞、雪娥,還是拜他為師的文學青年黃文海、革命戰爭年代的老同事韓健、說陝西快書的流浪藝人“快板王”等,都在他的影響下得到了精神的磨礪或昇華;他的妻子馬威和女兒小鳳,為支持他的工作則承受著家庭生活的壓力與艱辛……十四年生活的豐厚積累,成就了柳青的創作思想和文學品格,也成就了用文學作品藝術地記錄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進程和農民精神風貌的鴻篇鉅著《創業史》。

文华大奖剧目话剧《柳青》献演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

《柳青》劇照。

為了呈現出有血有肉、立體生動的“柳青”形象,主創團隊沿著柳青的生命足跡,走入他真實的生活環境,體悟他的思想情感,解讀他的精神動力,之後才著手創作。

今年6月,在上海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上,話劇《柳青》獲“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這是西安話劇院繼話劇《麻醉師》斬獲第十五屆文華大獎之後的第二個文華大獎。此前,該劇獲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優秀劇目獎”“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等榮譽。為了在中國戲劇節上有完美呈現,赴榕之前,西安話劇院再次對劇目進行精雕細琢。

文华大奖剧目话剧《柳青》献演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

《柳青》劇照。

“這次話劇《柳青》參加中國戲劇節,與全國文藝院團、各地觀眾一起共襄文藝盛事,全團上下都很珍惜這次寶貴的機會。”西安話劇院院長任雪迎表示,創作是文藝院團的生命線,用優秀的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彰顯時代精神,展現時代魅力,一直是西安話劇院不變的初心。

當下主旋律、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時代魅力在哪兒?任雪迎表示,此劇不僅為我們講述了那個時期的農民生活故事,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農民柳青,一個紮根於生活的柳青,一個書寫人民的柳青……

文华大奖剧目话剧《柳青》献演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