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每顿只花1毛钱、睡地板,23岁年薪千万、世界第一

每当说起女排的姑娘们,我们首先会想到朱婷。身为现役女排第一主攻的她,真的有很多故事。

通常,很多运动员都出生于体育世家,或许从小就接受培养,可朱婷却是个例外。她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很贫穷的家庭,而如今她所拥有的一切也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

近期,在访谈节目《中国体育英雄联盟》里,一期由邓亚萍对话世界第一主攻手朱婷的访谈,也让我们看到了朱婷作为一个顶尖运动员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付出。

排球女王

朱婷的父母都是农民,包括亲戚朋友也都没有接触过体育,兄妹六个,朱婷排行老三。家庭并不富裕,还因为照顾生病的弟弟而背负了巨额债务。

年幼时,朱婷的衣物都是大姐穿完给二姐再给到她,一年到头很难换身新衣服。而且,因为家庭条件拮据,朱婷也非常懂事,从不会向父母开口要东西,每当拿到衣服和书包也是非常小心,因为后续还要给妹妹。

朱婷的父亲也坦言,朱婷非常懂事,其他同学在校期间吃饭都是五毛钱,但是朱婷只吃一毛钱,一个星期只有20块钱的生活费。除掉需要的书费、学费等,朱婷从不向他们多要一分钱。

14岁前,她的生活都非常普通,唯一的特点就是身高高一些。一直到14岁时,由于身高的优势,体育老师认为她是好苗子,因此将她推荐到了体校。

但体校的训练也异常辛苦,朱婷日渐消瘦。有次父亲去看望她时,她也禁不住落泪,并向父亲抱怨说:“爸,你光叫我坚持,可人家睡在床上,我睡在地板上。”

父亲安慰她说:“练体育有苦有甜,没有苦哪有甜?”这番庄稼人说的话,或许是最质朴的人生智慧。也许那时年幼的朱婷感悟不出太多,但她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在2008年加入了排球队。

加入排球队的朱婷什么都不懂,任何东西都是从零开始,但瘦小的她跑得快、跳得高,非常刻苦努力。

13岁每顿只花1毛钱、睡地板,23岁年薪千万、世界第一

有次打比赛时,朱婷并没有被选中成为主力,但她主动申请,想要多上场发挥。虽说得分不多,发挥不好,但她不放弃的精神却也给教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朱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一点远远超过了其他人。

一次次的比赛、一次次的磨炼后,由于排球技艺取得了飞速的进步,朱婷的职业生涯步入了快车道,接连进入河南省队、国家少年队、国家青年队,直至郎平执教的国家队。

后来,她成为了中国女排当之无愧的“王牌”。她的霸气和牛气,早已变成了表情包红遍全球,被称为朱婷的“王之蔑视”。

2016年,朱婷凭借在里约奥运会上出色的表现,开始了海外排球生涯。在恩师的建议下,朱婷加入了土耳其瓦基弗银行,一年的薪金高达千万。和国内的女排运动员相比,朱婷可以说是中国女排薪资最高的运动员了。

多年努力,终结硕果。

朱婷,一个出身普通到如你如我的路人女孩,凭借着不屈从于宿命的韧劲,成为中国女排最耀眼的那颗星,带给国人无限的欢腾。

她身上的坚持和朴素,以及追求卓越、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的女排精神,散发着历久而弥新的动人力量,让人振奋。

上海男人30年改命史

1954年,丁尚彪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

由于出身的问题,他青年插队时只能选择条件最差的安徽淮北。那段时间,16岁的丁尚彪住在驴拉磨的房子里,每天干超过10小时的农活。后来,丁尚彪被招进了最差的集体所有制工厂,在那里遇到了同样来自上海的女知青陈忻星,并结为夫妻。

1981年,调回上海后的丁尚彪在徐汇区做了一名炊事员。当时的他已经27岁了,和他一样大的人早就成家立业,过着安稳的生活。而刚从安徽回来的丁尚彪,年纪不小,技能却半点也没有,一切都从零开始。

他几乎每晚都泡在夜校,片刻也不敢耽误。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就这样,丁尚彪一步一步做到后勤股股长,并读完了中专。

就在这时,一个朋友邀请丁尚彪一起去日本闯荡。当时的他,发展遇到了瓶颈,家里因为孩子的出生负担加重,还有了外债。

考虑再三,丁尚彪决定去日本看一看,为家庭拼出一条路。

13岁每顿只花1毛钱、睡地板,23岁年薪千万、世界第一

一来,他想在日本读点书,争取回国后有更好的发展;二来,想赚点钱,给家庭多一份保障。抱着这样的想法,丁尚彪开始准备出国留学,那年他34岁。

幸运的是,当时的日本发展迅速,工资很高,在日本刷碗一天的工资,相当于丁尚彪在上海一个月的工资。丁尚彪同时打了好几份工,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在饭店洗碗、周末在大楼扫地,一天能赚1000多块人民币。多的时候,丁尚彪一个月能存下3万人民币。

有一次扫地,丁尚彪捡到了一本东京六大私立名校试题集寄给了女儿,才上初二的女儿竟然告诉他数学题很简单。在他的强烈建议下,女儿报考了复旦的高中,并且成功的入学,为今后出国打下了有力的基础。

也是女儿一次次的进步,坚定了丁尚彪想要把她送去国外读书的想法,自己没能实现的大学梦,一定要让女儿实现。同时他自己也从没有放松懈怠,一直在自学日语、写作,为了拿到更高的工资,他还考了五份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终于,女儿考上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在电话里告诉丁尚彪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一家人已经有8年没有见过面了。

2004年,女儿博士毕业,丁尚彪也决定结束15年的漂泊,回到妻子身边。

那一年,他50岁。

丁尚彪曾说,自己一直以来做的不止是挣钱,而是彻底的改变命运。

他没什么大智慧,能给女儿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最好的教育条件。而在奋斗的路上,丁尚彪不是低头蛮干,他始终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筹谋。他对家庭的爱,表现在十五年来的点点滴滴,表现在为女儿搜集留美资料的时候、在自学各种技术执照的时候,在每一次未雨绸缪的时候。

莫欺少年穷,莫笑中年败

白岩松曾经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挣扎和奋斗,都要经历判断和抉择。”

在丁尚彪那个年代,机会都是绕着他走,他只能孤注一掷,选择远渡日本向命运发出挑战。

正如他所说,生命就好像赛跑一样,即使到了人生中段又如何,不跑到最后,谁又知道结果如何?甚至,当他圆满完成了他的赛段后,还可以将接力棒交给女儿,生命的奋斗和延续就是这样生生不息。

13岁每顿只花1毛钱、睡地板,23岁年薪千万、世界第一

反观朱婷的人生,是艰辛的,也是幸运的。一个“计划外出生”的农村女孩,因缘际会,遇到了识才伯乐,经过个人奋斗抓住了机会,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的,充满着不确定性,但却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奋斗。

对所有人来说,实干的坚持,勇敢的追梦,终有一天会收获灿烂的光明。

点击链接领取1288元红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