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大增730%靠“變賣家產”神火股份鉅額負債壓身

淨利潤大增730%靠“變賣家產”神火股份鉅額負債壓身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葛愛峰 實習生 王鑫 鄭州報道

得益於47億元探礦權糾紛了結及一系列的資產處置收益,主營業務盈利趨弱、營收下降的河南神火煤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神火股份”,000933.SZ)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卻大增730.83%。然而近年來其鉅額負債壓身,資產負債率高企,擔保風險與償債風險等隱憂不容忽視,靠“變賣家產”的盈利之路註定難以走遠。

神火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資產負債率高企主要由於前幾年公司經營擴張投資新疆電解鋁項目等,導致資金壓力比較大。

“變賣家產”淨利潤大增

神火股份於10月30日發佈三季報數據顯示,公司年初至報告期末營業收入為134.1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44%;營收下降的同時,其淨利潤卻大增730.83%為25.23億元。造成這個異常現象的原因並不是主營業務盈利,而主要源於其“變賣家產”所產生的鉅額非經常性損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神火股份的淨利潤為-2.91億元,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神火股份曾在三季報業績預告中表示,報告期內32.17億元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由於探礦權轉讓完成、地產資產剝離及資產減值所形成的。

截至今年三季度,神火股份曾與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潞安集團”)涉資47億元的探礦權轉讓糾紛終於塵埃落定,最終雙方達成了一攬子和解協議,該事項增加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28.92億元。

除了探礦權的變賣完成,神火股份還以協議轉讓方式將所持光明房產47.99%股權轉讓給了控股股東神火集團。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不再持有光明房地產股權。本次剝離房地產業務事項共增加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4.35億元。

此外,神火股份還進行了一系列的資產處置、清算及存貨跌價資產減值準備。10月30日神火股份公告顯示,由於本部電解鋁產能已轉移至雲南神火鋁業項目,神火股份對於公司本部永城鋁廠生產線及配套設備、設施,及其控股子公司沁陽沁澳鋁業有限公司(下稱“沁陽沁澳鋁業”)閒置生產線及配套設備、設施,及沁陽沁澳鋁業所持沁陽市黃河碳素有限責任公司40%股權進行處置變賣。

還對自2016年以來持續虧損的全資子公司左權晉源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實施清算、註銷。對連續多年虧損,扭虧無望且嚴重資不抵債的控股子公司河南神火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請破產清算,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和資產減值準備5.3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神火股份還存在較高的對外擔保風險。相關信息顯示,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神火股份對子公司的擔保額度總金額為154.00 億元,佔公司2018年底經審計合併會計報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的 252.97%;實際使用金額為人民幣 118.78 億元,佔公司 2018 年底經審計合併會計報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的183.41%。

“上市公司為關聯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提供擔保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經營效率,有利於供應商和客戶關係維護。”資深投資人彭泓源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但對外擔保金額過高,會增大上市公司財務風險。

鉅額負債壓身償債風險大

不僅對外擔保總額高企帶來較大擔保風險,《華夏時報》記者還發現,近年來神火股份揹負鉅額負債“包袱”,且流動負債佔比逐年攀升,導致財務費用不斷增加,更有資產負債率持續高升或使其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與償債風險。

從2014年開始,神火股份負債總額突破400億元且仍持續上升,2014年-2018年其負債總額分別為407.2億元、419.1億元、441.1億元、461.0億元和465.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流動負債佔據了負債總額的大部分,2014年-2018年神火股份流動負債分別為311.4億元、315.6億元、341.6億元、375.2億元和415.7億元,流動負債佔比分別為76.49%、75.27%、77.46%、81.40%和89.38%。

“公司流動負債佔比過高主要由於銀行貸款過多,並且公司的貸款現在基本上都是一年期的。”神火股份證券處工作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不光是我們公司,現在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獲得長期貸款都比較困難。”

過多的銀行貸款或直接導致了神火股份財務費用的持續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神火股份財務費用分別為14.72億元、15.41億元、17.18億元、19.88億元和19.48億元。

“財務費用處於高位說明財務風險較高,一旦資金鍊崩盤,公司將面臨較大的償債風險。”資深投資人彭泓源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與此同時,財務費用處於高位,存在侵蝕公司淨利潤的風險,是企業的一大隱患。

近年來神火股份資產負債率一路攀升,2014年-2018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9.62%、82.93%、85.21%、85.47%和85.69%,雖受探礦權轉讓完成事件影響,今年三季度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但仍屬於高位,今年三季度末該指標為81.53%。

“資產負債率是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資產負債率高企說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較弱,債權人的安全性較低。”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認為,公司資產負債率長期高企或會導致償債風險增加,從抗風險角度考慮,最好負債率能維持較低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