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東南大學,研究生、博士上海交大畢業能在什麼大學當老師?

勞方運


一二線城市可以去普通一本及以下院校

三線城市的211院校,像徐州的礦業大學等

或者大西北,西南的偏遠地區的985也可以試一下

你的學歷已經相當優秀,如果想去211或者985院校,只需要再去國外讀兩年博士後就好了

畢竟海龜的帽子現在還很有用

另外,如果你的博導是知名大牛,其實可以走推薦的路,我山大的哥們是院長的學生,畢業後就被推薦到了另一所985任教

當然了,一切的前提是成果要顯著,下面貼一下我們學校的教師招聘要求,基本所有高校都有類似要求



捧墨書生


恕我直言,現在國內博士進一二線城市211以上高校的機會越來越小。以我們學校為例,近幾年只要青千以上人才,來了直接副教授,籤的都是非升即走的合同。只進了一位清華博士,手上有幾篇NM。

條件一般的博士進一線城市重點高校拿到實驗師編制都算好的。

並不是說國內博士水準不夠,只是現在的環境都講究“人才帽子”,各個高校都在拼人才引進的數量,有沒有人才稱號差別很大。

前兩年還有師資博士後的說法,做完博後達到一定要求就能留下,這幾年師資博後也不好做了。

如果進高校圖個穩定安逸,可以看看小城市的高校招人情況,估計拿個教師編制問題不大。要想進一二線城市高校,可以適當放鬆編制要求,工程師,實驗員編制都還不錯。

如果要想在科研上有大發展,真心建議出國做個博後,走青千回來,這樣平臺起點會高很多。

在高校做科研平臺太重要了。最好不要圖安逸隨便進個普通高校,資源差太多了。科研的幹勁剛開始工作的幾年最重要,要是被環境磨沒了後面再想有所發展太難了。

另外,高校招人也分大小年,如果連續幾念招的人少就會適當放鬆要求,經常看到某學校一年招很多人,就是這種情況。老教授大量退休,年輕人又不夠,所以一下子要招很多人。這就看個人機遇了。


魏博士


首先要說題主的經歷還是非常不錯的,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985高校,作為一個大學引進教師的基本條件還是非常充足的。但是具體能夠進入到什麼大學當老師,我想以我們在大學工作的經歷,在大學引進教師的時候,可能還要看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所在專業

不管是什麼大學畢業的,首先要看是什麼樣的專業,因為有一些專業對於學校來講,並不是非常的吸引人,博士是非常的多,甚至很多國外的博士競爭壓力非常大。所以要看具體什麼專業,這個對於影響是比較大的。一般來講,文科類專業,可能競爭會相對比較小一些,而理工科類的專業,因為有國外高校的博士的競爭,競爭壓力會比較大。

第二,自己的科研成果

僅僅有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這樣的學習經歷還是不夠的,目前高校在人才引進的時候更多的是看具有什麼樣的科研成果。對理工科的畢業生來講,更多的就是看你手裡面有多少SCI的論文以及這些SCI論文的級別。相應的成果越多,競爭壓力也就越大。



第三,各種人才的頭銜

目前高校在引進人才的時候,都願意直接引進具有一些頭銜的人才,千人計劃青千,國家百千萬人才計劃等等這樣一些。因為這一些計劃可以直接給學校帶來一定的人才優勢,而不是引進之後再去爭取這些人才計劃。



綜上所述,如結合自己的各種經歷,如果只是一個東南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的上海交大,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講。一般高校應該是問題不大的,也就是說雙非高校問題不是很大,當然也要看在什麼地方的雙非高校。如果想進入211,除非你具有很強的科研能力,或者說專業是緊俏專業,還是有可能進入一些稍微偏遠的211高校的。


義哥說教育


這個學歷不錯,一路985,二線以下城市的普通高校,西北西南的985和211,比如蘭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雲南大學、貴州大學之類的,基本問題不大。

當然,如果你有特定的目標,目標又是那種不太好進的大學,那就看你手裡的sci論文了,一般而言,手握兩篇或以上sci,又是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基本上也都所向披靡。

不管那個學校的博士,sci是王道。既然你是上交博士,一切盡在不言中。如果不明白,看看你隔壁學校那個從傻男友手裡弄來四篇sci的女博士就行了。

你懂的。


豬隻


可以去加州理工,錢璐璐博士的經歷可以複製,連本科學校都一樣。


12116970


這就是中國的現狀,博士也未必有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付出代價超高,又不被理解。


秋風284513701


你既然博士能畢業,成果還是可以的。一般的211大學應該沒啥問題,而且你的本科也是985,很不錯,加油


龍門下的殘影


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為你解答。



近年來,網上對國內博士是否能進大學當老師的問題爭論不少,很多人張口就是“高校非青千不進”“沒有海外經歷根本別想”等等結論,實在有些聳人聽聞。確實,近年來,隨著高校空餘編制的不斷減少和人事制度的不斷深入,高校對教師招聘的要求越來越高,但與此同時,評價體系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完全以學歷取人,以及一聘定終身的情況越來越少了。目前,像211這個層面的高校,每年招聘的海外學歷人才能佔到50%就算很不錯的了,第一學歷非211高校每年也都會有。



人事制度改革給高校遴選人才提供了非常強的自主空間

人事制度改革前,高校教師是鐵飯碗,一名博士一旦應聘成功,基本上一輩子就穩了,哪怕進校後出不了成果,也還可以專做教學,就算教學也做不好,混日子也能湊合過,只要不出大問題就很難辭掉。所以那個時候學校招聘人員非常謹慎,硬性要求也非常多。即便是這樣,現在也有一些老師也是處於教學科研都不行的半廢狀態。

但實行聘用制改革後,情況就改觀很多了,特別是很多高校實行非升即走的常任軌制度後,高校招聘時就變得從容很多了。招聘時覺得好,就招進來,先做2年師資博士後,或者籤5年合同,如果5年內發現實力不行後勁不足,5年結束不再續簽即可。所以,很多高校完全放開了硬性條件,管你有沒有海外經歷,管你第一學歷是什麼,只要你有實力有潛力,先來我這裡幹著,好就留下,不行就走。所以說,並不是高校招聘標準提高了,而是教師入正式編或進入長聘的標準提高了。



題主自身能力是關鍵

對題主這樣的學歷結構,首先來說是完全沒有硬傷的,這會天然增加所應聘高校的印象。此外,每個高校都有相對強的專業和相對弱的專業,題主可以選擇普通一本的強勢專業,或者211高校的支撐專業(非公共課專業),對這兩種崗位,題主的學歷結構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比如題主在是學土木工程,這個學歷,應聘那些土木學科評估為A-以下的211高校都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前提是有招聘計劃)



但是,如上段所說,高校更看重實力而不是學歷,如果題主實力不夠強,那完全有可能被一個學歷結構更差的人擠掉。至少這樣的情況我招聘時就經常遇到。所以,對題主來說,成果才是敲門磚,學歷只是磚上鑲嵌的金邊而已。


高校人才真經


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個學校叫安徽新華學院,民辦三本,十年前的時候,招聘教師的要求是,本碩博985高校畢業,如今不知道降低要求還是提高要求了。我畢業的學校是省內一所普通一本,也有快十年了,當時我的輔導員是清華大學畢業,我們當時知道她的學歷後都很詫異,如今看來,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去一本院校當輔導員,還得競爭上崗。這些天之驕子,寧願放棄高薪,也能接受事業單位每月幾千元的工資,圖的也許是穩定和有面子吧。所以事業單位越來越高的招聘要求,大材小用,都是就業大環境的不安全感造成的。


徒步去內蒙


你要是科研成果不多隻是有名牌大學的博士學歷,那一般的二本都不願意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