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樓市進入“第四階段”,宗慶後、李嘉誠一語中的,還買房嗎?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之間2019年就剩下兩個月不到。至此,2019年的樓市總體走勢大局基本已定。

回顧過往10個月的樓市情況,用8個字基本可以概括:波瀾不驚,漸趨於"穩"。

2019年各月樓市情況情景再現:

第一階段:1月、2月,樓市陷入低迷,開發商期盼的春節返鄉置業潮,沒有如期而至,三四線的房子不再是搶手貨。

第二階段:3月、4月、5月,樓市出現了一波小陽春,此時有人擔心樓市會重現2009年的場景,由一個小陽春帶出一個大牛市。不過,擔心的事沒有出現,不一樣的行情卻走入了視線之內。

今年樓市進入“第四階段”,宗慶後、李嘉誠一語中的,還買房嗎?

第三階段:6月份開始,樓市與金融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房地產融資、信託先後被規範,降低了槓桿,防範了風險。隨後,房貸特別是二手房房貸被壓縮,合肥12家銀行暫停向二手房貸款。

6月、7月、8月、9月,70城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調城市數量,連續4個月保持在20個及以上,特別是9月份這一數字增加至28個,外加12個二手房銷售價格持平的城市,"停漲"數量創43個月(自2016年2月起)以來的新高。

第四階段:2019年的"金九"爽約,其實也預示著"銀十"的褪色。克而瑞研究中心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新房、二手房以及土地市場延續9月低迷走勢,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量同環比雙降,杭州、寧波、徐州等城市成交顯著縮量。

今年樓市進入“第四階段”,宗慶後、李嘉誠一語中的,還買房嗎?

有兩組數據對比如下:截至10月末,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共計成交2717幅,相比上月下降18%,同比減少8%;成交建築面積總計15446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降17%和22%

現在的樓市不一樣了,不同於10年、20年前的樓市了。

2019年,前10個月的樓市情況,表明了3年前提出的"房住不炒"的定位已經深入人心,並且正在顯現效果。

人的觀念的變化,影響著樓市的變化。這些年以來,人們的觀念經歷了四種階段:存錢→買房居住→買房投資→再到買房居住的過程。而買房用於居住的觀念,在2019年尤其突出。

年初之時,地產大佬李嘉誠就對2019年的樓市進行過預判,並且建議:買房子用來住的,是可以買的,因為你是用來住的,即使需要貸款,都沒有問題;但是買房子用來"炒的",就千萬不要了,樓市不再適合"炒房"。

今年樓市進入“第四階段”,宗慶後、李嘉誠一語中的,還買房嗎?

2019年,雖然還沒有結束,但是已基本上印證了李嘉誠的話。樓市真的不再適合"炒房",還指望像以前一樣躺著就把錢賺了,已不再可能。

房子迴歸居住屬性,最大的原因是房子不再緊缺。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當一件物品少的時候,很多人會忽略它的使用價值,反而去強化它的投資價值,但是,當這件物品豐富起來的時候,投資屬性就會逐漸被淡化,使用價值會逐漸顯現。

前幾年的"蒜你狠",就是非常好的一個例子。有一個朋友自以為發現了商機,高價"囤"了很多大蒜,本來想要到第二年大掙一筆。可沒想到,第二年種蒜的人太多,又趕上大豐收。這位朋友不僅沒有賺到錢,差點虧盡老本。那一年跟它有相同遭遇的不在少數。此後,再也沒有聽到有人專門"囤大蒜"。

今年樓市進入“第四階段”,宗慶後、李嘉誠一語中的,還買房嗎?

樓市不也是如此嗎。2019年,來自國家統計局的一組數據表明,"廣廈千萬間,居者有其屋"的夢想正在中國實現。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底,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為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為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

房子不再緊缺,39平方米已經與日本、歐洲等國家是一個水平了。

如何看待房子?宗慶後的話值得深思。

宗慶後曾指出,房地產現在到了以剛性需求為主的階段,房子還這麼貴,就需要注意了。

今年樓市進入“第四階段”,宗慶後、李嘉誠一語中的,還買房嗎?

房子最終的歸屬都是要用來居住的,不管你是買來"投資的",還是"囤房炒作的",最終都要流入需求者的手中。但是現實情況有二個:一是房子並不再短缺;二是超過9成的家庭都有住房(數據來自《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缺房子的並沒有那麼多。

所以,現在期望通過投資房產而獲得豐厚的回報,恐怕再難實現。說不定,錢沒有賺到,"本"卻縮水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