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大家好我是小梁老師,這兩節課主要學習“以實代虛”這個方法去解決一些特殊的數學問題。

數學本身就有它特殊的抽象性,而有些數學題目,比如附加題或是競賽題中出現的好多題目往往更加抽象。例如,有的題目看上去好像數據不齊全,有的甚至連一個具體數據也不出現,卻要我們去計算它,可真是有些難為同學們了。

怎樣解答這類抽象的問題呢?就通過“以實代虛”的巧妙方法,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我們小學生理解和掌握。


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例1】一種商品,去年底價格提高10%,最近又降低了10%。問,現在的價格比去年提價前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解題分析:這個題目學完百分數後常常出現,有少數同學讀了題目後,以為“先提高10%”,後來又“降低10%”,一定會“回到”原來的價格上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我們不妨假定這種商品“原價為100元”(也可以假定為其他數,但假定為整百的數便於推算),提價10%後則為110(100+100×10%)元,再降價10%,則得到99(110-110×10%)元。把原題中沒有給出的價格進行具體化,解題過程瞬間簡單。

答:現在的價格比提價前減少了。

請你重新假定一個數據再推算一遍,看看價格是不是同樣減少了?若改問:“現在的價格相當於提價前的百分之幾?“你能算出來嗎?不妨試一下。


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例2】齊明叔叔開拖拉機到縣城購買化肥,去時空車,平均每小時行30千米;回來時滿載化肥,平均每小時行20千米。求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題分析:有的同學列式為:(30+20)÷2=25(千米/小時),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求得的是速度的平均數,而不是平均速度。

一般來說求平均速度需要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總路程,二是總時間。這又偏偏是本題都沒有的。怎麼辦呢?我們不妨假定齊明叔叔從鄉下到縣城的路程為60千米(也可假定為其他數,但最好取30和20的公倍數,或60、或120、或180等,這樣會給整個推算帶來方便)。

注意:往返所走的總路程是兩個60千米。

由此推算往返的平均速度就不困難了:

1.進城所花的時間:

60÷30=2(小時)

2.返回所花的時間:

60÷20=3(小時)

3.往返的平均速度

60×2÷(2+3)

=120÷5

24(千米/小時)

答:齊明叔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行24千米。


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例3】同樣加工某一個機器零件,小王叔叔所用的時間比小張叔叔少1/4。那麼,小王叔叔的工效比小張叔叔高百分之幾?

解題分析:這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題目,但採用假定具體數據的辦法來化“虛”為“實”,就不感到困難了。我們假定小張叔叔加工這個零件需要4分鐘,那麼,小王叔叔加工這個零件則只需要3分鐘(比小張叔叔少1/4)。由此計算出他們在1小時裡各能加工出多少個零件,這就是他們各自的工效,計算過程如下:

1.小王叔叔一小時加工多少個零件?

60÷3=20(個)

2.小張叔叔一小時加工多少個零件?

60÷4=15(個)

3.小王叔叔的工效比小張叔叔高百分之幾?

(20-15)÷15

=5÷15

≈33.3%


【例4】在3.8和4.4之間寫出三個數,使這五個數一個比一個大,而且相鄰的兩個數的差都相等。寫出的這三個數分別是多少?

解題分析:在數學的眾多試題中,這雖然算不上是一道特別難的難題,但不少同學在分析解答這道題目時,往往因為方法不當而走了許多彎路。解答這道題目的最巧妙方法是在數軸上填答案,這樣就十分具體、直觀了。作圖如下:

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因為3.8、4.4及後來所填的三個數,它們“每相鄰的兩個數的差都相等”,所以它們在數軸上的分佈是均勻的。從數軸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所填的第②個數正好在3.8和4.4的正中間。這個數為:

(3.8+4.4)÷2

=8.2÷2

=4.1

同樣道理,第一個數和第三個數分別為:

(3.8+4.1)÷2

=7.9÷2

=3.95

(4.1+4.4)÷2

=8.5÷2

=4.25

答:寫出的三個數依次是3.95、4.1和4.25。


【例5】在線段AB上有C、D兩點,已知:AC:AD=2:3;CD:CB=1:4;又知E為AD的中點,F為CB的中點。如果EF相距5釐米,那麼,AB長多少釐米?

解題分析:這道題目的條件十分複雜,就這麼看幾遍,誰也“理”不清它們的種種聯繫。要想全面準確地掌握數量關係,必須通過作示意圖來分析它。

作圖時,先畫出一小段表示AC,根據題目中的第一個條件:AC:AD=2:3,就應將AC平均分為“2份”,再把AC延長出“1份”到D;然後又根據CD:CB=1:4,把線段延伸到B(見下圖)。

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最後在這幅圖上標出AD的中點E和CB的中點(見下圖)。

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這時我們從圖上又十分清楚地看出EF恰好佔二格半。由此求AB的全長就太容易了:

5÷5/2×6=12釐米

答:AB全長12釐米。


這節課的內容就到這裡,其他沒有講完的部分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哪些題目可以使用“以實代虛”的解題方法?學完這兩節課就會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