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忙碌,成了一股日趨風靡的“潮流”

低效忙碌,成了一股日趨風靡的“潮流”

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

文丨能量小棧

01

忙,不一定有價值!

“越努力,越幸運;越自律,越自由”,簡單的十二個字,成了絕大多數人一輩子的理念支撐。

努力和自律,是兩個十分美好的詞彙,也正因為如此,它們總是很容易的被過度包裝和肆意標榜。

我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提問。

問的是:努力和自律是什麼樣子?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的觀點令我印象深刻,他說:

我不知道努力和自律該是什麼樣子,但我明白,每一個力求上進的人,一刻都不會停止忙碌。所以不論現在的你是否有目標,又是否與成功的彼岸相距甚遠,都請不要輕易閒下來,因為忙起來的生命,才是幸福的永動機!

梁啟超曾說過:“沒有見識的努力,都是瞎忙。”

隨著各式雞湯對“忙碌等同於價值”這一觀念的不斷植入,我們似乎更加樂意被外界貼上“大忙人”的標籤,而不是作為一個遊手好閒的人,淪為口誅筆伐的對象,即便最終忙與閒達成了同樣的效果。

憑藉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社會發展的快速推演,在職場文化中催生出了一種名為“永遠在線”(always online)的理念。

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了“忙碌即為盡責”、“休息便是懈怠”的思維桎梏。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歌詞:“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誠然,“愛拼才會贏”承載著被世人所認可的正面意義,但卻被許多浮躁的人過度包裝成了“愛拼就會贏”的麻痺思想。

不難發現,人們對於忙碌的認知,更傾向於放大其功利性的一面,甚至是堂而皇之的將忙碌與“盡責”,“自律”,乃至於“幸福”畫上了等號。

低效忙碌,成了一股日趨風靡的“潮流”

但你是否也曾思考過:如果忙碌產出的價值遠小於你付出的精力,那麼如此低效的忙碌,又為我們衍生出了何種意義呢?

我曾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十分努力的人,時常會在不經意間被自己的拼搏精神感動到。

但久而久之,不停的忙碌逐漸變成了對我身心的壓榨和透支,而我卻仍在為這種“低效忙碌”沾沾自喜。

每天只睡幾個小時,在醒著的時間裡不斷的工作,不厭其煩的為自己的學習進度標榜,打卡各種學習和工作任務,曬出自己忙碌到凌晨的疲憊照,再配上一段自我寬慰式的文案。

在睡前總結時,雖然發現忙碌了一天的自己並沒有太多的收穫,可卻依然沉醉在忙碌的自我感動中,第二天,又開始熟練地將前一天的忙碌複製粘貼。

這恐怕就是大多數成年人最為真實的生活寫照。

相比於“低效忙碌”產出的價值,似乎“自己感動自己”以及“炫耀忙碌”所帶來的虛榮感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青睞。

而更為可怕的是,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害處,反而越發的以此為榮,讓“低效忙碌”逐漸演變成了一股日趨風靡的“潮流”。

於宙曾在一場TEDx的演講中說:

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個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富士康流水線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難免天生有自憐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是的,我們的“低效忙碌”其實就好像是離了靶的射箭練習,每天的拉弓都顯得毫無意義。

“低效忙碌”或許並不具備有太多的價值。


低效忙碌,成了一股日趨風靡的“潮流”

02

但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停止“低效忙碌”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存在著對“被需要”的渴望。

在不斷的忙碌中,來自外界的稱讚以及內在的自我肯定,都會很直觀的讓我們與這個世界產生共情。

而一旦長時間脫離忙碌,人們便會或多或少的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性”,思考起自己的“存在感”,進而會引發出一系列的焦慮問題。

Tsilimparis的存在主義絕望理論解釋到:

人們無時無刻忙碌的一個原因,可能來自於一種存在主義絕望。生活的意義,工作的目標,他人的期待等等,這些使我們保持忙碌的事物,不論多麼世俗,都令我們的“存在感”以及“生命意義感”得以存續。

因此,即便低效我們也仍不願意停止忙碌的原罪,在於我們需要從忙碌中剝離出自我滿足感。


低效忙碌,成了一股日趨風靡的“潮流”

03

那麼問題就在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或是擺脫“低效忙碌”呢?

既然忙碌已經成為了人們謀求自我價值的一種媒介,那麼想要衝破“低效忙碌”的囹圄,不妨從低效二字入手。

如此一來,將低效轉換為高效則成了最為合理的方式。

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有效的幫助你將“低效忙碌”轉化為“高效自律”。

  • 將事物清晰分級,作出明確規劃

曾經有一名時間管理學專家,為一群商學院的學生做了一個實驗。

他將一個一加侖的廣口瓶放在講桌上,之後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放入廣口瓶中,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

專家隨即便詢問學生,該廣口瓶是否已經裝滿,所有學生均表示已經裝滿。

於是專家又提出一桶礫石倒入廣口瓶中,並敲擊瓶壁,使礫石填滿石塊之間的縫隙。

他再一次詢問學生,瓶子是否已經裝滿,一位學生答道:“可能還沒有。”

隨後,專家又提出一桶沙子,緩緩倒入廣口瓶,使其填滿石塊和礫石之間的縫隙。

而這一次專家詢問該瓶子是否裝滿時,所有學生都表示沒有裝滿,因為廣口瓶中還能加入水。

試想,如果先往廣口瓶中添加沙子,那麼後續該如何再順利的添加礫石和石塊呢?

顯然,前者對投放物品清晰的分級,以及先後放入的明確規劃,使得廣口瓶的作用更加高效且更加富有價值性。

這為身陷“低效忙碌”的我們提供了一個十分不錯的思路——清晰分級+明確規劃。

  • 培養費米思維,面對阻礙,做極致拆解

前不久,肯尼亞人吉普喬格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馬拉松“破二”的人。

他僅僅用了1小時59分40秒,便完成了42.159公里的賽程。

這令人歎為觀止的高效成績,除去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保障外,得益於一個精英團隊的細緻拆解。

每次運動員喝完補給,提供補給的團隊均會撿起瓶子,計算攝入的能量,調整下一次的補給量,絕不給運動員造成多餘的負擔。

與此同時,團隊還會通過拆解運動員的速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阻力,來幫助運動員更好的調整與發揮。

馬拉松“破二”與其說是一位運動員的榮耀,人類對自我的又一次挑戰,倒不如說是一個精英團隊通過拆解每一米每一秒,實現了最高效率,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相對應的,意大利的一名科學家曾提出過一個高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被稱作”費米思維“。

費米思維的核心在於,將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分解支離成多個次級問題,逐個擊破。

不可否認,面對問題時無從下手,往往也是導致我們陷入“低效忙碌”怪圈的一個重要誘因。

而以拆解為手段的費米思維,在“低效”轉化為“高效”這一方面,便顯得尤為重要。

  • 定期覆盤(回顧目標,對比結果,及時修正)

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做一次具有針對性的整體覆盤。

問問自己,目標完成的如何?離目標完成還有多少差距?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高效和低效的時期都分佈在哪些時間節點上?之後該如何改進?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每個人在忙碌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與最初的努力方向出現偏差。

正因如此,定期的覆盤可以讓我們的腦子保持清醒,不輕易掉入自我感動式的“低效忙碌”陷阱中。

低效忙碌,成了一股日趨風靡的“潮流”

正如作家小巖井所說

真正的努力,應該是一種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又能時刻投入在當下和其中的自控力,並非內心煩躁和表面的廢寢忘食。

是的,忙碌的正面意義應該在於它能將我們引導向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將我們禁錮在毫無價值的疲憊中感動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