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換牛,能為年底打開反彈窗口嘛

反彈窗口解析

上交所換牛,能為年底打開反彈窗口嘛

原來的牛

上交所換牛,能為年底打開反彈窗口嘛

新牛,哈哈

上交所門前換新牛了,以前的大水牛是綠色的,低著頭,在努力耕種的那種,看著就不喜氣,現在換了一隻昂首挺胸仰望天空的大紅牛,看來上交所也想讓A股走個大長牛。這是管理層的意願,也是投資者的夢想。

據說14年的牛市就是因為把牛放到外面了,不能在屋裡困著, 現在也是放在外面了,希望市場從此牛頭向上,長牛起航!

當然,這僅僅是期望,畢竟A股還沒有走出3000點的泥潭。

上交所換牛,能為年底打開反彈窗口嘛

最近聽了個扎心的笑話:

阿根廷炒股十年賺了30倍,他說:感謝上帝,我要買個足球隊(阿根廷MERV指數十年上漲近20倍);

美國人炒股十年賺了15倍,他說:感謝上帝,我要買個新房子(標準普爾與道瓊斯十年翻了3倍,納斯達克十年翻了5倍多);

印度人炒股十年賺了20倍,他說:感謝溼婆大神,我要娶三個老婆(印度孟買Sensex指數十年翻了3倍);

中國人炒股十年,他說:不想感謝誰,就想把錢還我!

上交所換牛,能為年底打開反彈窗口嘛

十年前的11月,A股指數在3150點附近,十年後的11月5日,A股指數還在3000點下方,對於A股而言,3000點就是走不出的泥潭,內心一直有一個疑問,是我們的A股比過去更差了嗎?

如果沒有變差,那為什麼別人家的股市為什麼可以走出十年長牛,而我們的A股只能趴著,難道是A股的土壤有問題?

十年間A股經歷了很多事情,自08的美股次貸危機導致全球股市下跌,A股大跌後4萬億基建計劃,股市開啟反彈;10年創業板設立;11年通脹失控;12年地產基建投資迎來拐點,庫存上升;13年設立上海自貿區;14年經濟繼續下滑,房地產去化週期接近30個月,股市槓桿放開;15年貨幣政策寬鬆加強去庫存,股市迎來增量資金;16年政策去槓桿,股市迎來嚴監管時代;17年房價大漲,股市機構抱團取暖,消費白酒、醫藥等走強;18年中美貿易戰開啟,股市大跌,人民幣貶值;19年政策減稅降費股市估值修復;

十年已過, 未來的A股怎麼看,太遠了看不清,今年怎麼樣看,總體來說,A股今年年初在減稅降費以及結構性寬鬆下反彈,但隨後信用修復困難加之經濟下滑,指數再次下跌

,當前維持2800—3000點區間震盪。

一年當中,股市有兩個反彈窗口,第一個窗口是2月到5月,驅動因素:1.年底是解禁減持高峰期,農曆年後解禁減持額度下降;2.農曆年前是消費旺季,貨幣成本偏高,年後在銀行信貸衝動下貨幣成本下降;3.農曆年後是年報發佈期,盈利好的企業會進行分紅。歷年農曆年初大概率都會反彈,今年也反彈了。

第二個窗口是9月到12月,驅動因素:1.經歷年中的五窮六絕七翻身,指數跌到一個相對低點;2.三四季度是製造業旺季和消費旺季,貨幣需求增大,央行一般會降息等操作;3.三季度業績公佈後,一些企業的年報業績已經可預期,估值修復。

今年年初大反彈後回落,八月初新低後月底超跌反彈,當前並未開啟反彈窗口,維持60日均線上方震盪,當前並未開啟反彈的因素主要是:1.三季度GDP增速下滑至6%,信用未明顯復甦;2.通脹壓力過大,受豬肉等消費品上漲,通脹接近3%,壓縮貨幣寬鬆空間。

個人至今對於反彈依然有所期待,但信心降低了很多,不過指數雖然重要,但是實際上結構性行情一直在,最近四年指數沒上漲,但白酒、大消費等持續上漲,去年大跌中農業股、黃金概念、芯片半導體等都維持活躍上漲。今年的豬肉、半導體設備及材料都表現強勢。未來依然會有結構性行情存在,可關注團隊對於行業及個股的後續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