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引言

這是共由說「舊趣新睞」第33篇文章,舊細看有趣,新值得青睞。

在電子遊戲的浩瀚星河中,向眼前的星幕看去我們能發現無數嶄新但微小的光芒閃爍,而向星空深處望去我們能看到至今仍有許多遊戲還在閃爍著自己獨有的光芒。舊趣新睞,共由說將提燈向星河所流轉的深空不斷探索,以當今之眼細看曾經的經典熱遊。

Paradox Interactive工作室近日公開了旗下末世策略類遊戲作品《末世餘生(Surviving The Aftermath)》的最新宣傳片,並且首次公開了遊戲的相關畫面。這部作品的故事設定在一個核爆之後的末世,玩家扮演一名指揮官,帶領倖存者在這片被餘燼掩埋的新世界上努力生存下去。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遊戲做得如何暫且不知,題材或許也不夠新穎,但宣傳畫面中一個母親牽著小孩的手在新搭建的部落面前失聲痛苦,哭聲震撼人心。所以每次看到這類末世生存類遊戲,都覺得,或許這不僅僅是一款遊戲作品,同時也是一本警示世人的書。在書中你或許能夠體會末世帶給你的刺激與快感,也能感受到末世之中尋生無望的悲哀。

實際上關於"末世"的題材,各大文化作品都不少見。瑪雅人早年預言的世界末日《2012》上映便引起世界各地重大反響;《獨立日》中全球各國政府聯手抵抗外星人入侵的末世題材也顯得獨樹一幟,在外星文明入侵之時,方團結、和諧才能勝利;《三體》之中,黑暗森林法則不僅存在森林與獵人之間,更存在於宇宙之間,在高級文明打擊末世下的人類文明又該何去何從?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其實各種末世題材相關文化作品,除了能帶給觀眾、讀者、玩家一種緊張生存的快感和新鮮體驗,也是導演、筆者和遊戲製作人藉此題材為大家傳輸,居安思危而思則有備,或是禍患常積於忽微的尋生之道。切勿小巧人類所做的一點一滴,或許一個細微的動作,就成了讓人類文明萬劫不復的催化劑。

因此,接下來我們就細細品味遊戲中的末世之旅。從末世策略遊戲中體會,正如《末世餘生》中那樣描繪得道理,世界末日並不是結尾,而是新的開始;從末世動作遊戲中感受末世生存的血脈噴張;從末世警示題材中學習,人性是如何的複雜。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末世,出類拔萃的策略遊戲題材

不得不說,"末世"真的是出類拔萃的策略遊戲題材,由於末世降臨,人們還不得想方設法地活下去嗎?玩家為了活下去,各種策略在腦子裡靈光一現。

《避難所:生存》的遊戲背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末世,而是在核武器蓬勃發展的今天,各地政府為了提高民眾對核武器的認知與危害,達成一致,決定通過先進的仿真虛擬技術模擬核武器摧殘後的環境,讓民眾在其中體驗,意識到"核"的力量,呼籲世界"核"平。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相比其他末世生存策略遊戲,《避難所:生存》是真正意義上的用遊戲題材警醒世人,不是末日勝似末日。玩家要在核爆炸一分鐘之內將家人全部移動到避難所之中,困難的不是這一系列有條不紊的動作指示,而是在避難所中食物、水資源的利用和分配,真到了末日,大家才發現水資源的難得可貴。

之後還會發生一系列的事情,比如帶女兒出門搜索物資時,女兒可能會被綁架犯綁架然後變異,而綁架犯所需要的不再是金錢,而是你手中的水資源和食物,讓人無端想起西漢時期王莽篡位,造成國內一片饑荒,短短三十年時間,中華人口從5000多萬變成1500多萬。所以《避難所:生存》也好,歷史大饑荒事件也好,都讓活在溫飽世界中的我們無法想象。這大概就是這一系列遊戲作品產生的原因之一,珍惜眼前,世界"核"平!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末世策略類遊戲數不勝數,《明日之後》、《億萬殭屍》、《生者行徑》等,末日、生存、策略,交相輝映,但小編卻想說一下不是末日背景,卻能讓玩家體會到末日生存之困難的《漫漫長夜》。

《漫漫長夜》的故事背景是,飛機發生磁場干擾墜毀在加拿大北部荒原,你作為唯一生存人,將在這荒無人煙的荒原之上探索、生存。那真是和末日一樣的場景,孤寂只有你一人,沒有食物也沒有溫暖,遊戲中也有非常有趣的設定,諸如鞋子會被磨破,褲子也會因為與野狼戰鬥而被撕破,導致你的防寒能力下降。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不過更吸引人的則是,你在遊戲中一次次經歷絕望,卻在瀕臨之際看見一線希望,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體驗,會讓你感受到活著的美妙。活著真是美好啊,只要活著,好像那些煩擾著自己的諸多煩惱也都不是大問題了。這就是末世題材的美妙之處,讓玩家靜靜中感受到,生命力的力量。

末世,百裡挑一的動作題材

當然,更多玩家還是喜歡末世背景下的動作題材,與喪屍拼搏鬥出一線生機,與變異生物戰鬥打出生存的希望。所以為了讓一些奇形怪狀的生物合理出現在地球上,很多遊戲製作人想當然的借用末世題材。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貪心不足蛇吞象,這就是《生化危機》造成世界末日的緣由之一,原本與世界文明相隔甚遠的迪拜亞不落,由於部落選舉首領的原因被"文明人士"發現,名為"太陽階梯"的劇毒菊科植物從此流入人世。發現者斯兵塞將此事告知好友愛德華和馬庫斯,並建立了製藥公司保護傘。

保護傘明面上是製藥公司,實際上卻是以人體為實驗題的非法基因研究公司,只為了研究出強大、智慧生命體,謀取巨大利益。在研究過程中,愛德華意外中了"太陽階梯"的劇毒而死亡。隨著愛德華的死亡和保護傘公司的日益強大,斯兵塞利慾薰心,想一手掌握保護傘,於是暗中派人刺殺了馬庫斯。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誰知馬庫斯的手下在之後的研究下,使用"T病毒"和水蛭女王的結合,復活了馬庫斯,馬庫斯為了復仇,使浣熊市地下某研究室發生病毒洩漏,阿克雷山區一片血色霧霾,世界末日就此爆發。

《生化危機》作為末世動作遊戲的佼佼者,遊戲本身的戰鬥、劇情、畫面做得很好之外,讓玩家玩的時候血脈噴張,遊戲背景也讓人覺得荒謬。正是人類毫無所覺的貪慾,讓成千數萬個美好家庭支離破碎,讓美好的藍色星球染上罪惡的紅色。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末世,警世中體會人性複雜

《血源詛咒》的背景也不是建立在真正意義上的末世,但是對於亞楠人民來說,舊日支配者月神的降臨,足夠毀滅他們的家園,人類從此活在月神支配的夢境之中,不是末日是什麼?玩家扮演的遠方來者一來亞楠便陷入了夢境,從此便在人類的陰謀和月神的陰謀中輾轉,卻在之後的冒險中探查出事件的真相。

《血源詛咒》原始背景真的是由人類咎由自取造成的,亞楠是醫者聖地的名聲在外,為了治好各種奇異的病,無知而傲慢的人類將視線放在了"古代神祗"的遺體上,想用神祗的血液治療。誰知道神祗月神並沒有死,反而通過血液為介質瞭解到人類並對人類產生了巨大的興趣,由此產生了夢境。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月神利用人類的慾望,掌控了部分人類讓他們為它賣命,為它所控,才造成了玩家所經歷的一點一滴。所以說,《血源詛咒》可不是血源詛咒嗎?誰知道宮崎英高是用血源在刻畫月神的偉岸,還是單純用血源二字來諷刺人類埋藏在血源中的一切卑微又貪慾的罪惡之源呢?

《地鐵:離去》的背景被放在一個反烏托邦的戰後世界,核彈爆發後的世界成了一片廢墟,人們為了生存而居住在地下地鐵站中,保暖、防禦核輻射、防禦變異者的攻擊。生存壓力、文明結構坍塌、政府崩潰的背景下,讓整個"地鐵"籠罩了人性的黑暗。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比如,地鐵中生存的防備軍人在遇到其他難民的時候,就算是世界上僅存的不多的人類,他們並不會拿出糧食和新鮮血液為這些難民換血,而是槍決他們以換來充足的血液和糧食、生存空間,為了生存下去,誰都能成為惡魔。

這就是末世背景下的人性,有人為善也有人為惡,人性之複雜也只能在此之中細細體會了。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總結:

禍患常積於忽微,就是人們並無察覺的禍患起源,就可能導致末日降臨,這樣說來,也顯得有些危言聳聽了。不過和遊戲如出一轍,這些警世的名言警句,也是想讓人們明白其中的道理。無論是末日題材下的策略類遊戲還是動作類遊戲,都能讓玩家體會到末日生存之困難,而現在的溫飽有多難能可貴。

禍患常積於忽微,遊戲中生無人煙的末世,人性與末日難分難捨

人性往往與世界末日相關聯,如果你也生存在末日,你是會對那些難民報以同情之心,還是覺得為了換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物資,這樣做也無可厚非?末世或許是世界的結尾,對人性的考驗卻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