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引言

这是共由说「旧趣新睐」第33篇文章,旧细看有趣,新值得青睐。

在电子游戏的浩瀚星河中,向眼前的星幕看去我们能发现无数崭新但微小的光芒闪烁,而向星空深处望去我们能看到至今仍有许多游戏还在闪烁着自己独有的光芒。旧趣新睐,共由说将提灯向星河所流转的深空不断探索,以当今之眼细看曾经的经典热游。

Paradox Interactive工作室近日公开了旗下末世策略类游戏作品《末世余生(Surviving The Aftermath)》的最新宣传片,并且首次公开了游戏的相关画面。这部作品的故事设定在一个核爆之后的末世,玩家扮演一名指挥官,带领幸存者在这片被余烬掩埋的新世界上努力生存下去。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游戏做得如何暂且不知,题材或许也不够新颖,但宣传画面中一个母亲牵着小孩的手在新搭建的部落面前失声痛苦,哭声震撼人心。所以每次看到这类末世生存类游戏,都觉得,或许这不仅仅是一款游戏作品,同时也是一本警示世人的书。在书中你或许能够体会末世带给你的刺激与快感,也能感受到末世之中寻生无望的悲哀。

实际上关于"末世"的题材,各大文化作品都不少见。玛雅人早年预言的世界末日《2012》上映便引起世界各地重大反响;《独立日》中全球各国政府联手抵抗外星人入侵的末世题材也显得独树一帜,在外星文明入侵之时,方团结、和谐才能胜利;《三体》之中,黑暗森林法则不仅存在森林与猎人之间,更存在于宇宙之间,在高级文明打击末世下的人类文明又该何去何从?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其实各种末世题材相关文化作品,除了能带给观众、读者、玩家一种紧张生存的快感和新鲜体验,也是导演、笔者和游戏制作人借此题材为大家传输,居安思危而思则有备,或是祸患常积于忽微的寻生之道。切勿小巧人类所做的一点一滴,或许一个细微的动作,就成了让人类文明万劫不复的催化剂。

因此,接下来我们就细细品味游戏中的末世之旅。从末世策略游戏中体会,正如《末世余生》中那样描绘得道理,世界末日并不是结尾,而是新的开始;从末世动作游戏中感受末世生存的血脉喷张;从末世警示题材中学习,人性是如何的复杂。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末世,出类拔萃的策略游戏题材

不得不说,"末世"真的是出类拔萃的策略游戏题材,由于末世降临,人们还不得想方设法地活下去吗?玩家为了活下去,各种策略在脑子里灵光一现。

《避难所:生存》的游戏背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末世,而是在核武器蓬勃发展的今天,各地政府为了提高民众对核武器的认知与危害,达成一致,决定通过先进的仿真虚拟技术模拟核武器摧残后的环境,让民众在其中体验,意识到"核"的力量,呼吁世界"核"平。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相比其他末世生存策略游戏,《避难所:生存》是真正意义上的用游戏题材警醒世人,不是末日胜似末日。玩家要在核爆炸一分钟之内将家人全部移动到避难所之中,困难的不是这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动作指示,而是在避难所中食物、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真到了末日,大家才发现水资源的难得可贵。

之后还会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比如带女儿出门搜索物资时,女儿可能会被绑架犯绑架然后变异,而绑架犯所需要的不再是金钱,而是你手中的水资源和食物,让人无端想起西汉时期王莽篡位,造成国内一片饥荒,短短三十年时间,中华人口从5000多万变成1500多万。所以《避难所:生存》也好,历史大饥荒事件也好,都让活在温饱世界中的我们无法想象。这大概就是这一系列游戏作品产生的原因之一,珍惜眼前,世界"核"平!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末世策略类游戏数不胜数,《明日之后》、《亿万僵尸》、《生者行径》等,末日、生存、策略,交相辉映,但小编却想说一下不是末日背景,却能让玩家体会到末日生存之困难的《漫漫长夜》。

《漫漫长夜》的故事背景是,飞机发生磁场干扰坠毁在加拿大北部荒原,你作为唯一生存人,将在这荒无人烟的荒原之上探索、生存。那真是和末日一样的场景,孤寂只有你一人,没有食物也没有温暖,游戏中也有非常有趣的设定,诸如鞋子会被磨破,裤子也会因为与野狼战斗而被撕破,导致你的防寒能力下降。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不过更吸引人的则是,你在游戏中一次次经历绝望,却在濒临之际看见一线希望,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体验,会让你感受到活着的美妙。活着真是美好啊,只要活着,好像那些烦扰着自己的诸多烦恼也都不是大问题了。这就是末世题材的美妙之处,让玩家静静中感受到,生命力的力量。

末世,百里挑一的动作题材

当然,更多玩家还是喜欢末世背景下的动作题材,与丧尸拼搏斗出一线生机,与变异生物战斗打出生存的希望。所以为了让一些奇形怪状的生物合理出现在地球上,很多游戏制作人想当然的借用末世题材。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贪心不足蛇吞象,这就是《生化危机》造成世界末日的缘由之一,原本与世界文明相隔甚远的迪拜亚不落,由于部落选举首领的原因被"文明人士"发现,名为"太阳阶梯"的剧毒菊科植物从此流入人世。发现者斯兵塞将此事告知好友爱德华和马库斯,并建立了制药公司保护伞。

保护伞明面上是制药公司,实际上却是以人体为实验题的非法基因研究公司,只为了研究出强大、智慧生命体,谋取巨大利益。在研究过程中,爱德华意外中了"太阳阶梯"的剧毒而死亡。随着爱德华的死亡和保护伞公司的日益强大,斯兵塞利欲熏心,想一手掌握保护伞,于是暗中派人刺杀了马库斯。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谁知马库斯的手下在之后的研究下,使用"T病毒"和水蛭女王的结合,复活了马库斯,马库斯为了复仇,使浣熊市地下某研究室发生病毒泄漏,阿克雷山区一片血色雾霾,世界末日就此爆发。

《生化危机》作为末世动作游戏的佼佼者,游戏本身的战斗、剧情、画面做得很好之外,让玩家玩的时候血脉喷张,游戏背景也让人觉得荒谬。正是人类毫无所觉的贪欲,让成千数万个美好家庭支离破碎,让美好的蓝色星球染上罪恶的红色。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末世,警世中体会人性复杂

《血源诅咒》的背景也不是建立在真正意义上的末世,但是对于亚楠人民来说,旧日支配者月神的降临,足够毁灭他们的家园,人类从此活在月神支配的梦境之中,不是末日是什么?玩家扮演的远方来者一来亚楠便陷入了梦境,从此便在人类的阴谋和月神的阴谋中辗转,却在之后的冒险中探查出事件的真相。

《血源诅咒》原始背景真的是由人类咎由自取造成的,亚楠是医者圣地的名声在外,为了治好各种奇异的病,无知而傲慢的人类将视线放在了"古代神祗"的遗体上,想用神祗的血液治疗。谁知道神祗月神并没有死,反而通过血液为介质了解到人类并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兴趣,由此产生了梦境。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月神利用人类的欲望,掌控了部分人类让他们为它卖命,为它所控,才造成了玩家所经历的一点一滴。所以说,《血源诅咒》可不是血源诅咒吗?谁知道宫崎英高是用血源在刻画月神的伟岸,还是单纯用血源二字来讽刺人类埋藏在血源中的一切卑微又贪欲的罪恶之源呢?

《地铁:离去》的背景被放在一个反乌托邦的战后世界,核弹爆发后的世界成了一片废墟,人们为了生存而居住在地下地铁站中,保暖、防御核辐射、防御变异者的攻击。生存压力、文明结构坍塌、政府崩溃的背景下,让整个"地铁"笼罩了人性的黑暗。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比如,地铁中生存的防备军人在遇到其他难民的时候,就算是世界上仅存的不多的人类,他们并不会拿出粮食和新鲜血液为这些难民换血,而是枪决他们以换来充足的血液和粮食、生存空间,为了生存下去,谁都能成为恶魔。

这就是末世背景下的人性,有人为善也有人为恶,人性之复杂也只能在此之中细细体会了。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总结:

祸患常积于忽微,就是人们并无察觉的祸患起源,就可能导致末日降临,这样说来,也显得有些危言耸听了。不过和游戏如出一辙,这些警世的名言警句,也是想让人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无论是末日题材下的策略类游戏还是动作类游戏,都能让玩家体会到末日生存之困难,而现在的温饱有多难能可贵。

祸患常积于忽微,游戏中生无人烟的末世,人性与末日难分难舍

人性往往与世界末日相关联,如果你也生存在末日,你是会对那些难民报以同情之心,还是觉得为了换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和物资,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末世或许是世界的结尾,对人性的考验却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