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在情感行業待久了,很多女人都會問我:“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我也想說出個風花雪月,讓她們對愛情、婚姻和生活充滿希望,但每次想了想,還是潑了盆冷水。

經濟學家薛兆豐在《奇葩說》中,講過他對愛情和婚姻的理解。

“愛情發生的概率本來就是一個偶然事件。如果兩個人註定是彼此的靈魂伴侶,在全世界70億的人口中,他們基本上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所謂婚姻,也不過是兩個人合夥辦企業、籤合同。”

聽起來冷血殘酷,但往往走得長遠的婚姻,都是站在地面上,深刻理解了這種利益交換的“合作關係”。

你見過一張相親的價目表嗎?

每個人從外貌、戶口到收入、房車,明碼實價,把婚姻的利益交換髮揮到了極致。

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為什麼會這樣呢?

出於本能,每個人都希望投入最少,收穫最多,儘量讓自己的社會價值給自己提供最大的報酬。

換個角度,這也是一件好事。

在關係裡面,兩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均等的利益,渴望公平。

就像擁有7座轎車、5萬月薪的“頂配男”要交換一個貌美如花,北京戶口的“頂配女”,並不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

怎麼會有人把婚姻說得這麼功利?

其實,這才是最體面的做法。兩個人把榮辱得失計算好,奔著最壞的結果去做最好的事。

一段成熟的婚姻,是需要兩人在婚前,認真討論一下“如果結婚,你能帶給我什麼好處”這個問題。

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否則,你以為的細水長流、來日方長,沒了同等利益的交換,很多時候會變成一地雞毛、反目成仇。你今天還陷在愛情的美好幻想裡,明天可能就為了爭房、爭錢、爭孩子撕得頭破血流。

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婚姻裡,交換的無非是兩種利益。

有的人以為婚姻的利益,就是經濟,就是錢。

的確,沒錢的夫妻多半不幸,貧賤夫妻百事哀。

但只有錢的婚姻卻是最沒有保障的婚姻。

日本導演北野武在外面花天酒地,情人換了一個又一個,是他的老婆在家養大孩子,幫他打理財產。

有一次,他的助理指著一棟大廈,說:“這是您的產業。”

北野武:“啊?這是我的嗎?”

他揮霍放縱的生活就靠在老婆這顆大樹下乘涼。

他的老婆付出一生,68歲卻被離婚,北野武跟著小18歲的情人開始了“新生活”。

為什麼?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裡,錢是最基本的安全需要,而更高一個層次的需要是歸屬和愛的需要。

什麼樣的人會認為只要綁住了對方的錢,就能拴住對方的心呢?

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她太過不安,以至於難以信任歸屬感和愛意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以至於要死死抓住一切可以被她完全控制的事物。

錢,就成為了他們的選擇。

可除非心死了,誰又願意待在一段沒有溫度的關係裡呢?

那婚姻裡的情是什麼呢?

很多人不理解,都是自家人了,情難道還要交換?多生分啊!

我見過太多人一吵架就說:

“我對你這麼好,這麼為你著想,你呢?你想過我嗎?”

哪有什麼不求回報的付出?

”我對你有多好,我對你付出了多少”的背後那句話,就是“我損失了多少”。

不平等的付出,滿足的是兩個人。

索取的人,自然獲得了你的好。

付出的人,獲得的是一種高尚感,滿足感,道德上的優越感。

我們為什麼會要感情,要婚姻?

因為我們內心中都帶有需求。

可能是依戀,可能是陪伴,可能是孤獨,可能是歸屬感,可能是安全感。

當我們需要一個人來滿足自己,就會跟別人產生關係。

情是怎麼來的呢?

愛情可能是一瞬間的、有期限的,但長久的感情總是一點點小事積累起來的。

我今天跟你說了一句話,你回應我一句話。

我今天給你做了一頓飯,你怕我累,洗了碗。

日本23歲寫出《東京愛情故事》的編劇坂元裕二不論多忙,總是在早上5點,給女兒和老婆做飯,十二年如一日,就算通宵喝酒也會搖搖晃晃地起來做飯。

他說:“動人的故事,就存在於日常中。”

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有錢有情,勢均力敵,婚姻才有底氣不至於敗給時間、敗給現實。

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可有的人不是不明白婚姻的本質是利益交換,只是追求利益的方式錯了。

什麼意思?

就像是殺雞取卵。

我們都知道,留著雞,雞蛋源源不斷,可就有人要殺了雞。

這就是一種捨本逐末,自殺式地追求幸福的方式。

迷你劇《婚情諮文》,把成年人的婚姻說透了,揭開了婚姻消亡的真相。

爭執:

“你知道問題是什麼嗎?”

“簡直是對牛彈琴!”

指責:

“都是你的錯!”

“你就沒有任何責任嗎?”

貶低:

“你的工作真是全世界最令人沮喪的工作了!”

“你寫的書沒什麼狗屁用處。”

為什麼說僅僅是平常的對話,不是出軌、家暴等婚姻重疾,就殺死了婚姻呢?

因為他們用捨本逐末的方式在追求自己的利益。

什麼意思?

追求利益有兩種方式:

1、只讓自己好。2、讓大家好。

讓大家好,永遠是最有生命力,源源不斷滋養著婚姻,這是婚姻利益的“本”。

只讓自己好,短期能迅速收穫,長期來看,卻在不斷傷害關係,這是婚姻利益的“末”。

可在婚姻中,“只讓自己好”這種事太多了。

我今天做了家務,希望得到認可,可你卻毫無反應。

怎麼辦呢?

從“本”來說,我多認可你,理解你,讓家裡的愛正向流動起來。慢慢地,你也會學會認可我。

但大多數人不願意這樣做,為什麼?

因為週期長,效果慢,還要自己先投入成本。

就像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到一萬元,還要先投入一千塊。

於是,最快的方式,就是爭執、抱怨、貶低、指責,對方會迅速地滿足你,給你一萬元,給你認可。

說的簡單點,這種追求利益的方式,就像無良商家為了迅速獲利而用地溝油。

可捨本逐末,在你追逐末端利益的同時,根基卻在不斷被毀掉。

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有的人會問:“憑什麼他讓我這麼難過,還要我改變?”

也有的人會問:“如果付出沒有回報,怎麼辦?”

我想說:婚姻中,最高級的利益交換不是錢,也不是情,而是自我的拓寬。

婚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互換

前段時間,梅婷出席發佈會的照片讓大家眼前一亮,連記者也忍不住喊:“梅婷,你好漂亮啊!”

第一段婚姻中,她砸了所有積蓄,只為支持前夫的導演夢。

票房慘敗,曾火極一時的她,連買酸奶都要買打折或有贈品的。

投入一切,她收穫了什麼呢?

第三者插足、鄢頗出軌、家暴等緋聞被傳得沸沸揚揚,兩人的感情走到盡頭。

再婚後,她卻活得比誰都幸福。家務、帶孩子,全都被老公承包。

她憑什麼?

因為她在每一段關係裡,都是自我拓寬的。

離婚後,她心裡留下的,仍舊是那些美好。

反覆強調前夫有才華,有修養。即使十年後,她對前夫的評價仍舊是“乾淨、溫暖”。

說起現在的老公,她說:“他個性特別好,對工作也認真執著,責任心強,我也是碰著大運了。遇見他以後,你會發現自己也希望自己越變越好。”

一個從別人那總是看到美好,看到長處的人,即便失去了關係,收穫的也是更好的自己。

而這,才是婚姻中最高級的利益交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